专栏名称: G.P.A
【G.P.A】每天精选深度而有趣的文章与资讯,适合求职阶段的你。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超3600只个股上涨! ·  22 小时前  
首席商业评论  ·  雷军为何会公开惦念大S? ·  昨天  
e公司官微  ·  突发!这家A股公司董事长怒了:绝不撤档! ·  4 天前  
央视财经  ·  刚刚,超越北美!暂列全球第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P.A

你总怕浪费时间,可真无趣。

G.P.A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14 12:09

正文




1

自以为,白费的青春 


前几天,有妹子在后台留言:


“谈恋爱是不是太费时了?我如果拿和男票腻歪的几小时,去读书、做题、健身,会不会更有性价比?”


见着「性价比」三字,我瞬间愣怔。


什么时候起恋爱成了不务正业的代名词?沦为投资回报的估价品?和心上人,絮闲情、道短长,难不成要掏个小算盘拨弄一番?   


打小,你我就被亲爹妈洗脑:“谈朋友会影响成绩,影响学习就考不上好学校,没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好工作就没好未来。”


似乎,年少执迷的心头好,都是前行路的绊脚石。


读大学。获自由。难免会困惑:和他在一起,我哪有空自我提升?努力到更好的平台,才能遇到更好的人吧?万一俩人分手了,这恋爱不就白谈了吗?


纠结着。懊恼着。暗恋的男孩毕了业。分手的前任撕破脸。



我身边,就有俩姑娘。


一个呢,是效率狂。她曾说,有空你侬我侬,远不如刷卷子、听讲座来得实在。故而备考造价师时,她心一狠,蹬了相伴三年的初恋。


另一个,小怨妇。分合两天,便寻思着讨要青春损失费。前任不肯,她便歇斯底里斥骂不停。


她俩很一致,“相爱是浪费生命,相处是无期徒刑。”


于我啊,这观点真荒谬。要是「谈恋爱浪费时间」能成立,那吃饭睡觉、陪伴父母、应酬交友,不都是在虚耗生命?


更何况。傲娇如时空,本无快慢之分、意义有无。所谓的价值,莫不是各自赋予。站在人生的大尺度上,又何来“浪费”二字。


很显然,这俩姑娘——夸大了机会成本。


难道身边没人烦,你就一定能埋头苦读,而非刷手机、看韩剧、嗑瓜子?难道不幸分了手,你就自认被亏欠被伤害,而非谢谢对方教会你成熟和成长?


做人嘛。若谈场恋爱,都苦算回报率。多不可爱。



等过些年。再回望。


谁还会吃饱撑着,心念那几沓试题纸、三两失眠夜?谁还会耿耿于怀,嫌忌那几次小打闹、七八违心语? 


所想的,总是那年彼此并肩花荫的打情骂俏,单纯痴念的陈旧傻事。


Time you enjoy wasting, was not wasted.


自以为白费的青春,其实填满了回忆。


2

自以为,白读的诗书


临近期末。常有些抱怨,会飘至耳边。


“我当初怎么会选这种专业!现在翻书复习,简直像第一次预习似的。”


“怎么大段大段的,背了也好像没用啊?等再过几个月,我不就忘了吗…”


说来惭愧。此类临门抱佛脚式的哀嚎,我有过。


那时大一。手头的文学史教材有两三本,厚如方砖。每每翻阅,我都嫌它费时费心。貌似这专业书,除了拿来应付考试,并无什么提升效用。


于是,我迷上了碎片化阅读。刷知乎、登果壳、逛贴吧,不消几分钟,便能添满一页笔记,赚取一身干货。


总以为,新技能们会带我飞。


然而干货池里泡久了,我却斗志涣散、热血放凉。临近大考,才猛然觉察:什么鬼,我的专注力、记忆力,怎么下降了那么多?


我自以为的速效捷径,竟成了功利心的无底黑洞。



回想幼时读书。全凭喜好,不为其他。


薄本小画册,生怕看完就没了。每天翻上个几页,不敢囫囵吞,只能慢慢抿。一读便是一夏秋。


说不浪费时间?假的。但那些平实的理、妙趣的语、素朴的画,依然真切着。


“既然读过的书会忘。那我们努力,又有何用?”


事实上,读书本无用。多不了,急不来。有时候,它仅是一瞬悸动,一秒心流体验。想强行赋予意义,或是标价收售,真不必。


诸如“读完一本书就改变一生”之类的功利思维,只会使人深陷于实用至上的怪圈。着急长大,着急成才,着急回馈。着急刚落下的种,不日便绽出一树昙花。


《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四回,张三丰临场教张无忌剑法。很奇怪,演示完后,张三丰竟让无忌把所学之剑招全部忘光,再上场对敌。


那不都白学了吗?既让弟子无招上阵,那刚开始又何必费时亲授?


而今想来。张三丰之意,岂是教人忘「剑法」,分明是习「剑意」。


无忌身为弟子,招数学得再快,也易流于皮毛。唯有习得招式背后的本源,心无拘囿,以意驭剑,方可运用自如。


独孤九剑的心法,正如此。风清扬让令狐回归于无,如此。我们读那无用之书,栽那无果之芽,亦如此。


现在啊,我倒挺喜欢翻翻教材、读读论文。也慢慢明白。所谓“白读”的知识,要不就是没过脑没走心,要不就是未到会用的时候。


无用之书,最是大用。它不教你如何“记”, 却助你怎样“悟”。那些反复翻阅、心亦摇焉的日子,一如溪水淌过指尖。


水痕不见,凉意犹存。


3

自以为,白绕的弯路 


我饶过不少弯路。有过一场浪不起来的流亡。


因不满应试体制的框束。高一那年春,我告别课堂、以家为校。


本以为,枷锁卸下,我只管活得恣意洒脱。又怎知,年少的叛逃多以张狂为始,再以惨淡作结。


一篇旧文里。我写下那段经历。


“别人奋笔疾书,我在倒腾转车。从起点站晃悠到终点站,腿酸头麻;别人紧张充实,我却无枝可栖。凌晨湖畔的长椅被流浪汉占满,凛冽的寒意,从头浸透了我脚尖;


 别人花季正好,我像败谢的枯枝。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无谓争吵里,枯枝长成头上犄角。抽打了自己,也扎伤了妈妈…”


这失意日子,淅沥了三年。


有朋友问过。你不后悔吗?既然知道是条弯路,是错的,为什么不肯及时调整?


事实上,我知错过。却没悔改。


生一时,活一时。并非所有事都能权衡利弊,不是所有选择都要追求意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