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车辙
车辙的报道方向覆盖产业政策、市场及公司动态,同时更侧重于汽车文化、车型评测、以及技术解读等垂直内容。作为汽车圈非常具有原创影响力的新媒体,我们一直秉持专业、深度和有趣的报道宗旨,为读者呈现有价值的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  股票飙涨之后,长安东风会怎么整合? ·  昨天  
汽车金融大全APP  ·  长安汽车应该降为重庆市国企 ·  昨天  
玩车教授  ·  教授看新车 | 月供两千多Model ... ·  4 天前  
汽车最前线  ·  宋Pro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车辙

我的武汉记忆

车辙  · 公众号  · 汽车  · 2020-04-04 12:30

正文


写在前面: 今年的清明节比往年来的更让人沉重,愿我们逝去的同胞和因公殉职的烈士在另外一个世界没有病痛,永远安好。 出意外的话,武汉下周即将迎来解禁,这座经历磨难洗涤的城市,也将逐步恢复往日的气息。虽然湖北自驾游时途径武汉只逗留了三天,但那让人可顷刻融入并流连忘返的烟火气,至今想来仿佛如昨。



武汉是中国中部重镇,九省通衢。


民国所著《清史稿》便已有记载: 湖北为长江上游要害,武汉尤九省通衢,自来东南有事必争之地。


打开中国版图,如果我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画一条线,会发现这两条线的交汇点与武汉高度重合。


从交通来说,经过武汉的铁路,南北向有京广线,东西向有沪汉蓉线;更不用说京珠、泸蓉等6条国道在武汉汇聚;加上横贯武汉的一条长江,一条汉江。


水陆皆通达。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车辙君曾在几年前一个冬天,自驾去湖北游玩,路过武汉,便临时起意在武汉城里住了三天。


虽然不能发掘“楚美人”的全貌,但窥得一面,回味至今。



相信很多人来到武汉,对这座城的第一印象都会离不开一个“水”字。


武汉整个城市被长江和汉江划分为三块区域,分别是武昌、汉口、汉阳。


长江是中国最长河流,汉江则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孟子·离娄上》,以及楚国屈原在《楚辞·渔父》中所写:“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这个沧浪水,就是汉江的一段。


水为天堑,在武汉想从一个区到另一个区必须经过大桥。


这其中最著名的桥自然要数 武汉长江大桥



这桥连接汉阳和武昌,建于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长江大桥。


建桥时,当时乃至今天最具权威性的“官媒”《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


建成后,毛主席来武汉,专门写下《水调歌头·游泳》:


1


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



数遍全国所有的桥,没有几座有这样的待遇。


除了两条大江,武汉还有各式大大小小的

湖北被誉为“千湖之省”,武汉号称“ 百湖之市 ”。


光主城区内就有东湖、沙湖、严西湖、金银湖、后官湖;南边有南湖、汤逊湖、青菱湖;往黄石方向走,还有流域面积3260平方公里的梁子湖,比4个新加坡还大 (新加坡国土面积719.1平方公里)


沙湖公园


据2018年底批复的《武汉市湖泊保护总体规划》记载,武汉共有 166个 天然湖泊。其中汤逊湖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位于城中心的东湖第二。


夕阳映照下的东湖


武汉,乃至湖北,为什么有这么多湖?


其来源是 古云梦大泽


现湖北省江汉平原一代,早在先秦时期是楚国故地。


据春秋《左传》记载,在楚国地界上,有一处名为“云梦”的水域。


《左传·定公四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


传说在当年的云梦泽上,经常腾起浓雾,人入泽后,如坠云中,又像是身在梦境,于是称为“云梦”。又有研究说“梦”在当地方言中意为“湖泽”。


由于这片大泽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给楚国供应鱼米、木材、竹子、毛皮、珠贝等。这些东西在平时可以作为货源与别国交易,在战时变成军备物资原材料。


因其不可或缺的作用,云梦泽的名号一直流传在记载中。



古云梦泽的面积相当广阔,占楚国国土不小的份额。


唐·李白《大猎赋序》:“楚国不过千里,梦泽居其大半。”


现代研究人员猜测,云梦泽最大的时候,东接大别山,西到宜昌,南面与长江相接,北面到随州。东西约400公里以上,南北超250公里,占地不下10万平方公里。跟冰岛国土面积差不多大。


现在,距离武汉西北部100多公里,还有个县城名叫云梦。说明云梦泽当时的范围至少到了孝感。


随着时代变迁,江河流淌,湖中泥沙沉淀,湖底上升成为陆地,云梦泽逐渐缩小,整体湖面被陆地划分成一个个小的湖泊,也就是今天的样子。


如今的武汉,周边仍有肥沃的沼泽泥塘。塘中沉淀千年的湖泥,滋润着当地各种美食。



从长江大桥下桥,往北走就来到“汉味早点第一巷” 户部巷


在这里,大家可以品尝一道名为排骨藕汤的美食。


户部巷、砂罐与排骨藕汤


熬汤用的藕是当地出产的洪湖藕,又白又大,身形肥圆,小的似婴儿手臂一般,大的足有成人手臂粗细。


为什么洪湖的藕比其他地方的藕肥大?是因为出产洪湖藕的洪湖区域,位于古云梦泽东部。


这里特有一种 青色塘泥 ,腐殖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肥力足、质地柔软细腻,特别适合莲藕生长。


好土育好花、好泥生好藕。洪湖青泥巴中长出的莲藕成了当地特色。


将洪湖藕切成块,与排骨、脊椎骨一起,放进瓦罐砂锅里,烈炙转小火,经历数小时熬炖,一锅汤就做好了。


骨髓和油脂融如水中,在汤面上浮起一串晶莹的光。


原本脆生生的藕节炖成棉花糖一般,不需咀嚼,入口即化。


在寒冷的冬天,喝一碗藕汤,全身都暖和起来。



走出户部巷,抬头东望,就能看见名垂千古的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当时这里是东吴的领地,修筑黄鹤楼是为了 瞭望守戍


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吴灭后,经魏晋,中华统一,瞭望的功能不需要了,这里变成供大家游玩的观赏楼。


在1700多年的历史上,黄鹤楼多次损毁又重修。


现在看到的建筑是 上世纪80年代 ,仿照清同治时期的黄鹤楼所建 (现在进去黄鹤楼参观可看到陈列的各个时期的黄鹤楼建筑模型)


1871年的黄鹤楼


楼名黄鹤,有很多传说。


一说是楼建在黄鹄矶 (又名蛇山) 上,当地方言,把“鹄”念成“鹤”。黄鹄矶上的楼就叫黄鹤楼。


一说是魏晋时期,有一位姓辛的老板在此地开酒店,遇到一位衣衫褴褛的客人讨酒,辛老板就给了他一杯。客人没有付酒钱,随手拿起橘子皮在店中墙上画了一只仙鹤。只要来店中喝酒的顾客拍手唱歌,画上的仙鹤就会走下墙壁振翅起舞。吸引当地很多人来到店中观看,连外地也有人专程赶来。


一晃十多年过去,辛老板的小店因为神奇的橘黄仙鹤挣了不少钱。有一天,那位衣衫褴褛的客人又来到店中,表示仙鹤已经帮自己付清了酒钱。于是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笛子吹了一曲,仙鹤走下墙壁,驮着客人飞走了。


店主这才知道遇上了神仙。他用十年挣得的酒钱在此处盖起一座高楼,感念仙人显灵,起名为黄鹤楼。


不管是塑料方言误传还是神仙显灵,黄鹤楼从此扎根在中国人心中。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


随着声声诵念,黄鹤楼三个字,经每一个小童的口中,进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还有一缕,通过袅袅烟雾,进入广大烟民的肺中。


黄鹤楼品牌是湖北省名优烟之一(车辙君友情提示:吸烟有害健康,请勿吸烟)



武汉的美,绝非一朝一夕。


如冬来,可以看东湖烟波浩渺。


若是春来,可以看珞珈山樱花烂漫。


要是夏来……若非必要,最好不要夏天来。被称为“火炉”的城市会让你热到怀疑人生。


要是秋来,如果真能赶上武汉短暂的秋天,那是极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