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大学学生会
武汉大学学生会官方平台。做同学们满意的学生会,向建设成为全国学生会标兵迈进更大一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浙大做“邻居”,盐碱地结出甜草莓!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满血版DeepSeek上线武大!还有高阶玩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大学学生会

珈学live|只身打马过草原——蹄踏青野,不羁于缰

武汉大学学生会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5-02-19 21:05

正文

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牛是耕田播种的得力助手,《明律》中记载“私杀耕牛者,杖一百”;马,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汗血宝马常被主人视若珍宝。 古代的牛马的地位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高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牛马”一词逐渐变成对现代打工人的自嘲与调侃——“闹钟一响你我都是牛马”“有人出生在罗马,有人生来是牛马”。

“牛马”新含义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民国时期。当时黄包车夫们被冠上“牛马”或“牛马走”的名称,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底层劳动者。鲁迅先生在《出卖灵魂的秘诀》一书中以 “普通人的一生就是盛世的牛马,乱世时的炮灰,平安则榨其身,战时则用其命” 批判愚昧无知的人。

但其实早在先秦的公务员就已过上“牛马”生活——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东方已经微微发亮,上朝的官员齐聚朝堂。然而,这并不是东方真正亮了,而是月亮发出的光芒。 看来,古代的公务员就已经可以和当代“牛马”工作作息一决高下了。

合格的现代“牛马”

高频率地回复信息,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与高期许的社会压力让“牛马”成为当代中国年轻人自嘲的不二选择。似乎自称“牛马”,这些工作压力会显得合情合理一些。 诚如项飙所言 “中国人像蜂鸟一样,不停振动翅膀,悬在空中”。 知乎上来自似水流年的高赞评论这样描述打工人的一天:

“每天闹钟一响就火急火燎地刷牙洗脸吃饭,丝毫不敢懈怠地骑着小电驴去赶场,麻木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启。没有灵魂的运转八九个小时后,带着一身疲惫踏着夜色回到满是‘任务’的家——桌上没收的早餐残局、做饭、吃饭、洗澡、洗头、洗衣服、收拾卫生,十点多终于上床刷刷手机,夜深人静抱着一个小方块窥探的别人幸福或是快乐的生活,有时因为太劳累便督促自己在当天入睡,当然绝大部分时候都在用健康向周公借一点自由。然而最恐怖的地方在于 如此窒息压抑的生活已经是目前眼中能看到的属于自己最好的生活了, 一旦有打破这种忙碌生活的想法便是父母口中的不知足。 ‘牛马’一生,短短四字就能写清大部分人一眼望不到头的虚无。”

@似水流年

自嘲“牛马”,情有可原

年轻人自嘲“牛马”的背后蕴含着其在生活与社会压力下的复杂心境与深刻感悟。 他们为何会如此自嘲?这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与内心世界?

小帮想,这可能来源于 “自我实现”的困境与挣扎。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然而, 当代快节奏社会的外界压力将人有限的精力吃干抹尽。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现代社会,能力越大往往意味着承担更多的任务。在无尽的ddl中,我们晕头转向,喘不过气。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年轻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幸福。当弦绷紧到极限,精神防线开始失守。自嘲“牛马”便是年轻人一种将无法推脱的压力合理化的方式。同时,这种自嘲也是 年轻人在焦虑社会中寻求自我安慰与归属感的表现。 在名牌大学、知名企业等标签化的焦虑渲染下,人们难以找到心灵的平衡点。通过自嘲“牛马”,年轻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群体——那些同样在努力“打工”中寻找自我价值的共鸣者。或许,从“牛马”这一独特的表达中,我们能窥见当代年轻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所承受的压力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挣扎。

然而别忘了,“牛马”一时可能变成“牛马”一世。过于强烈的心理暗示,往往会使得我们对自己过早妄下定论。现代的“牛马”,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在日复一日被指标裹挟的日子中, 眼里只有绩效,心中只有前途, 自嘲“牛马”的我们只能一辈子在“不知道忙什么”的忙碌中奔波吗?想起大西北草原上的牛马,他们总能在广袤的大地上肆意驰骋,与落日晚霞一同消失在地平线的边际。走丢了也不必急得哞哞叫,洒脱地找到回家的路。真正的牛马,至少还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草地。 或许,“牛马”不止一种活法,而我们是否也应该学会在忙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给心灵一片休憩的绿洲?

虽为“牛马”,心向草原

“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赛道” 这句话早已耳熟能详,但是我们还是循规蹈矩地走着大多数人走的“牛马”之路。挣脱缰绳,勇敢说“不”,敢于去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看似轻松的话语,却会让我们像 搬动巨石的西西弗斯 一样,即便不断努力,胆怯迈出一小步, 最后也还是没有偏离“牛马”轨道半分。

或许我们讨厌竞争,但竞争在所难免。 我们也不可避免地会被量化的数字和指标所裹挟。但这些都不是人生的全部意义,生活也不是单向的轨道。正如《心灵奇旅》中的台词:“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只喜欢看天空、散步、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 我来这世界,只是为了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经历有趣的事,遇见难忘的人。 ”答案在路上,自由在风里。工作学习之余,也别忘了和小帮一起, 赴珞珈的樱花之约,听湖滨的风动蝉鸣,赏樱顶的层林尽染,见老斋舍的银装素裹。 你会发现,牛马的忙碌日程表外,还有更广阔的草原。

正如微博的高赞评论所言:“连续下雨的天气,闹钟响起,按掉表在窗外雨声正浓时再睡个回笼觉;起晚了便踩着早餐的点去吃麦麦。麦满分裹在四四方方的包装纸里等我打开;脆薯饼在加热橱窗里排着队;往热气腾腾的咖啡里倒一个奶精球,搅拌棒搅出小小的漩涡……被效率和规则裹挟得太久,突然间完全不看日程的脱轨让人感到一丝安定。外面雨声连绵,我却只需要面对暖黄的灯光和氤氲的咖啡香。 这些惬意时刻正是我们在异化为工具后变回人类的秘方。”

@-春事晚-

/ / /

缰绳只会限制肉体,但不会阻挡美好。所以,如果你是一匹被套上缰绳的马,当你每天按照既定的路线奔跑的时候,别忘了,你的四周,是广阔无垠的草原。



武汉大学学生会学习部倾情出品

文字: 蔡灏霖
排版: 马世阳
图片来源网络
小帮形象设计:珞珈创意设计工作室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