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乱翻书
纸上谈兵,分辨科技史信号与噪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江苏:生育一孩也将享50%社保补贴 ·  3 天前  
界面新闻  ·  净利润超321亿元!空客2024年飞机交付量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乱翻书

洛丽塔,游离在伦理与情欲之间

乱翻书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4-05-28 22:52

正文

1997年版本的电影《Lolita》被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苏东坡嘲笑好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东坡就调侃道:“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指白头新郎,海棠指红妆新娘。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成为老夫少妻的委婉说法。”


下面这首《 Moi ... Lolita 》MV来自法国那位美艳不可方物的未成年少女艾莉婕(Alizee),很精灵的一首歌,印象里也只有她才能演绎吧。(如果不能正常观看请点击原文链接)




洛丽塔。

ViViAN LiAnG 5 2005-12-11 14:10:03


他在她身上找到青春时代那个被破灭的爱情梦想。多年压抑的情感骤然迸发。即使岁月已经把这样一种残缺的情感扭曲,他依然不可自拔地爱上她。为此他与她的母亲结婚,成了她的继父。而妻子的意外死亡成全了他名正言顺地对伦理的摒弃。情欲的罪恶之花从此盛放。他用尽一切去讨好她,倾其所有要抓住仅存的温柔。她还是慢慢地长大了,不再顺从于他,不再依赖于他。当他发现自己青春的爱情梦想最终注定要破碎一地的时候,她也已经在谎言和背叛中离他而去。他几近疯狂,歇斯底里。日复一日,他走遍每一个地方找寻她的踪迹。开着来时的车,扬起一路的尘土。

三年后的某一天,他收到她的信。枯涸和绝望的心又一次被情潮填满,汹涌澎湃。他开着车去看她。某一间简陋的小屋,她已经嫁为人妇有了身孕,苍白臃肿,疲惫平庸。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言行举止中充满挑逗的小妖精。她问他要钱来维持生计。他就这样静静地望着她,百感交集。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他给她钱,要她跟他走。她依然执意不肯。她是从未爱过他的。他终于明白过来。老泪纵横,掏尽身上所有的钱、所有的支票都给她然后仓皇地离开。

结局是Humbert枪杀了Clare Quilty,心如死灰地一路开车,带着当年Lolita头上的一个小小发夹,上面沾着血迹。他仿佛又看见她,一身蓝衣,带着纯真灿烂的笑对他挥手。就是这个年仅12岁的年轻女孩,诱惑了他一生。她是他一生的罪,一生的欲,一生的债,一生的终结。

这样一个多年受到争议的故事,长期被禁的小说,却被美国著名杂志《名利场》(Vanity Fair)评价为:“The only convincing love story of our century”。也许是因为人不可抑制的情欲,也许是因为个中的欺骗和背叛,又或者,是因为爱情本身,它无关年龄,就注定是一场劫难和宿命,人与生俱来的原罪。


下面这篇评论来自一位认识多年却未曾谋面的朋友


与理性无关的隐秘和繁盛

迦得 4 2009-07-25 07:51:10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丽塔》

到处荡漾着压抑的情欲,绝望和罪恶。是在世俗眼睛里的沉重概念。

内心深处隐藏着的被道德压制的爱情,在晨光里草地上洛丽塔那充满诱惑的眼神里,刹那被唤醒,于是欲望带着罪恶感不断滋长,像长在沼泽里的花朵,妖冶异常,却也毒到致命。不顾一切的爱,在道德和现实的沉溺中一步步走向死亡。“你别碰我,一碰我就死。”洛丽塔就是致命的罂粟,生命旺盛,无所顾忌,张扬的活,丰盛的活,浓烈的活。靠近她的人都被那灼热的生命所伤。

这是男主角的不幸,若是没遇见,那么他这一生就可安然平静的度过,垂垂老去之时回忆也不过是慨然一叹,唏嘘生之荒芜,然而,他和她相遇了,于是他的生活犹如烟花,积聚了所有的美丽,透支了未来大半生的热情和生命,绽放了短暂的绚烂后,最终归于毁灭的沉寂。

电影的女孩子分不清楚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她的第一个亮相是那么的安宁和甜美,让人立刻想起纯洁和美好,可是抬起眼眸却流转着那么诱惑的眼神,充满了野性和娇媚。

十四岁的年纪,本应该是萌动的年纪,可是洛丽塔却总有着异常明确的目的,第一次,她穿着宽大的睡衣睡眼朦胧的对他说:你吵到我了。

带着小女生的敏感和狡黠在门上贴上禁止通行的纸条,于是,在四周寂静的时刻,他看见一个穿着睡衣曲线优美的女孩肆无忌惮地在狭小的空间里偷吃果酱,满足地舔着沾满果酱的手指头,他的已经泛着涟漪的心就这样被温柔的触动,尘封多年的情感就在少女无辜的举动中迅速膨胀起来,带着些许的羞耻感,和欲盖弥彰的自我掩饰。在她离去的日子里无限的怅惘和失落中演绎的很是透骨。

她初次离家之前那具有爆发力的拥抱和亲吻和他木讷紧张却压制着兴奋相比,无疑她的爱(我们暂且称之为爱情而不是一个女孩子青春时期的萌动和对父爱缺失导致的情感畸变)中有很多随意和任性放纵的因子,是野性而狂放的,而他的爱则是小心翼翼的隐忍的,发自内心的不可抑制的疯狂之爱。

在爱的初始,女孩就占了先锋,无论是形式还是现实。但是这样的新奇和热情渐渐却被一种禁锢的无望和怀恨埋没。她开始痛恨一副老态的教授,痛恨束缚,痛恨他间接害死自己的母亲,将她抛进了再无亲人的深渊中,于是怨恨渐渐多于依恋和爱,她开始耍一些小计谋,开始计划离开他,两个人开始反复地较量。

她狡黠而微带着邪恶。她是他的女儿,他的敌人,他的情人。她了解他的弱点,并且小有智慧地懂得对症下药。

无论从哪方面,爱的深的那一个总是会先妥协的那个,而他爱他又何止深刻,变成妥协退让的那一个就成了必然。于是他便在一次次的退让中丢失了原本的自我,完全成为女孩的情感俘虏。

他怕失去,怕分离。他选择和她旅行,某种程度上是想把女孩从世俗社会中带离,从而解脱自己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充分相信这个思想保守却行为疯狂的老教授绝对有可能拉着女孩“为爱走天涯”,他是这样迷恋她,甚至做为感情对象,在精神上无比依附女孩儿存在。于是我们看到,当他无意地发现女孩背着他和人幽会的那一瞬间,如此绝望和无力,他的软弱和哭泣衬着女孩放肆张扬的笑容,竟然如此让人心生悲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