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药在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和研究投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创新思路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中药高质量产品研究不足、浅尝辄止的现象仍然存在。中药制剂企业如何走出一条研发创新之路,值得思考。
如何依据古代经典名方的安全性,通过特殊审评方式,缩短研发流程?笔者建议,充分发挥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建设作用,突出中药特色,从制度层面最大程度地释放中药创新潜能。
如果能以“三结合”为基础,企业在申请上市批文时,仅提供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可以大大提高审评效率;监管机构可考虑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4条快速通道,并大胆实践。
如何突破中药品种二次开发瓶颈,包括临床定位宽泛、药效物质不清、作用机制不明、制药工艺粗放、质控水平低下等问题?笔者建议,首先明确“临床好药,产业大品种”的开发方向,逐一解决临床定位、作用机制、工艺细化和质控水平提高等问题,比如尝试用多模态辨识技术破解中药有效物质,通过市场调研和大量循证数据支持等方式,明确其临床定位、作用机理。
其次,完善产业链,提升中药生产的标准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解决制药工艺粗放问题,构建全产业链数据采集、整合、分析与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自动采集与调控,减少人为差错,提高中药中间体与成品的质量稳定性。
此外,整合应用现代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代谢学等技术,实现基于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临床适应症的优化和扩展。用中药品种二次开发的新模式激活老品种等,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当前,比较成熟的模式是,通过全面再评价研究,获取中成药上市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发现其临床价值,再深入研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延伸实现中药再创新,即中药的再评价再开发。比如复方丹参滴丸围绕国际化标准开展有效物质基础、处方配合优化等研究,推动该药在美国FDA的Ⅱ期临床试验完成和Ⅲ期临床试验启动。
天然药物作为中药的分类,更趋向于化学药物的开发模式,从物质基础开始,力求突破中药“不清晰”的限制,实现物质-靶点-药效学-临床研究的连贯模式,因此,天然药物也是中药现代化的一种体现。
这类药物的研发主要通过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药理性测试、结构优化和修饰、临床试验等途径完成,但由于天然药物的开发具有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明确、周期长等特点,企业立项时要采取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充分考虑研发实力,不宜草率决策。
针对鲜药的种植加工及其在中药制剂的应用等方面,企业应着重解决道地药材产地的培育,以及传统加工问题,比如蒸熏烘烤加工损耗活性成分;晾晒和储存致多种细菌藏隐于药材;中药材熏硫后残留大量二氧化硫及砷、汞等重金属;鲜药干燥后药性成分丢失,不干燥又无法储存等。
如何保证鲜药能随时应用,兼具保鲜和药性特点,是中药鲜药研究的重点。目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发酵技术,比如科夭罗曲制剂中的鲜药就是采用发酵方式保存。虽然喷雾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红外辐射加热干燥、冷冻干燥等现代加工技术能够为新鲜中药加工提供可量化的方法,提高鲜药有效成分,增加临床药用价值,但需对“鲜药材适合何种方法、如何设置加工技术参数以得到理想结果”等,进行深入的比对研究。
至于鲜药在制剂中的入药方式,可以根据有效成分的要求和工艺,如直接入汤剂、自然汁内服、蒸露法、煎膏法、捣烂外敷、自然汁外用法等不同特点,结合病症和患者情况灵活采取必要的措施。
编辑:范晓艳
来源:《医药经济报》2025年第1期
版式编辑: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