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杂志的微信公众号。既是本刊的信息发布平台,更是沟通学界、服务同行的信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笑话  ·  《猫科动物睡觉时都会非常警觉》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居然看见蚊子被流放宁古塔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经济史研究

【食货书房】清代财政史四种

中国经济史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2-04 10:28

正文


出版信息

倪玉平

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日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倪玉平所著《清代财政史四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丛书包括《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 —— 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 《清朝嘉道关税研究》(第二版)、《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第二版)和《清代关 税: 1644-1911 年》四卷,集中体现了倪玉平教授多年来研究清代财政史的成果。


《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


前言

第一章 农业型财政的固化(1)

第二章 战争与旧体制崩溃(93)

第三章 重建新体系(154)

第四章 财政改革(191)

第五章 收支结构演变(242)

第六章 财政与社会(274)

结论(288)

附录(291)咸丰同治时期户部银库收支表/咸丰同治时期常关税征收概况/《中国近代海关税收和分配统计: 1861 1910 》税收统计补正

参考文献(316)

索引(324)


书评:

《从国家财政到财政国家——清朝咸同年间的财政与社会》是首部研究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国家财政体制与财政结构转变的专著。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制度在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转变。本书依托大量的档案、官书、政书、方志等相关史料,从农业型财政的固化、战争与旧体制崩溃、重建新体系、财政改革、收支结构演变、财政与社会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捐输、加派等传统财政措施的失效,厘金、海关等新兴工商税作为财政收入主体的确立,以及清政府财政理念从“量入为出”到“量出为入”的转变过程。可以说,咸同时期开启了从“国家财政”向“财政国家”转变的序幕。



《清朝嘉道关税研究》(第二版)


再版序言

绪论(1)

第一章 边疆边贸各关(14)

第二章 运河长江沿线各关(31)

第三章 沿海各关(127)

第四章 嘉道关税与相关问题(162)

附录(182)

参考文献(375)

索引(379)

书评:

《清朝嘉道关税研究》(第二版)。传统学界对清朝嘉道时期的社会经济评价较低,所依据的史料也较为粗放和零碎。针对有学者提出的嘉道时期关税征收数量下降且前后期原因迥异的“道光萧条”说,本书充分利用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朱批、录副、上谕等第一手档案史料,对这一时期的关税征收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本书按地理分布,对这一时期的税关大致区分为边疆边贸关、运河长江关和沿海关三种类型,在分析各个税关详情的基础上,汇总其各自趋势。附录部分则提供了所有数据的详细信息。本书首次为学界提供了嘉庆道光时期关税征收的完整序列,为研究这一时期的财政史、商业史提供了扎实可靠的基础。本书认为,嘉道时期的关税征收总体平稳,仍然保持在每年 500 万两的水平。该书曾荣获第十一届励耘基金文科成果一等奖( 2011 年)。



《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

(第二版)


绪  言(1)

第一章 完备与补漏:清代漕运规制(17)

第二章 权宜与成案:道光年间的漕粮海运(45)

第三章 冲击与回应:木帆船时期的漕粮海运(103)

第四章 变通与代价:轮船参与下的漕粮海运(224)

第五章 废而不止:清末漕粮海运(342)

第六章 漕粮海运与政治变革(382)

第七章 漕粮海运与经济演变(430)

第八章 漕粮海运与社会变动(460)

结论 制度、市场与国家战略(496)

附表(503)

参考文献(531)

索引(545)


书评:

《清代漕粮海运与社会变迁》(第二版)将漕粮海运的施行纳入晚清社会变迁的宏大历史环境中加以细致考察,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爬梳史事,钩沉索隐,厘正前人之误,较为透彻地剖析了漕粮海运制度的产生、运作规制、运输工具等与当时政治、经济、中外关系各层面的关系,辩证地分析了清代漕粮海运兴衰和废而不止的因由,论述了由此引发的晚清社会变迁,揭示了政府在市场经济生活中职能的转变和决策作用。本书是一部史料翔实、叙事缜密、论有新见的学术力作,填补了清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书由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该论文曾荣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




《清代关税: 1644- 1911 年》

李伯重序、 Maarten Duijvendak


前言

导论(1)

第一章 研究方法 (5)

第二章 清代关税制度 (12)

第三章 边疆边贸各关 (36)

第四章 运河长江沿线各关 (61)

第五章 沿海各关 (126)

第六章 洋关(148)

第七章 关税和经济 (163)

第八章 结论(201)

附录 (20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