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世相
每周一老司机原创干货长文分享!每天上午8点买卖芯片交易信息发布,芯闻分享!不能帮赚钱的芯闻都是耍流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如何告别假期慵懒,重启活力?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deepseek】爆火,deep相关单词 ... ·  2 天前  
练瑜伽  ·  妻子每月收入7000给弟弟寄6000,离婚时 ... ·  2 天前  
微同城本地便民  ·  一根绳就能练遍全身的运动神器!轻松拥有凹凸有 ...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为什么捏住鼻子就尝不到味道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世相

A股的模拟芯片茅台与硅谷的模拟芯片玄宗

芯世相  · 公众号  ·  · 2017-12-15 07:59

正文


今年3月9号,开始认真运营这个号。前两天数了数,过去的9个月时间,大大小小输出了183篇原创,记不得熬了多少夜,胖了多少斤


但也十分感谢这些文字,让我结识了很多业内的朋友:从华强北送货的小弟,到硅谷的芯片设计工程师,甚至有东三省某政府部门工程师,还有私募基金老大……前几天居然有前辈把我拉进了媒体群,咦!我居然也是媒体人了


昨晚,和几位在模拟芯片方面颇有造诣的朋友聊了很久,还原画面是这样的,我把这篇文章《 丁然:做模拟芯片如同酿造茅台 》发给了硅谷的模拟芯片工程师L哥,然后展开了如下讨论......


心血来潮把两端内容连接起来成了这篇,原谅我的标题党,内容希望你喜欢,另外,被这本书虐过的请留言


看到他我就想睡觉


丁然:做模拟芯片如同酿造茅台

作者:王树一


全志CTO丁然表示,伴随兼并整合,国际巨头持续增强竞争壁垒。相比之下,中国模拟芯片公司力量分散,占模拟市场总盘面偏低,自给率远不到10%,“中国模拟IC,没有巨头。”

文 | 王树一


如果说数字芯片市场的比拼像集团军级别的正面作战,那么模拟芯片市场则更像游击战和运动战。模拟芯片种类繁多,应用分散,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各有特色,模拟公司觅得一片生存空间并不难,但做大做强就不容易。

模拟芯片市场发展趋势

据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统计,2016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到478亿美元,占半导体全行业销售额14%左右。模拟芯片数字化趋势已持续三十多年,如今该市场挑战与机遇共存。“收音机、电视机和手机,一开始都是模拟式,后来都变成数字的,为什么?因为被数字化取代了。”全志副总裁兼CTO丁然认为,模拟电路数字化与数模混合技术发展,使得很多独立模拟芯片被做为一个功能模块集成到系统芯片中,“数字化无法取代的,就留了下来,也就是目前全行业这14%的份额。”



模拟数字化过程依然持续,但模拟芯片市场并未失去生机。首先,高压、大功率技术本身难以数字化,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制造发展成为高压大功率市场增长的直接驱动力;其次,行业应用发展对性能要求更高,为系统应用定制化芯片越来越多,高性能与高可靠性模拟芯片、小型化超低功耗模拟芯片的需求同时增长;在需求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将催生出海量前端数据采集要求,而前端数据采集都离不开模拟芯片。

IC Insights预测,2016至2021年模拟芯片增速在半导体子类别中排名第二,年增长5%左右,仅次于存储器增速。实际上,模拟芯片的利润率也不低,CapIQ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运营利润率全球前二十半导体公司名单中,模拟厂商数量最多,达到了7家。

中国模拟IC现状

从地区分布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公司在模拟市场居于主导地位,国际巨头掌握绝对资源。“上规模的模拟芯片需要工艺与技术结合,这两者多集中在国外IDM(整合器件制造商),国内模拟厂商以设计公司为主,缺少工艺方面支持。” 丁然表示,伴随兼并整合,国际巨头持续增强竞争壁垒。相比之下,中国模拟芯片公司力量分散,占模拟市场总盘面偏低,自给率远不到10%,“中国模拟IC,没有巨头。”

同时,国内模拟芯片产业的差距还体现在人才与市场环境等方面。模拟芯片开发对于经验积累要求较高,但国内模拟公司研发投入普遍偏低,再加上新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分流作用,导致国内模拟芯片专业人才匮乏。“据不完全统计,有产出的国内模拟芯片设计人员数量不超过5000。”

研发投入低的结果是国内模拟芯片多数分布在低端市场,只能拼价格,“很多产品的价格是一美分一美分去谈”。积累不足也导致绝大多数国内模拟芯片公司产品线过窄,覆盖市场宽度不够,抗风险能力较差,而“TI(德州仪器)一家就有一万多种模拟芯片”。


中国模拟IC发展策略

虽然中国模拟IC产业还比较弱小,但丁然认为,虽不像手机、电视等芯片产业那么明显,模拟芯片产业东移趋势却也已经形成,中国大陆模拟IC设计公司市占比逐年上升,而中国市场需求旺盛,全球超过一半的模拟芯片在中国销售,再加上国家日益重视半导体产业,因此中国模拟芯片产业发展机会大于挑战。

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如何改善当前低端、分散、落后的市场定位?丁然给出四条见解。首先,瞄准细分市场,实现进口替代,由于自给率低,目前进口替代需求巨大,而欧美日厂商主导的细分市场利润率都还不错;其次,关注新兴产业和应用,从新应用中去挖掘机会,从而将产品定位在高性能与高附加值;第三,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成本性能最优的深度定制解决方案,从而避免被简单替换的风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模拟芯片企业应注重长期积累,大力培养模拟人才,通过创新突破技术壁垒。

“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人机交互的变革,会引发模拟器件需求猛增,”展望未来,丁然信心十足,“未来十年,中国大陆可能产生至少两家世界级模拟器件公司,中国模拟产业或将拥有10万人才大军。”人才培育应领先于产业发展,在需要经验积累的模拟产业尤其如此。“模拟产业有点像酱香型白酒酿造,比如茅台。酱香白酒最起码需要一年发酵生产,三至五年储存,才能逐渐温润。时间多少钱都买不来,‘发酵’和‘窖藏’过程无法越过,”丁然最后再次强调人才与经验积累的重要性,“单靠资本,催生不出世界级模拟公司。”


转载声明 :本文授权转载自【TechSugar】


长按关注 树一的科技新媒体




▼看完此文,硅谷的L哥 说: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我在硅谷很多年,发现三星總裁李健熙是高手。他的名言: 「一個天才可以養活百萬人」,模拟芯片设计也不例外。

据 Stanford 教授的估计, 全世界只有2,000个模拟工程师 (海思+展讯+联发科就超过2,000个,所以他应该是在说“能产出的工程师”);软件有25,000,000 个,相差12,500 倍。

模拟界的少林武当方丈是伯克利的 Paul Gray 和 Robert Meyer 教授…… 此处删除若干字,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我观察了很多年,这领域的顶尖高手例如 Marvell 的创办人 Sehat,Broadcom 前 CTO Agazzi, 哥伦比亚大学 Tsividis 教授,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下次你来硅谷可以跟你分享。

……此处删除若干字。



然后,谈及离开了大厂Fab工艺的模拟芯片会不会有问题?


L哥说:


关于模拟和工艺的结合,除了少数传统大厂(TI ,ST等) 和偏重 device的产品 (例如IGBT)外,都是主流工艺 (CMOS) 消灭非主流工艺。

靠工艺是少林派 ,要苦练10年的铁砂掌。20年前Marvell 的 Sehat 等开始发展武当功夫(靠设计,不靠工艺)强调 Design in performance, design in cost, design in manufacturability, design in reliability, design in testability;就这样Sehat 靠武当功夫,用 CMOS把 用III-V族 的Lucent 给活活搞死,他也功成名就赚了几十亿美金。

一些小门派例如MPS因为武当功夫不够,所以结合少林以特殊工艺降低成本,在低毛利市场很有竞争力。号称“小 TI” 的 Diodes算是南少林。测试是决定模拟芯片成本的因素之一,他们很多测试是自己做;所以虽然设计能力一般,也能做到一年 10亿美金生意。

MPS 和 Diodes 的市场,新公司很难模仿,一定要靠设计取胜。ADI称霸 ADC 市场52年,市盈率超过 Intel 两倍,市值高达¥2000亿,他们大部分产品是 TSMC 生产的。

……此处删除若干字。



然后又谈到了矽力杰等国产电源


因为华强北有个兄弟,那天聊起来他拿很多矽力杰的货。顺便贴一篇电源类芯片的文章《 巨头之下,百花齐放的电源芯(一文读懂电源类IC)



L哥说:


矽力杰的武功是 MPS派的。亚洲的电源管理是1992年李明儒从 Linear 到台湾创办沛亨半导体开始的,沛亨是亚洲的 Fairchild,后来的电源管理公司几乎都是沛亨的徒子徒孙。这产业已经大局已定,台湾的创投公司缴了不少学费,初创公司要进来很难。只有 MPS,矽力杰或圣邦微做不出来的产品才有机会,例如:高电流低噪声的 LDO, 超低功耗的LDO 等。



▼又 从《 我研究了一晚上STM8S003为啥这么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