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
果壳网(Guokr.com)是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什么是专家系统? ·  2 天前  
科普中国  ·  公众对科技的核心关切及其科普公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

带花纹的玻璃盘,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动图看着好舒爽啊~

果壳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8-15 20:16

正文

不说打磨水晶是个奢侈品,即便是玻璃,最开始也是稀罕玩意儿。直到「压制玻璃」的横空出世,一种 把融化了的玻璃大力压进模具,再做成玻璃品的制法

可别小看这种工艺!美国发明家 John P. Bakewell 是在 1825 年申请的专利,在当时这可是革命性的创新。

用这种方法做精美的玻璃品,不管是 1 个,还是 100 个,要做有观赏性的繁复花纹,都 只用雕 1 个模具 。而传统的做法,得是工匠在每一个玻璃品上雕花纹。

正因为市场的供给足够大,玻璃品的价格才更亲民,压制玻璃走进了千家万户,到今天成了人人家中必备的生活品。


《趣味生活简史》写英国长期征两种税。

一是窗户税,1696 年开始开窗都得缴税,所以英国很多早期建筑都无窗,或者就用油漆画个窗,被民众诟病是「空气和光线税」。

二是玻璃税,1746 年开始征收,根据窗户上玻璃的重量来收,所以当时建筑的玻璃做的尽可能薄,而窗框得尽可能结实。

也就是在玻璃能大量生产后,这两项税才在英国被取消。




制作玻璃的原料都是粉末状的,有石灰石、碳酸钠、纯碱、矽砂、矿物、化学着色剂,再加上上次用剩下的玻璃和废旧的玻璃。


烧玻璃


原材料放进熔炉混合加热到 1600℃后,工人就用带陶瓷碗的长杆去取液态的玻璃了。

把液态玻璃转移到铸铁的模具里。


压玻璃


压制玻璃的过程叫做「冲压」,巨大的压力会让液态玻璃瞬间填满模具的每一条纹路。

等玻璃缓慢冷却变硬,得取出倒着放,倒置是因为这时候的玻璃碗还没完全硬透,得不停的往碗口里灌气,让压制玻璃冷却的更快。

等玻璃碗完全冷却后,还要直接喷火烧两次,这样能让碗的内外表面都有晶莹剔透感。


做造型


玻璃碗要做的造型,是压制模具做不到的操作。这需要把玻璃重新加热变软。

用光滑的铁管左右施力,把玻璃碗摊平,因为压制的时候花纹大部分已经固定,所以小心操作就不会破坏纹路。

在两根光滑的管子中滑过,就做出造型了。


做把手


要做把手,也用同样的方法取得液态玻璃,然后在光滑的铁板上滚长。

捅进压制模具里,纹路就出来了。

进入手艺活环节...

用滚筒给把手塑形。

在接口处喷火软化,能让连接处更加圆润自然。


回火处理


压制玻璃最后还需要逐渐加热再逐渐冷却,这种才做能释放压制玻璃内部的压力,让玻璃往后成为一个整体,不容易破碎。

回火处理,最常见是用在金属,在 做龙蛋的帖子 里有详述~


Cast 的

One More Thing


有时候,在火山熔岩中会出现「天然的玻璃」,就是黑曜石(曜读 yào)。因为具有玻璃的特性, 敲碎后断面非常锋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