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家全国最大的民营钢企,一家河南最大的民营钢企,一段“异地恋”式的爱情修成正果、被广为传颂。
2007年9月初秋,暑热将尽。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江苏沙钢集团,将河南最大民营钢铁企业安阳永兴钢铁并入旗下,成为全国民营钢铁企业首次跨地域重组。沙钢集团以80%持股入主永兴钢铁,组建沙钢集团永兴钢铁公司,沙钢将参与投资30多亿元的新项目。
沙钢并购重组永兴钢铁后,将充分运用自己的世界一流工艺装备、科技人才、新品研发和融资平台等综合优势,加速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支持河南安阳永兴钢铁公司形成500-550万吨优质钢的产能。沙钢并购永兴钢铁,是江苏著名钢铁企业实行“东部与中部”联动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这也对河南的钢铁产业乃至整个工业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010年1月28日,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来到安阳永兴公司视察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情况)
收购之所以可以如此顺利,主要是因为沙钢和永兴钢铁这两家民营钢铁企业有不少共同语言:体制灵活,但在发展中却受各种政策的制约;都有做大做强的冲动,但都受到大型钢铁企业的“挤压”。因此,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这次收购。
国家对钢铁业的宏观调控、行业门槛的提高、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导致中国钢铁业并购重组步伐加速。从当时2007年年初到下半年,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形成浪潮,并愈演愈烈。
永兴钢铁是河南省百户重点企业之一,尽管永钢在河南小有名气,但在整个钢铁行业中,其现有的产量和规模仍处于小型钢铁企业之列。受国家宏观调控、激烈竞争、行业门槛提高及行业内大企业并购的影响,永兴钢铁的压力剧增。寻找靠山成为最佳选择。
而沙钢集团恰恰完全符合河南永钢的要求。沙钢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炉钢和优特钢材生产基地。以永钢董事长常永芳的话形容:“沙钢集团符合做企业的四个标准——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
而沙钢集团重组河南永钢的诉求点在于扩大生产规模,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提升公司整体实力,并向成为国内一级钢铁公司的目标发展。
“沙钢集团的发展定位是早日打造成全球极具竞争力的钢铁航母,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沈文荣介绍,“所以,沙钢集团下一步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具有一定成长性的钢铁企业加盟。”
而永兴钢铁便是这样一个公司。作为纳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企业,河南永钢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发展定位明确,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管理经验。再加上,河南永钢与沙钢集团有着多年的业务往来,有互相了解的基础。所以,重组战略提出仅三四个月,双方就达成了协议,并签约实施。
沈文荣也信心百倍,制定了一系列的项目规划:“合资公司成立后,立即着手启动新区一期在建1080立方高炉、烧结、原料场以及120吨转炉及其板坯连铸项目。重新设计永钢原投资的船用、压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对其新区二期工程也做出了长远规划,“争取在三到四年内使沙钢集团永兴钢铁公司实现500~550万吨钢的产能。”
(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调研沙钢集团安阳永兴钢铁有限公司)
2009年9月,受沙钢集团董事局委派,黄伯民到沙钢集团安阳永兴钢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三年困难时期,三年连续取得战略突破,黄伯民凭着他的胆识和突出成绩,用独特的企业理念和智慧取得经济突破,用爱心诠释了安阳永兴的社会担当。
黄伯民到沙钢永兴就任“掌门人”时,恰遇沙钢的困难时期。尤其2011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全球性用钢需求下降,钢铁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等政策导致钢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沙钢永兴同样遇到了生产经营困难的局势。企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在职工们担忧的目光中,黄伯民响亮地提出:“不让一个员工回家,不让一个员工下岗,不把一个员工推向社会。这是我们企业的责任!”
黄伯民随之连连出招:决定对企业进行一系列改造,重点在低成本生产、产品结构调整、循环经济方面作文章。
钢铁产品已处于市场饱和状态,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打价格战势在必行。黄伯民常说,打价格战的前提必须是低成本生产。为了实现低成本生产,黄伯民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动脑筋。“那段时间,黄总天天深入生产一线调研,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副总经理杜文华说。黄伯民重点抓生产组织管理流程、抓优化生产计划管理、抓指标攻关和降本降耗。他还亲自组织召开了公司降本降耗和指标攻关动员大会,确定了原料结构优化降本、烟煤混喷、块矿使用等30项公司级攻关目标,实行了产量指标天天奖、重点指标攻关奖励等激励措施。
黄伯民重拳出击,大刀阔斧地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他带着销售人员走市场、搞调研、访客户,每周召开市场分析会。2011年,由黄伯民牵头对管坯项目进行论证。在黄伯民强有力的领导带动下,从项目立项到设计论证,从土建施工到设备安装,从职工培训到调试生产,仅仅用了135天,为同类型项目中建设时间最短的项目。他还亲力亲为,确立新品开发方向和品种,开展调整工作。在黄伯民的带领下,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公司可生产的钢种种类和规格分别达到12类和30多个规格,产品已销往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并成为安阳地区钢管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
“短短两年,沙钢永兴形成年产铁300万吨、炼钢300万吨、优质棒材200万吨的生产能力,连续五年被河南省列入百户重点企业。2012年企业又开发了150至140连铸管坯,填补了河南钢铁类产品的一个空白。”杜文华说。对此,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视察该企业时,对企业在困境中取得发展的情况了解后表示:“这就叫逆势而上。”
做事执着、认真是黄伯民性格中最大的特点,也是沙钢永兴的企业管理精髓。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作为沙钢永兴的当家人,他的作风雷厉风行,处理事情却细致入微。他推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有口皆碑,起到了重要作用。
“普通大企业的老板很少管生产经营的细节,而黄总则不然。”工会干事李静说。一次,黄伯民到炼钢厂检查时,发现职工们往一个小房间内搬运精炼炉使用的热电偶。“这是做什么?平时一炉需要消耗多少?”心思细腻的黄伯民问起了此事。面对黄伯民的问题,几个职工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堆积这么多材料,无疑是一种浪费。”黄伯民查明情况后,对此类现象进行了治理。像此类的“小事”,黄伯民看见了就要过问,瞄准问题的症结,及时研究,要求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整改。
在黄伯民心中,企业的社会责任重于泰山。他提出,要把沙钢永兴打造为中原经济区绿色钢铁企业,在每个职工心中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承担起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黄伯民到安阳任职以来,就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不断采用钢铁行业先进成熟的生产技术工艺,初步构建了“3个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以“能源利用、内部废弃物消化、废弃物处理”为三条主线,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工艺装备优化”为三个保证,实现固体废弃物全回收利用、二次能源回收利用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三个目标。
黄伯民识到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每一项投入都是“大手笔”。企业投资近7亿元,建设了一批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主要包括:8万m3转炉煤气柜项目和10万m3高炉煤气柜项目,每年回收转炉煤气1.6亿m3,折合标煤3.15万吨。高炉余压能量回收节电项目(BPRT),配置3套BPRT节电装置,每年可节约电能7400万度,折合标煤25890吨。轧钢燃高炉煤气蓄热式加热炉,每年可节省高炉煤气1.3亿m3,折合标煤14300吨。煤气发电项目每年减少高炉煤气放散4.2亿m3,折合标煤43800吨。矿渣粉项目每年可处理高炉渣104万吨(湿基),转炉水淬磁选系统年处理达20万吨,钢渣处理项目年处理钢渣40万吨。
在抓好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他非常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对老区两座30吨转炉等高能耗设备进行了淘汰拆解。他积极参加社会各类活动,组织开展抗震救灾、金秋助学、慈善救助一日捐、慰问特困职工等公益活动,充分彰显了沙钢永兴人的铁骨柔情。
沙钢集团永兴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全景
在2016年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出口政策调整、环保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下,沙钢永兴也没能躲过寒风的侵袭。面对低迷的市场,沙钢永兴紧紧围绕降本节支、创新挖潜增效这一主题,坚持以质量、效率、效益为中心,对标提升,切实抓好降本增效、产品结构优化、销售市场拓展、能源利用提升、费用管控创效、队伍提质增效等工作,积极应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
为顺应市场环境,实现不提折旧不亏损的目标,沙钢永兴围绕集团提出的吨钢降本120元的目标,通过与先进企业比、与历史最高水平比,组织各部门认真梳理挖潜降本项目,定目标、找差距、定措施、严对标,积极组织各条线、部门与国内同行先进企业进行对标学习。无论是单位时间产能,还是重点指标水平,较前几年有明显提升。从去年4月开始实行降本增效,截至去年12月,累计实现降本128元/吨。
通过与同行业进行对标交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沙钢永兴持续推进工艺优化降本。2015年,公司轧钢厂2#线实施深穿水技术改造,使钢材合金成本明显下降,实现创效近2000万元。在前期降本增效的基础上,公司又组织开展螺纹钢工艺优化降本工作,吨钢材可实现降本近10元。
“面对严峻的钢铁形势,销售处加快市场转变,多走访客户,增强代理商与我们沙钢合作的信心。在做好本地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外地市场,加强售后服务。”在去年的2月25日,沙钢永兴销售处张金鹏说。
正如在工艺优化、销售上采取的攻略一样,沙钢永兴在降本增效上多管齐下。公司副总经理汤亚平介绍:“我们建设了投入少、见效快的节能挖潜项目。一是把浪费的一些能源比如说煤气、蒸汽进行再利用,投资5000万元,建了15MW的煤电发电项目,1月15日正式发电,年可发电1亿千瓦时,创效6000多万元。二是水泵节能改造项目,我们把现有的老的、功率不足的一些水泵进行技改,目前技改已完成,每年可节约电费近700万元。三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一部分现有的大功率设备进行调整,改成小的切合实际的功率,能给企业创造一些效益。四是在工艺上进行优化,就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一些新工艺,使整体成本有所下降。”
在原料采购方面,沙钢永兴采取小批量、多批次、按需采购的低库存战略,压降原料库存,降低经营风险;产品销售方面,在立足内销、大力推进经销商和办事处促销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促销降库节奏,使产销率达100%。2015年,沙钢永兴实现出口5.2万吨,产品销往新加坡、黑山共和国等地。同时,在做精做优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加大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合金圆坯开发力度,形成批量生产规模,提高了沙钢品牌的影响力。
挖掘员工潜力,向管理要效益。公司通过岗位优化、设备技改、工序精简、区域承包、培训提质和管理创新等措施,开展员工提质增效。在提升员工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人均产钢量和人均效益。2015年1月至12月,该公司人均产钢量超过720吨,同比提升了22%。
2015年1月至12月,沙钢永兴共完成炼铁156万吨、炼钢165万吨、轧材15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上缴税金6619万元,同比增加5%。更加难得可贵的是,进入2016年沙钢永兴通过抓住市场反弹的有利时机,通过优化生产、指标攻关、市场拓展、挖潜降本、质量提升、提质增效等措施,盈利能力逐步提升,继4月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后,5月实现利润3380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实现扭亏为盈与安阳永兴在生产、销售环节不断强化措施密不可分。沙钢永兴坚持“开足吃饱、做大总量”的原则,在生产方面,炼钢厂通过提高废钢装入量,将废钢比由7%逐步提到14%,每月多产钢5千吨至6千吨。随着钢材市场回暖,安阳永兴迅速推进增产增效工作,1月至5月钢坯和钢材产量达94万吨。在经营方面,公司充分把握好钢材市场价格反弹的有利时机,果断采取促销降库策略,1月至5月共销售坯材93.7万吨,特别是3月,以单月销售量26万吨、产销率达131%的佳绩刷新了永兴公司建厂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该公司深入开展降本节支、创新挖潜增效工作,紧紧围绕市场形势和企业实际,排出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降本节支项目202项;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加强过程跟踪、强化责任落实等措施,降本节支、创新挖潜增效工作得以有效推进,前5个月累计实现降本节支超过1.3亿元,为公司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
来源:中钢网
欢迎参与讨论,您知道的正是大家所需要的!更多钢铁信息、技术交流,请访问泰科钢铁网!商务合作请加微信itech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