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慧智
品读道德根文化图书,饮用传统文化源头甘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墨香中华  ·  12.13 ... ·  2 天前  
墨香中华  ·  老人言:50不建房,60不种树,70不做衣,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德慧智

为什么古人说“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揭秘帛书《德道经》与通行本《道德经》的能量差异

德慧智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4-01 18:56

正文



  在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耳熟能祥的话“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为什么古人会留下这样一句话?这一切还要从汉代说起,汉武帝之前流传于世的《德道经》和汉武帝之后出现的《道德经》成为这句千古名句的始作俑者。


  汉代造成了众多道德根文化,特别是黄老文化中《黄帝四经》的突然消失,以及老子五千言大量的篡改、编修,影响了二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在大道文化方面的认识。特别是在悊学层面认识上虽然是清晰的,但是在实证上却是盲目的,就像丹经里面的一句话: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



 

  虽然在汉代通过独尊儒术,抛弃了黄老文化,但是我们现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了,由于整个太阳系在宇宙空间的抬升,能量的急剧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机会,传统道德根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必定会在中华大地迎来第三次伟大的复兴,就看我们是否主动地走进我们的祖先,走进圣人们的智慧,去进行学习、实践和体悟。


  通行本《道德经》与帛书《德道经》从分类上比较,《德道经》讲的是修德进道,严格说它是一部修身的教科书、教材、工具,它里面具有修身改变自己一性一命的次第性、层级性,课程安排性非常完整,就看我们能不能够走进去把它读通;同样,汉代编修后的《道德经》是修道论德的,是供给大家坐而论道的,是难以捕捉边际的,所以造成众多的修道者参与,成就者却凤毛麟角。



  通行本《道德经》是从悊学的角度进行了一番改造,我们看到这个悊下面是一个心字。五千言,这个悊和哲的境界存在着能量级差的。用心来解析、拆开天地的奥秘,以及用嘴来拆开天地的奥秘,通行本《道德经》与帛书《德道经》解析天地奥秘的层级不在一个层面上。


  汉代曾经对于这个悊字做了一个定义,《汉书·刑法志》记载:“圣人既躬,明悊之性,必通天地之心。”这个悊字是“必通天地之心”为悊,就是心底悊。那么口底哲是用口来讲经说法,这样的哲学层次属于世间应用哲学。



  所以古人说“经师易喻,真师难求”,讲经的师父遍地都是,因为他是用口谈的哲学。他没有掌握真实的内修的次第层级,没有去进行修身,修身的次第性、层级性、课程性他没有完成,或者说只是掌握了一星半点的,而不是系统的修身方法。正如老子所说的,在我们体内如何进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四步的修身实践,完成了没有?如果没有完成,那么仍然只是从哲学的层面来谈论和讲解。如果我们在身内真正地学了,修身用在内了,将五千言作为教科书,作为教材,作为工具书来查阅、翻阅,并且用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进行严肃地实践,通过五千言的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将帮助我们走进“玄之有玄,众眇之门”的大门。


 

  帛书五千言,就是能够起到这个作用。这个作用不是以我们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通过非常严谨的幾学观,是有为和无为立体把握的幾学,但这个“幾”不是简写“几”,它是两个“玄之有玄,众眇之门”,守卫“玄之有玄”,应用“玄之有玄”,我们才能够进入到老子《德道经》的五千言(之)之中,“故幾(几)于道矣”。


  帛书版《德道经》是教大家修身明德进道,而汉代编修后的《道德经》是供给大家坐而论道的;所以古人说“修道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凤毛麟角”的天人之秘就是这个原因。


 

  中华道德根传统文化的法则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们“尊道贵德,敬天爱地,顺天应己,治己事天。”这四句话高度概括老子五千言对我们的要求——通过内圣外王达成内成外就,再来无私的奉献服务于苍生!



摘自德慧智国学在线书院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在线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