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厦门等地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古典瑜伽 | 寒假 · ... ·  3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古典瑜伽 | 寒假 · ... ·  3 天前  
壹心理  ·  30岁想入行心理学,有靠谱的方法吗? ·  3 天前  
壹心理  ·  一个人陷入“工作性抑郁”的六大迹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

不敢谈加薪,原来是一种创伤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1-19 12:30

正文

作者 | 黎响

编辑 | 飞鱼

责编 | 陈轻轻



生活中,很多人都被一些共同问题所困扰,比如说:

不配得感:美好的事物都与我无关;

讨好:万事以别人为先,无暇照顾自己;

缺乏自信:明明有成就,但总觉得那是运气不是ta的努力结果……

过往,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从早年经历和原生家庭来解读原因;

但当我研究了大脑和记忆的特点之后,关于原生家庭和早年经历对一个成年人的影响,有了更深、更新的理解。

今天,我想从大脑工作特征的角度出发,不仅来尝试解释早年事件是如何让你痛苦至今。

更重要的是:

我们还可以运用这些机制,从早年经历和原生家庭的过往模式中,逐步走出来。


早年的高要求
成了长大后的“我不能”


我以前带的团队里面有一位女生A,非常能干,后面跳槽之后很快也成了新项目的骨干。

她已经干了3年了,上级也很认可她,她想着是时候提加薪,但是总是不敢开口。

其实她想了好几次都无疾而终,是因为她心里面都会出现一个自我贬低的声音:

如果你跟老板摊牌了,他不接受,你以后还怎么在他的部门里面混呢?

她认为提加薪就相当于是一种冒犯的行为,所以迟迟不敢“冒犯”上级。

我问她这种冒犯的信念是从哪里来的。

她说这正是问题所在:

上级其实人很好,平时也不会为难人;明明很好说话的一个人,但她依然不敢提需求。

深入聊了之后才发现,其实她从小就在一个很严苛的家庭中长大,父亲是退伍军人转青训队教练。

她说小的时候父亲有很多的规定:几点吃饭和睡觉,每周能喝几瓶汽水,要参加什么兴趣班……

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零花钱是被严格控制的,她想要买东西,需要打报告解释为什么需要买。

父亲虽然没有太多骂她,但是她慢慢就练成了看父亲眼色行事的能力。


A长大的过程中,跟长辈权威在一起时,总是温顺听话,很少拒绝;

所以她在哪里工作,执行能力都很强,对上级(权威)分配的任务响应度非常高。

但这样的她,根本不敢提要求。

我跟她解释说:你的大脑可能将你和父亲的关系模式,自动地迁移到你跟上级的关系中去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不擅长跟上级、长辈、老师等权威打交道。

这或许是他们早年被父母管束、责备的经验,在长大之后泛化到了相似场合中,导致了自我设限。

从大脑工作的特征来解释——

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工作非常耗能,但又要处理很多信息,所以大脑发展出了一系列节能机制。

其中一个倾向就是——合并同类项。

也就是说,一旦大脑发现两件事情之间有相似之处,就容易把它们联系起来。

这样就能根据经验,很快地作出预测或者实施行动。

例如做饭时,即使你第一次做这道菜,也很轻松地根据过去经验判断出要放多少盐和醋,不用专门去查用量。

但这种能让大脑偷懒的机制也有负面影响,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应,会限制人对现在事件的判断。


回到A的经历里:

小时候,当她想要什么,她要打报告,要看父亲的眼色,这让他早早地意识到,原来自己不能够“想要就要”。

只有当自己发现有很了不起的理由,才敢开口向权威(父亲)索取。

长大之后,当她明明“配得上”升职加薪了,还是会自我质疑:

这个薪真的有必要加吗?
我真的就那么需要升职吗?

这其实就是大脑将过去的童年的经历泛化到了成年之后。

问题在于,父亲是严厉讲纪律的权威,但她的上级却截然不同;

这是大脑没有办法区别的部分,因为它早就将“与权威打交道”的一系列事件当做一回事,快速地生成了一个稳定的应对策略。

这种自动化的思维虽然能够让A跟权威相处时一直相安无事,但也正是这些“成功”的经历,让她没有办法往前迈出一步。


早年的条件限制
变成长大后的“我不配”


大脑除了会将「相似的经历」合并同类项之外,还有一个机制就是:

它倾向于记住事情的结果,至于是什么条件导致的结果,则很容易忽视。

比方说,作为家里的大哥、大姐,小时候总是被父母要求好的东西要让给弟弟妹妹。

次数频繁了、时间久了,这些长子女们只会记得被迫让步的沮丧、求而不得的委屈。

这种记忆,会让他们倾向于认为:好东西与自己无关。

但却忘记了这种不配得感的形成和维持,是有前提条件的:

好东西很少,分的人很多。

大脑这种机制的原理是——

事情的结果往往会与情绪体验相联系,而情绪又是最能够推动行动的元素。

所以,结果比过程有更重要的信息。


但这也意味着——

即使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结果很可能也会因此改变,但大脑却依旧会忽略这一变化信息而产生误判。

以前是因为家里面缺钱、孩子也多,为了保证弟弟妹妹能够有更好的资源长大,所以要委屈哥哥姐姐。

但长大之后,这些兄长、长姐脱离了原生家庭独立生活,没有谁真的需要他们出让资源;

经济条件早就变好了,好到每个人都可以吃一个鸡腿,不用让来让去;

但他们依然记住了那个从小被强加的结果——我不能好好享受。

工作有成果,但不敢邀功;
有喜欢的人,但不敢表白;
试到一件漂亮的衣服,但觉得不是给自己设计的……

条件已经变了,但大脑依然说服我们认定以前的、熟悉的结果。



如何对抗这种机制
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也发现,似乎有太多的框框把你的人生限定住,内心有太多的“我不能”、“不适合我”的信念。

这里我想给你两个建议,去对抗大脑这种节能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1.关注事件的不同之处

想要对抗大脑自动化的进程,就需要我们投入主动的注意力。

为了提示大脑不要将两个事情、两段关系混为一谈,我们的目标是“挑刺”——

尽量找到以前和现在的不同之处,越多越好。

对于同事A来说,以前她是小孩,她依赖大人,需要父亲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活下来,他们之间是管与被管的关系;

而现在在雇佣关系中,虽然上级还是有一定的权威,但是就算对方不认可,她也能干下去。

更重要的是,父亲是说一不二的,是设定了很多规矩的;

而上级是和善的,愿意赋权的,部门也没有规定员工不能向上级提加薪。

还有一点是,她自己也从一个小女孩,变成一个有能力的独立女性了。

她可以对这个世界说:我想要,我努力,我能配得上。

在找不同的过程中,A发现她拥有了很多资源是小女孩的她所没有的,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她有勇气去试试,看有什么不一样。


2.渐进式的尝试

很多人听完了这些逻辑之后,马上想到的就是“我要克服这个问题”,然后马上朝反向行动。

其实这不仅很危险,而且大概率是成不了的。

因为习惯本身就有很强的“自主纠偏”的作用,这意味着一个人想要改变,往往要付出比预计更多的努力,而且还容易反弹。

如果建议同事A克服对父亲的过度畏惧,赶紧提加薪,这样会让她特别紧张,而且还会增加她的自责。

她本来就因为不敢提需求而自我怀疑;

现在发现了自己的局限了,如果还没有办法动起来,就只能更加责怪自己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做一些无关紧要的改变,试试水温。

一些小改变带来的小成功,又会进一步告诉大脑——我验证过,这跟以前的那事情是不太一样的。

我是这样建议她的:

你现在的工作需要申请一些资源,你可以多申请一些,看上级愿不愿意给你。

你申请的资源是工作所需要的,所以是合理的;

但是你申请的量又是比你认为的要多一些,这是你想要的。

你可以这样一小步一小步地试探,你想要的东西,是否能够得到允许。

如果上级如你所愿,那你可以试一下申请项目奖金……

逐步加码,直到你能够分清楚:你与父亲的关系,以及你与上级的关系的差异。

那时候你才是真正准备好提升职加薪的需求。

在逐步确认的过程中,有不断出现的新证据说服大脑:确实我与上司的关系跟我与父亲的关系不同。

这样,两个动作就形成良性循环。



 写在最后 


《再见爱人4》里讨论原生家庭的话题时,黄执中老师给了一个视角:

有些人来自家暴的家庭,他们长大了会继承家暴的行为;

而有些人则会选择对自己的伴侣更好,避免重复父母的悲剧。

原生家庭是对我们有特别大的影响,好的家庭环境能人活得更自在自信。

但如果你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而受困其中时,那你可能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努力做“现实检验”——

我现在遇到的,真的跟童年是一样的吗?

我能不能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它们,慢慢走出早年的创伤?

大脑忠实地记录了创伤,但你可以与它对抗,不受它的摆布。

当然,这里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对于每一个天然就有成长渴望的你而言,一定值得。

作者:黎响,资深心理作者,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擅长人际关系、家庭系统、职场等议题,个人公众号:黎响David。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原生家庭的创伤往往会被大脑记录。

如果你遇到了一些个人成长、原生家庭等的心理困扰,可以来我们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专业心理咨询师,陪你探索自我,觉察过去的成长模式,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向,更好地成为自己。


点击这里👉只需花1分钟时间,帮你智能匹配咨询师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添加咨询客服帮你匹配适合你的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领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评估。


点击下方小程序
开始预约心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