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淘房志
广州极具思想力和预见性的地产新媒体。助您预判楼市大势走向,成功实现财务自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都发布  ·  招2万多人!就在明天!一大批岗位来了→ ·  21 小时前  
成都本地宝  ·  在成都,灵活就业社保每个月要交多少钱? ·  3 天前  
成都发布  ·  价格暴涨!网友:我每天都在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淘房志

提前回家过年的广州年轻人,已经被逼疯

广州淘房志  · 公众号  ·  · 2025-01-17 18:3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小县城曾经作为理想生活地点的形象,但随着物价上涨和消费水平提高,小县城的生活成本逐渐与大城市接近。文章通过小苏的经历反映了小县城面临的高物价、文娱产业缺失、生活单调以及发展机会有限等问题。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大城市如广州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广州的综合实力、教育医疗水平、交通便利和房价多样性等因素使其成为年轻人生活首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县城物价上涨接近大城市水平。

小苏回家过年发现县城物价高昂,如普通炒青菜和酸菜鱼价格不菲,物价水平甚至超过预期。

关键观点2: 小县城文娱产业缺失,生活单调。

小苏发现小县城交通不便,娱乐方式有限,缺乏夜生活和文化活动,长时间生活可能令人无聊。

关键观点3: 大城市如广州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广州因其综合实力、教育医疗水平、交通便利和房价多样性等因素成为年轻人生活首选,吸引逃离县城的年轻人。


正文

编辑|闰土

小县城一度是大家心中的“避风港” 。房价没那么高,生活节奏没那么快,收入虽然低,但好在生活成本不太高,过得还算有滋有味。


在大城市卷累了, 回到老家,躺平过日子似乎也不错。


社交平台上,回乡躺平的生活vlog简直是人间理想。


出门不用化妆,回家不用加班,没有996的压力,一觉睡到大天亮;菜地有瓜果,院子有鸡鸭,吃得健康空气还清新,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起来了。




小苏作为今年第一批回家过年的人,在春运还没开始前,便已经到家两三天。


他却告诉我们:小县城只适合短暂待一段时间,长期生活根本不敢想。


01.

县城物价追上一线城市


回家第二天,是小苏外公的生日,全家人商量好一起下馆子。


点菜的时候,价格让小苏不禁恍惚, 这究竟是在县城吃饭,还是在一线城市?


一份普通的炒青菜竟然要28元,只有几块鱼片的酸菜鱼更是标到88元。


11个人想要吃得饱又吃得好, 分分钟要上千元。


当小苏跟爸妈吐槽,发现他们对这样的高物价已经见惯不怪:


“别看咱这地方小,消费水平可不低,过年还会再涨一波。”


不止下馆子, 记忆中平靓正的菜市场,也让小苏感到非常陌生。


西洋菜5元一斤,荷兰豆9元一斤,山药5.7元一斤,农家瘦猪肉16元一斤......




普通的基围虾要38元一斤 ,而广州菜市场卖18元一斤,个头大的也才22元一斤。




小苏心里百感交集,身旁好友的话又给了他当头一棒:


“去年除夕,这个虾涨到88元一斤,大家还得靠抢才能买到。”


简直离晒大谱,小苏转头走出菜市场,前往一家装修还不错的咖啡馆,准备和几位老同学聚一聚。


店内风格偏向ins风,设置有拍照打卡点,整体氛围与一线城市的咖啡馆无异。




老板和店员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毕业之后在城市工作了一段时间,最终选择回家乡发展。


他们想把大城市的品质生活与小资情调带回家乡,被复制过来的,还有产品高溢价。


咖啡25-38元一杯,一块小小的蛋糕切件18-25元。




照这么消费下去,还没到过年,钱包就要败下阵了。


消费在与北上广深,逐步迈向平权的同时,小县城人均工资有没有跟上脚步呢?


出于好奇,小苏旁敲侧击问了下老同学的工资, 普遍三千多工资 在小县城里算正常。


除了不用付房租,吃喝玩乐消费都和城市一样,甚至更贵 ,差不多每个月都是月光族。


想要过得滋润点,要么考公考编,要么祖上有积累,要么有本钱做生意。


如果都没有,那只能远走他乡,像小苏一样,去大城市寻找更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02.

回家久了真的很无聊


除了经历一连串物价打击,无聊也在时刻缠着小苏。


在城市,小苏有许多娱乐方式来充实生活,比如 看演唱会、去音乐节、泡书吧、点各种外卖窝在家里看电影、到周边城市旅游等。


小县城交通不太方便,出门必须有车,外卖只有寥寥几家店早,夜间休息早,几乎没有夜生活可言。


每天不是和老同学相聚喝咖啡、奶茶,就是在家睡大觉、帮忙种地、铲鸡屎。


在最近大热的X红书上,小苏找到了不少感同身受的伙伴。


有人步行1.5公里去镇上,只为了买盗版肯德基解解馋。




有人去赶集特地喝一杯茶百熊,至于茶百熊是什么?也许是茶百道某个远亲老表吧。




有人要对抗无处不在的蚊子。




更有甚者,从牛嘴里夺回来刚刚晾好的内裤。




文娱产业缺失之余, 交通条件、教育氛围和医疗水平,小县城和一线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习惯了大城市的繁华和便捷,小县城的各种贫瘠便会变得难以适应。

这就导致, 出去“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很难再回去扎根。

03.
逃离县城
广州成为年轻人生活首选

以往我们说, 衡量一座城好坏的标准是既能供养得了肉身,又能抚慰得了灵魂。

去年春节后,广州再次成为全国最热门的人口流入城市。



根据广州市公安局相关数据, 青年人是“绝对主力”,登记流动人口平均年龄35.04岁,18-39周岁青年人占比58.69%。

逃离县城的年轻人,将广州设为首要之选,主要原因在于广州 综合实力和包容性。

其一,学有优教,病有良医。

广州聚集了 全省52%的高校、95%的国家级重点学科、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名副其实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另外,作为华南地区区域性医疗中心,广州拥有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全国百强医院数量全国第三。

居住在广州,真的很安心。

其二,交通发达,工作发展机会丰富

早在2018年,广州便成为全国首个区区通地铁的城市 ,如今,广州地铁运营里程常年稳居全国前列,世界前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