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职场,难免遇上不喜欢的人,偏偏这些人又很容易给你的职场生涯带来负面影响,怎么跟这些人相处,就很有讲究。
方鸿渐在职场上的第二个弱点是“做事全凭个人喜好,又毫无个人反省”。
他到三闾大学履新,一共凑齐了五个人一路同行。有三个人是第一次见面,其中方对国文系教授李梅亭的印象非常不好,下午和赵辛楣谈起这次同行的三个人时,便直言道:
“我看李梅亭这讨厌家伙,肚子里没有什么货,怎么可以当中国文学系主任……”
你讨厌一个人,并不代表这个人真的如你想的那么糟糕,更何况只见过一次面。当然,李梅亭的确是个典型的小人,这也不代表你可以背后跟同事一起评头论足。
这才是职场大忌。
站在李梅亭的立场上,他一定会想:这个小年轻这么张扬,不知道是什么背景,要是什么都不是,分分钟灭了他。
相反,和方鸿渐同样心高气傲的赵辛楣,同样很讨厌李梅亭,但他不是凭一时印象,而是抓到了真凭实据。
李梅亭“热心”为大家买船票,结果到了船上,李梅亭却推说船票紧张,只买到了两张头等舱,给他们用。
赵辛楣一眼就看穿了李梅亭的心思:
“我觉得李和顾都在撒谎。五张大菜间一定全买得到,他们要省钱,所以凭空造出这许多话来。……我气的是,他们捣了鬼,还要赚我们的感激。”
职场上这样的人很多,明明是他份内的工作,一定要“卖给你个面子”再做;明明占了你的便宜,还要“赚你的感激”。
但和方鸿渐的直率不同,赵辛楣发完牢骚后,立刻制定了和这个“小人”相处的策略:
“鸿渐,我在路上要改变作风了。我比你会花钱,贪嘴,贪舒服。
在李和顾的眼睛里,咱们俩也许是一对无知小子,不识物力艰难不体谅旁人。从今以后,我不作主了,膳宿一切,都听他们支配。
免得我们挑了贵的旅馆饭馆,勉强他们陪着花钱。这次买船票,是个好教训。”
职场上被人暗算,不但不想着报复,反而立刻“自我反省”,制定下一步的策略,这正是方鸿渐所欠缺的品质。
方鸿渐在职场上的第三个弱点是“嘴欠”。
一行五人在鹰潭没有买到车票,正着急,李梅亭到底是老江湖,费了好一番周折,想办法联系到一辆军车,李梅亭给他们介绍这个方案时,方鸿渐忍不住插话:
“到韶关折回湖南,那不是兜远路么?”
团队协作中,没有任何一个方案是完美的,既然是讨论,别人提出建议后,你当然可以提出疑问,但问题在于,职场工作讨论中又夹杂着很多私人恩怨。
方鸿渐提的这个问题的“问题”在于,他自己并没有解决方案,所以很容易遭到对手的迎头痛击。
果然,李梅亭怫然道:“我能力有限,只能办到这样。方先生有面子,也许侯营长为你派专车直放学校。”
方鸿渐和李梅亭此时已势同水火,正确的做法,是按照赵辛楣前面的建议,“我不作主了,膳宿一切,都听他们支配”。
事实上,李梅亭提出这个方案后,赵辛楣也提了问题,“好是很好,可是学校汇到吉安的钱怎么办?”
但他的问题,李梅亭早有答案,“去个电报请高校长汇到韶关得了”,这个答案,赵辛楣未必不知道,但他既然有了“不作主”的策略,这个问题多半是“送”给李梅亭的。
方鸿渐的弱点就是容易被情绪摆布,特别是看到自己讨厌的人,就忍不住“嘴欠”,要刺别人几句。
新人的这个毛病很普遍,应该是学生时相互开玩笑落下的毛病,只是有人一毕业迅速进入职业状态,而像方鸿渐这样的人,恐怕一辈子都改不了。
其实方和赵都是留洋回来不久的人,职场经历都不丰富,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什么差不多时间进入职场,方鸿渐和赵辛楣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如果单独看方鸿渐,你会觉得这个人很有趣、还有点小骨气。但跟赵辛楣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他最大的问题在于:人生格局不够大,太过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