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不会烟消云散
文/杜骏飞
一切人物都会烟消云散,
但后世不会;
一切事业都会烟消云散,
但影响不会;
一切历史都会烟消云散,
但记忆不会。
一切知识都会烟消云散,
但良知不会;
一切思想都会烟消云散,
但理想不会;
一切声音都会烟消云散,
但聆听不会。
一切征程都会烟消云散,
但远方不会;
一切哀伤都会烟消云散,
但慈悲不会;
一切奋斗都会烟消云散,
但牺牲不会。
一切缄默无声都很短暂,
如飞矢之不动;
一切清澈简单都不平凡,
如深流与高山;
一切坚固的东西永垂不朽,
它无法烟消云散。
早期,象拉索、帕莱斯特里纳、维多利亚等都写过安魂曲,比如,帕莱斯特里亚在1591年创作的《死者弥撒》(Missa pro Defunctis),其实就是安魂曲。1605年,当维多利亚担任马德里德斯卡尔扎雷亚修道院管风琴师、唱诗班指挥的时候,他创作了一部原先被命名为《悼亡仪式》(Officium defunctorum)的安魂曲,虽然形式上与现在的安魂曲相比有些出入,但庄严的音乐却令人肃然起敬,这些都是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的安魂曲作品。许茨、巴赫、海顿等因为并非天主教徒,因此鲜有创作安魂曲,在19世纪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是莫扎特的那部了。
莫扎特的《安魂曲》作于1791年,是他最后的作品。 1791年秋天,莫扎特曾对妻子说:“我想为自己写一首安魂曲。”不料很快应验,瓦尔茨格伯爵来请他作一首安魂曲以悼念亡妻。莫扎特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中,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写到:“…你知道,创作对我来说至少不比休息更累,况且我也不能无事可作。我预料有些事情将在我身上应验。钟声响了,我只能用标点符号向你表示…”。
莫扎特这部《安魂曲》使用的是传统的《安魂曲》形式,用的是拉丁文歌词,非常真挚、动人。然而,莫扎特1791年却因贫困和疾病交加在维也纳逝世。莫扎特没有完成这整部《安魂曲》,最终由他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留下的手稿续完。
音乐家在第八小节《落泪之日》里,永远松开了手中的羽毛笔管。这是整部安魂曲中最具悲剧性的段落之一,女高音以渐强的音量表现永恒安息到来之前的悲痛之情,也就是在这段音乐中莫扎特永远停下了他的笔。
莫扎特带给世人无尽美好和希望,他以他的博爱之心,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绚烂的音乐遗产。绝笔《落泪之日》是莫扎特少有的如此哀伤的曲调。他似乎在用这支旋律祭奠自己短短35年的生命,也成为1791年整个世界彼时的注释。
资料来源参考:
1999年发行的《莫扎特安魂曲》专辑介绍;
尚音爱乐公众号: 《落泪之日 | 天才莫扎特的陨落,尽是如此一幕》
钢琴家公众号:Mozart 安魂弥撒曲——《落泪之日》
读后感
文/汤佩兰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马克思站在新世界的大门宣判旧秩序的衰亡。可惜后来者站在今天的位置回望过去,把这句话用做合理性的来源,只以为今日之新恒新。
健忘似乎是人类的天性,于是人们发明各种载体期望能够留下痕迹。古时候用书简,车载斗量地用来记录朝代的更迭;之后是报纸,每日更新采集当天发生的事;互联网出现了,随时随地写下转载、发布。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再多介质的发明没有让记忆变得深刻,反而在消失时更加无处寻踪。更糟的是,现代化的生活变得让人们远离自然甚至远离人群。我们开始失去敬畏,失去信念,直到失去自我。
“一切人物都会烟消云散,但后世不会;一切事业都会烟消云散,但影响不会;一切历史都会烟消云散,但记忆不会。”再怎么著名的人物、宏图的伟业和壮阔的历史都将化为尘埃,埋葬在沙土间。如果把时间的长河拉得更久,也许才能再一次的发现,总有东西能够留下来。罗马帝国强大的武力和辽阔的疆域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而烟消云散,古罗马法的幽光依然闪烁;人类发明汽车、高铁和飞机,奥林匹克山上的圣火不灭传到世界各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疯狂和毁灭,人类重新开始繁衍生息,种下铸剑为犁的共同愿望。
同样的,流传千古的知识,珍贵迷人的思想,振臂一呼的发声亦或是星辰湖海的征程,痛彻心扉的悲伤,一往无前的奋斗,他们都真真切切的存在过,却也无法称为永恒。可是我们无需沮丧,更不必自大。
究竟什么会烟消云散,什么又会永垂不朽?什么会不堪一击,什么又能坚如磐石?
我想杜老师的这首诗已经告诉我们:一切坚固的东西都不会烟消云散。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