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我们的LOGO
外面是一圈小人手拉手
里面是从垃圾桶中长出一颗绿芽
(为了抠这个LOGO我也是拼尽了老命)
掐指一算,我的零垃圾生活实践已经整整一年啦!去年9月,第一次从Lauren Singer的报道中得知Zero Waste这个概念,当时万万没想到,我就这样误打误撞找到了使命,然后头也不回。
BottleDream的CEO衷声曾说过:“使命感这件事往往不是天生的,而是走着走着,恰好遇见,力所能及。”GoZeroWaste于我,大抵也是这般“恰好遇见”吧。
尽管这一年的心路历程和实战经验在多篇推文和线下演讲中都分享过,直到上个月,与 食话 团队合作进行了一次线上直播,这才有机会把这些内容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字。
所以,接下来这一篇,可以说是GoZeroWaste的前世今生。故事有点长,还请你慢慢听。
零垃圾生活倡导者,GoZeroWaste创办人。她从2016年开始实践零垃圾生活方式,通过5R原则实现垃圾减量,并从中找到了简单生活的乐趣。而她创办的GoZeroWaste则希望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帮助更多人开启零垃圾之路,选择对环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
Hello,大家好!我是Elsa,非常荣幸能够作为食话的第一位线上讲者,跟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在开始我今天的演讲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上个月,我和老公在家办了一场家宴,当天有10个人在我们家吃晚饭。这张照片上展示的就是我们为了这顿饭去购买的部分食材。
乍一看好像并没有什么亮点,大家平常做饭买菜可能比我这个还要丰盛。但大家再仔细看一下,这张照片其实是有一个特别之处的, 这个特别之处就在于,这张图里没有一个塑料袋!一个都没有。
没错,我今天就是来教大家怎么买菜的。哈哈开个玩笑,我今天的演讲题目叫做《一周只有八件垃圾,我是怎么做到的》。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的中文名叫汤蓓佳,英文名叫Elsa,身边的朋友也喜欢叫我老汤。我是一位零垃圾生活的实践者,也是公众号GoZeroWaste的创始人。
在正式介绍零垃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照着这张图回想一下,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今天有没有用过这些东西:比如说,去星巴克买了杯咖啡边走边喝,中午工作的时候懒得出去吃饭就叫了个外卖,用了一次性餐具,上街口渴的时候买了瓶矿泉水,等等等等……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快捷的生活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以前的我也是一样,沉醉在这种方便快捷当中,直到去年9月。
环保意识觉醒
2016年9月的一天,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 戳左边回顾),题目叫做《这个纽约女孩火遍全球,两年内仅仅制造了一小罐垃圾》。看到这个题目我心里就翻了个白眼,觉得这肯定又是一个标题党!简单总结文章大意就是:一个名为Lauren Singer的年轻纽约姑娘,通过Zero Waste零垃圾的生活方式,两年只产生了图中这一小罐垃圾。文中还介绍了她的零垃圾理念和方法。但是说老实话,这篇文章当时并没有触动我,我只是觉得哇你好棒哦,但我肯定做不到。毕竟,你在美国嘛,我们的社会形态和市政设施都不一样,你们的垃圾分类回收肯定要比我们中国先进很多。
但没想到,第二天我的想法就变了。第二天也是个很普通的工作日,我的生活跟往常也没有什么不同,那天我做了唯一有点特别的事情就是拍了几张照片:中午在公司点了份外卖、下班回家路上去菜市场买了点蔬菜水果、回到小区去拿了个快递。
但那天晚上当我翻看这几张照片的时候,我又想到了Lauren。这只是我一天当中的一部分垃圾,就已经这么多了,为什么我们的差距这么大?我和Lauren之间的差距,真的只在于我们的社会形态和市政设施的不同吗?我认真地想了一下,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的差距更多是来源于生活习惯的不同。
当反观我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像前面那张图,我的生活充满了各种一次性用品:一次性咖啡杯、矿泉水瓶、一次性外卖餐盒、一次性筷子、纸巾、网购包装。这些物品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而且我似乎不用付出什么成本:咖啡杯不用钱、筷子不用钱、纸巾不用钱、快递盒不用钱、就算外卖也就才几块钱服务费而已。
但是,不用钱真的就等于没有代价吗?或者说,是谁在帮我们承担这些代价呢?
是她吗,这个在饮料瓶垃圾堆上睡着的女孩?
还是他,这个在满是垃圾的海滩上笑得很灿烂的男孩?
是它们,把海洋中的塑料袋当成食物吞食甚至可能窒息而死的海洋动物们?
没错,是他们,但最终也是我们,便捷的代价最终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承担。鱼吃塑料,我们吃鱼,所以塑料通过食物链进入我们身体里。那些在被送往填埋场或焚烧场的垃圾,释放出的温室气体,最后也被我们吸进身体里。所以,这些看似不用钱的便捷,背后的代价最终还是由我们自己在承担。从这里开始,我看到了便捷背后的代价,这便是我环保意识觉醒的第一步。
零垃圾是什么
于是,我开始研究零垃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零垃圾的英文叫Zero waste,中文有几种翻译,有的叫“零废弃”,有的叫“零垃圾”,有的叫“零浪费”。从字面上来看,绝对的零垃圾就是指把要填埋或焚烧的垃圾量降到零,这是我们追求的一个很理想的状态。
那你可能会问了,我们真的能做到“零”吗?答案是,不能,至少我现在还不能。
可能你又会问,既然做不到为什么还要说,还要来推广这种生活方式呢?
我想先分享一个数字,大家知道我们每天会产生多少的生活垃圾吗?这个数字是1.1公斤,每个人每天生产的生活垃圾有1.1公斤。1.1公斤乍一听好像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一个城市的级别上来看,以我现在生活的北京为例,算2000万人口好了,那1.1公斤 * 2000万人口=2万吨垃圾,这只是一天的量。2万吨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很大,那它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拿装垃圾的大货车装这些垃圾,这些货车排开来可以整整绕三环一圈。
这只是北京一个城市一天的垃圾,再放大到全国呢,全世界呢?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没错,现在的我仍然在产生垃圾,但对比一年前的自己,现在我已经可以完全告别一次性用品,可以把七天的垃圾装进一个小袋子里,也可以不用一个塑料袋买回10人家宴的全部食材。虽然我做不到零,但这不等于我什么都不能做,只要我们迈出第一步,任何一个小小的行为都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我的零垃圾生活
所以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面,我到底做了哪些小小的改变(👈 戳左边回顾)。
首先,我分析了一下到底我的垃圾里都有什么,发现了两种垃圾最多:包装和一次性用品。于是,目标很明确了,要实践零垃圾,就得想方设法避免这两类物品。
目标有了再来看方法,给大家介绍零垃圾的5R原则:Refuse拒绝非必需品,Reduce减少必需品,Reuse重复使用物品,Recycle对无法拒绝、减少或重复使用的物品进行回收,Rot厨余堆肥。
在这5个R里,我个人最推崇的是第一个Refuse。大家可以试着看看我们身边的物品,有多少其实并不是必需品,也就是我们其实并不真正需要这些东西,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它们被我们带回家了,很可能过一会就要被我们扔进垃圾桶了。但如果我们能在第一时间say no:拒绝外卖、拒绝纸杯、拒绝礼盒、拒绝卖菜的阿姨扯下来的塑料袋、拒绝客户拿给你的矿泉水……如果能做到这些拒绝,那么已经可以帮我们减少很大一部分垃圾了。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可以回收吗?我想说的是:回收根本不是解决方案,回收只是无奈之举。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回收解决的塑料瓶,就算回收也只能是降级回收,也就是说矿泉水瓶回收再造是不可能再成为同等级别的矿泉水瓶的,只能被做成更加劣质的塑料产品,最终还是会被扔进垃圾桶,要么填埋要么焚烧,结果还是一样。而且回收再造的过程本身也需要消耗资源,这个过程也会造成污染。所以,如果我们能从源头就拒绝一次性产品,那么后续的垃圾处理环节就会轻松很多。
那今天呢,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两个类别:一个是食物、一个是个人护理,这两个类别也是大部分家庭中垃圾的来源。所以我就挑这两个方面说一说我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减少垃圾的。
首先是食物。经常买菜的朋友都知道,每次买完菜总能带回来很多大大小小的塑料袋。而这些塑料袋我们带回来之后,很少有再利用的机会,大多都是被我们直接扔掉了。要做到零垃圾买菜(👈 戳左边回顾),我一般会自己准备好工具,我平时会用图上的这种棉布袋子,可以装蔬菜、水果、大米、面包、干货等等;像鱼虾、肉类、豆腐这种湿漉漉的食材,可以用饭盒去装。同时,我也会尽量购买本地食材,减少长途运输的资源消耗。如果有条件的话,尽可能买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不用农药化肥,也不会给土壤环境造成破坏。
食物买回家之后就要想怎么保存了。大部分家庭都用保鲜膜和保鲜袋来装,这些都是塑料做的,而且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了。我在用的这种叫蜂蜡膜,是用棉布和蜂蜡做成的,全天然材料,可以水洗反复利用,一张可以用一年,一年下来就能节省很多保鲜膜和保鲜袋。
跟我差不多年纪的朋友们,可能还记得小时候帮妈妈去打酱油的经历。很好玩的是,现在我还可以继续打酱油。在北京有个农夫市集(👈 戳左边回顾),他们会提供散装的酱油和醋,我会带上家里的瓶子去打酱油,这样就可以做到容器的反复利用了。
出门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带上自己的杯子和便携的餐具。另外,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就把所有的外卖APP全删了。中午我要么自己带便当,要么就去餐厅吃饭。这样一年下来,事实证明,不叫外卖,我们也不会饿死。
包括我们家的狗,也正在努力成为一条零垃圾中华田园犬(👈 戳左边回顾)。以前我总会给她买各种零食,有养宠物的主人都知道,这些几乎都是塑料包装的。现在我会在家给她DIY一些简单的零食,比如鸡胸肉红薯条,健康又环保。
还记得我们前面讲5R原则,第5个Rot,厨余堆肥。我们平常扔掉的果皮菜叶其实是很好的肥料,我在家会把它们收集起来,都放进堆肥桶里面,加上EM活性微生物菌,就可以转化成肥料了。堆肥有好几种方法:好氧堆肥、波卡西堆肥(这也是我在用的)、红蚯蚓堆肥、酵素堆肥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学习:家住远离土地的21层,该如何用厨余堆肥呢?
厨房的清洁也是很让人头疼的一个部分。市面上很多号称自己清洁力强的产品,里面有很多化学成分,我每次用完手部都会脱皮。现在我的清洁装备很简单:白醋、小苏打、丝瓜络。没有化学成分,也完全不伤手。
以上就是我在食物这个品类上做的一些改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个人护理品类,又有什么可以来减少垃圾的。日常生活中,从洗发水到洗衣液,大家家里是不是有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个人护理也是包装垃圾的重灾区。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家的现状:
我会自己在家DIY身体乳(👈 戳左边回顾),网上有一些简易的配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我手上拿着的这个小东西叫无患子(👈 戳左边回顾),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含有天然的皂苷,用无患子煮出的水,可以拿来当洗手液、洗衣液,清洁剂等等,做日常的清洁。
跟打酱油一样,在北京的农夫市集上,我还可以用自己的容器去打洗衣液、洗发水、洗碗精。
洗面奶、沐浴露我就用手工皂代替,不会产生任何包装。甚至连面霜、眼霜、牙膏,我都可以带着自己的容器去买到散装的。下面这张是我之前旅行时带的洗漱用品,小样的容器是重复利用过很多次了,最右边是用竹子做的牙刷(👈 戳左边回顾),也是比普通的塑料牙刷更加环保的选择。
这张图上给大家看的是厕纸,大家可能觉得奇怪,不都是纸吗,有什么区别?现在市面上的很多纸,它在自己的成分里面会标明是100%原生木浆做的。就是一棵树砍下来,做成木浆之后,再做成了纸,中间没有其他的环节。也就是说,你每次冲厕所其实都是直接把树给冲走了。我认为更好的厕纸(👈 戳左边回顾)选择包括:用环保纸做的、用竹子做的,还有用秸秆做的。
当我讲到零垃圾的时候,很多女生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姨妈巾怎么办?也有办法!月亮杯(👈 戳左边回顾)和可水洗的卫生棉都是很好的替代品。还有包括一次性的化妆棉,可以用水洗化妆棉代替。日常用的纸巾,也可以用手帕来代替。
讲到这里,在食物和个人护理这两个品类如何减少垃圾,我个人的经验和技巧就基本介绍完了。从去年9月到现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我个人的生活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
我的改变
首先,改变了我对环保的刻板印象。以前的我并没有什么环保意识,我做的最环保的事情可能就是每年参加一次“地球一小时”的关灯活动吧。以前我总觉得环保是很无聊、很苦闷、很苦哈哈的。而零垃圾帮我把环保这个宏大的口号拆解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具体的行为,我每天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今天做个任务,明天做个任务。我这才发现,原来环保可以这么好玩!
虽然这一切都是从垃圾开始,但远远不止垃圾这么简单。零垃圾的实践让我跳出原有的生活习惯,全面审视自己的生活,抛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物欲。
这张图,是我今年夏天的衣柜,一共13件衣服(👈 戳左边回顾)。以前每天都在买买买的我,根本无法想像自己的衣柜能够如此清爽。
套用一句很鸡汤的话,开不开心、幸不幸福跟我们拥有多少物质,一点关系都没有。我现在的快乐,更来自于我们家更整洁的居家环境、我自己更简单的内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去年我在网上搜索Zero Waste的时候看到一张全球ZW博主分布图,当时整个亚洲的小星星还很少。但是现在,我已经在中国找到了一百多位零垃圾实践者,我们有一个小小的社群,每天都在壮大,每天都有很多关于零垃圾生活的交流与探讨。
包括我身边的家人朋友,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慢慢被我影响,包括我妈,虽然我们不生活在一起,她也会关注我的公众号、上线听我的分享,然后很开心地打电话跟我说,我现在买菜也不用塑料袋啦!
听到这里,如果你已经有点心动,非常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行列。另外,还有几点提醒,零垃圾并不是要追求极致的零,并不是追求百分百的完美,不用对我们的生活造成颠覆性的改变,而是在我们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做出更好的选择,哪怕是选择少用一个塑料袋、选择少点一次外卖。
这一路走来,总有人会问我,环保这件事,为什么要个人来做?为什么不是政府从源头严厉监管?或者说为什么不是企业从源头生产更环保的产品?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问,大家觉得源头在哪里?我认为,源头不是政府不是企业,源头是我们自己。我们作为消费者,我们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一张选票,每一笔消费都代表着我们的选择和立场。只有消费群体选择了更健康更安全更环保的产品,那么那些企业在制造端才会顺应我们的需求去改变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所以,别抱怨,别等待,就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吧!
最后,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公众号Gozerowaste,我们专注做三件事情:倡导理念、提供方法、创造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零垃圾这种生活方式。我们相信环保其实可以很好玩,微小的力量也能改变世界!
GoZeroWaste 是一个由关注环境问题的零垃圾实践者创立的自媒体平台,通过分享零垃圾、极简、有机健康等相关内容,鼓励大家选择对环境更友善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