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手游那点事  ·  米哈游重拳出击:累计追责200余人 ·  昨天  
手游那点事  ·  突发!它以66亿卖掉了旗下10家游戏公司 ·  2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离首发仅剩7天,预约破1000万,对话发行制 ... ·  3 天前  
手游那点事  ·  686名员工,人均一年爆赚3000万,这是什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一位“怨妇”妈妈的蜕变历程(母亲的好情绪有多重要)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20-01-23 19:35

正文

妈妈心态的稳定,是影响孩子心态稳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鹿妈

文 | 雅雯

来源 | 养育男孩(ID:breedboy)

01

昨天闺蜜向我诉苦,孩子从出生一直都是她自己带,现在孩子快3岁了,她依然对带娃感觉力不从心,连老公都开始嫌弃她,连个妈都当不好。

她说孩子跟她在一起确实爱哭闹,一整天叽叽歪歪,而跟着爸爸却一直都是笑声不断,爷俩每次都互动的可好了。

我直言,孩子之所以跟着妈妈爱闹情绪,说到底是被你给传染了。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妈妈好好的,孩子也差不了。

妈妈本身的人格特质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动不动因为一点小事就纠结,焦虑,郁闷的妈妈,确实很难养育出活泼乐观的孩子。

孩子的问题,根源都在家庭 ,这话一点不假。

02

儿子从来不是别人眼里的乖宝宝,一点不如意就上演一哭二闹,过去经常把我整疯,起初还有点耐心哄一哄,时间一长,我也不耐烦了,开始一吼搞定。

孩子是安静下来了,可是一副泪眼汪汪,委屈的模样,又瞬间让我懊悔万分。

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忍呢?

和一个孩子计较什么呢?

不是下决心要当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么?

一连串的自我否认和纠结,也让自己的心情越来越低落。

这样的恶性循环不知道在我和孩子之间上演过多少回了。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自己玩乐高,经常因为拼不好而崩溃大哭,我赶紧上前帮忙,尝试着按照他的想法拼好,可是多次尝试之后,他还是不满意,依旧哭闹个不停。

那时候他一哭我就受不了,心里越着急,结果越差劲。

有两次没忍住还摔坏了儿子的乐高。

孩子被吓住了,也就不再闹腾。

但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知道孩子只是因为对妈妈的恐惧而安静下来,实际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那段时间我一直思考,如何安抚一个哭到崩溃的孩子呢?

也一度自我怀疑,是不是我怎么努力,也成不了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后来接触了心理学,我才意识到,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虽然想安抚孩子,但是却做了完全相反的举动。

孩子处在一个焦虑的状态中,我的内心又何尝不是一团乱麻。

因为接受不了孩子的哭闹,一心想着让孩子安静下来,我也不自觉的让自己陷入了焦虑之中,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孩子是敏感的接收器,他们能很敏锐得感知到妈妈的情绪状态。

当孩子处于焦虑崩溃的状态时,妈妈平静的内心就是安抚孩子的良药。

03

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说,好妈妈要成为孩子的好容器。

这需要我们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妈妈的情绪平和稳定,孩子才能学会平和稳定。

而不是孩子一哭就心慌,妈妈内心不稳,就会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跑。

意识到这一点,儿子再哭闹的时候,我就先把自己的情绪安抚好,感受到自己内心是平和的,再去拯救孩子。

这样我才能条理清晰的看见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真切去感受孩子的无助和悲伤。

再后来儿子因为玩积木不乐意闹腾的时候,我不再焦虑,只是说,宝宝没有拼好积木,确实好难过呀。

儿子看着我的眼睛点点头,虽然眼泪还在流,但是明显没之前反应那么激烈了。

孩子是看着妈妈的脸色长大的,他们从妈妈的笑容里看见接纳和理解。

很多时候不是问题多么严重和糟糕,只是我们没有学会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难免犯错,糟糕的情绪是解决问题的绊脚石,它像一个屏障一样阻碍我们看见真相。

以前孩子的行为一旦不如我愿,我就大发雷霆,河东狮吼。

不管是孩子搞乱了房间,还是打碎了杯子,动不动对孩子甩出后妈脸,要么指责,要么动怒。

孩子并没有因为我的严厉变得多好,相反越发焦虑,有一段时间焦虑到动不动咬自己的手指。

我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不是孩子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只是我对孩子缺少包容。

儿子有一次不小心把桌子上的花瓶打翻了,我赶紧放下手中的事情,上前收拾,把鲜花重新整理好,又把地面上的水拖干净。

儿子站在一边,我一边收拾,一边说没事没事,妈妈收拾一下就好。

没有指责,没有愤怒,一切来了又去了,平静的解决了。

收拾完我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儿子走到我跟前说,妈妈,这是你最喜欢的花吗?

我笑着说,是呀。

他说,那我来帮你保护它吧。

其实当我们专注解决问题,不给情绪发挥的空间,很多时候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孩子会从我们失控的情绪中感到恐惧,也同样能在我们稳定的情绪里学会淡定和从容。

情绪稳定的妈妈是孩子内心的定海神针,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当我一次次对孩子表达理解,发脾气的时候越来越少,孩子明显比之前更沉稳自信,遇事不急不躁,不慌不忙。

衣服脏了,没事,洗洗就干净了

东西坏了,没事,修一下就好。

手指受伤了,没事,贴一个创可贴就行。

这些是儿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04

很多人说育儿是父母的修行,需要智慧,需要耐心,而稳定的情绪也是修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情绪稳定靠的并不是每次都忍住不发火,忍是没有用的,当我们心中有不满,即使不发火,也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不动怒,但是要学会表达真实的感受。

好妈妈并不是要一直委屈自己,成全孩子,相反要先照顾好自己的心情。

比起一个无私奉献的妈妈,孩子更需要一个每天开心的妈妈。

以前儿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我要么自己收拾,要么火冒三丈,唠叨孩子乱丢东西,不是让自己不舒服,就是让孩子不舒服。

因为乱丢玩具的事情,跟孩子起了好几次冲突。

记得有一天,我心情特别好,孩子又把玩具丢了一房间,我没有发脾气,只是温和得说,儿子,咱们一起来收拾下玩具怎么样?

儿子欣然答应了。

我们俩轻轻松松得收拾完,过后,我对儿子说,妈妈也不想一直收拾房间,以后我们一起收拾好不好?

儿子仰着小脸说,好的。

后来我经常和孩子一起做家务,轻松愉快,不吵不闹,也算实现了双赢。

既给自己减轻了负担,也对孩子表示尊重。

我们学会爱自己才能好好爱孩子,要知道自己的局限,而不是超负荷育儿,把自己掏空,又嫌弃孩子不懂事。

育儿可以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友好合作,前提是能提醒自己对孩子有个好态度,情绪稳定,平等沟通,好好说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