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国际时事评论、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  20 小时前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百合花开——林清玄 ·  20 小时前  
ENRAN解谜局  ·  璇玑崩云赋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不要太尊重你的孩子 ·  5 天前  
厦门日报  ·  刚刚,台湾又震了!福建网友:震感明显!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354|罗刹海市,八宝山下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 2023-08-01 23:13

正文


调好了导航,八宝山殡仪馆西四门。
五点半的北京,天比想象中亮,虽然近些天一直暴雨,但这个时候并没有下,湿润的空气,如同身在南方。
我已经很久没在这个时候起来,很不习惯,路上没有车,地面湿漉漉,空气中似乎用手一抓就能捏出水来,很不北京的样子。
到了朋友家楼下,已经聚集了一群人,都是他的亲属,从湖南各地赶来,送别朋友的父亲。
当到处都是湖南口音,我也就越发有种错觉,这似乎就是在湖南或湖北,楚地。
等了一会儿,朋友下来,我跟他拥抱了一下,没说什么,也没法说什么,他就开始安排亲友乘车,然后我们说好去八宝山会和。
朋友的父亲我认识很久,二十年前的非典时期,我跟他去了他家,受到热情招待,感觉他沉稳少言,比较严厉的样子,可能都是军人,与我父亲性格相似。
后来他也成为我的读者,在最近这些年的时候,他会给我留言,像我的父亲对我一样。
那些评价,我记不得是什么了,散文和时政都有论述,但说着说着,最后可能都会引到对儿子的关心之上。
老父亲,对儿子总有担不完的心。
我的好朋友不多,我这位朋友是难得一路走来没散的,既是球友,也亲如兄弟。
了解他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聪明、长得帅气、脾气温和、闷骚,当然,有些懒的样子。
上学的时候,一上晚自习,他总是最先捧着体坛周报睡着的,其次是我,我们俩常被另一个好朋友所耻笑。
他是如果有十分的力气,一定只使八分。
也就是这差两分,让父亲对他不放心,虽然工作之后已经很努力,很多时候还是透支,但是,那些父亲已经离得远了,只能凭印象和感觉论断。
孩子嘛,做的再好也是孩子,四十也是孩子啊。
他曾远赴国外留学,本来已经定在深圳工作,却因为我和另外两位朋友,选择到了北京重新开始。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不清其中的冥冥之意,但最后,我们还是在这里相聚了,一起上学,一起成长的地方,从十八岁到四十多。
他的父亲说,去深圳多好,非要来北京。
但这也是宿命。
就像这次父亲来,本来是要帮他带孩子,是个团圆的好事,却不料查出重病,没来得及回到乡土。
那天送朋友父亲去医院的路上,朋友去开药,我跟伯伯聊了一会,他刚检查出来。
我们说了过去,说了病情,他呼吸有些困难,每隔一会儿就要停下来喘一下气。
说到最后,我们还是说到了朋友身上,他对自己的病情并不担心,当过兵的人,没什么好担心的,还是在担心他。
我说了很多宽慰,举了具体的事例,他也点头,末了,交代我两件事:一件是帮我问问这个病症的情况;另一件事,就是和朋友齐心协力,多互相鼓励帮助。
那天我看到朋友惊慌和低沉的眼神,没有过多转述这些,因为,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属于他的磨难来了,需要自己体验。
照顾晚期病人不是件舒心的事,是对全家人精神上的折磨,从挂号到治疗。
这诺大的北京,你想找个合适的大夫,有钱都未必能如愿,挂号的时候,至少要两个人陪同,一个化疗的疗程,基本也是一个极为痛苦的周期。
那医院的人,每天都满满当当。
就像我今天到八宝山下,以为便是清凉肃穆,但一看,比医院的人还要多。
六点四十,这里便都是人。
亲友聚在一起聊天,并没有特别悲伤的那种感受,或许因为在他们这个年岁,已经不稀奇,或许是因为不想再增添朋友母亲的伤痕。
就连八宝山的布置,也不会让你产生特别悲伤的感觉,厅里挂着花开富贵,除了挽联什么的,有些装饰甚至要用一些亮色。
躺在鲜花堆里的人也画着腮红,就像沉沉睡去的样子。
生与死,在这座城市中被刻意美化和模糊,让我们感觉不到。
那些有秩序的、富丽堂皇的商场、大厦,无不是精神的图腾,想让你有超越时空和生死的错觉。
朋友的爱人哭着说,这一个月她一直在加班,一直到老人离开的那个上午,才突然感觉异样,觉得不能再加了,可去了,看到的人眼里都没神了。
似乎能感到灵魂的消退。
也就在那个时候,加班与否,为了什么,都不再是一个困扰的问题,人心里会想思考很多事情。
美化的界限,挡不住最终还是要相聚到这里。
七点,准时仪式开始,平辈戴花,晚辈戴孝,一分不差,一分不早,都要按照时间来,因为后面人家等着下一场。
来的人,不论是什么身份地位,在司仪的指挥下一视同仁,大家也自觉的静默。
三鞠躬绕圈之后,我看着每个出来的人,在这么一瞬间,他们都各怀心事,既平静又不安的状态,是生活中很难得的。
几个多年不见的同学也在这里相遇了,出了厅等候的时候,大家便聊起近况,聊大雨,聊各种见闻。
上一波的人混同进下一波的,十分钟前庄严肃穆的追思就像烟雾一样缭绕而去,大家很快进入各自的社会角色,因为眼下就有很多的事要解决,我们都迫不及待的走出悲伤,奔赴现实。
我不知道朋友的爱人再回到工作岗位是怎样的状态,花多久平复内心的感受,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又该如何看待这些无奈,我不知道。
八点多,天又下起雨来,我拉着朋友的亲戚回酒店,他则要守着骨灰,明天就回湘,那里又有一场更具乡土特色的悲恸场景等待着他。
看着他瘦的脱了相,我只能语音跟他说,要吃好饭睡好觉,因为你还要照顾母亲,照顾爱人,照顾孩子,要平静,越没法平静的时候越要平静。
那些擦拭不去的伤痛,留在风和日丽的未来,慢慢去反思。
而伯伯托我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我已经问了,但是没有勇气告诉他,现在也没必要告诉了。
第二件事,他不用托我,我也会做,而其实也不必过于苛责,男孩总是在一瞬间长大。父亲的葬礼,通常才是儿子的成人礼。
我想说,他已经在这忙忙碌碌的几个月中,完全蜕变,那个帅帅的、有点皮的、懒散只用八分力的小男孩,已经不会再回来了。
可是,不再回来就很好吗?我还是很喜欢他原来那个样子,实话讲,我不想他活得太用力,太让人放心。
罗刹海市,八宝山下,雨淅沥沥下,离开了殡仪馆,世界反倒纾缓地安静了起来。

很久没听到湖南话了
罗刹海市的方向
医生群的读者说,这一年身边的白事很多,但没人知道为什么

就当是最后的叮嘱和告别吧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记散文
小号写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