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ooood谷德设计网
谷德设计网,用创新的方式发现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新作|无锡梁溪医疗器械产业园 / UDG ... ·  22 小时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意大利萨丁岛小村庄的建筑实践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法国Gilbert Klein音乐学院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ooood谷德设计网

同济原作|上海杨浦滨江新地标:风塔&花园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25-02-14 10:14

正文








© 刘国威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既轻松自如又能各得其所的环境,从座椅的布置到花池的设计,从洗手台的造型到地面的铺装,再到厕所隔间的私密性处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

感谢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对gooood的分享



这个方形的塔,它不仅是城市天际线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更是越江隧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高达28米的风塔,其设计巧妙地将一个27米见方的巨大方形屋面悬吊于半空之中。这方形的屋面,宛如一片巨大的绿叶,轻轻覆盖在下方那片充满生机的绿色场地之上,使得自然与建筑之间形成了无缝的过渡。绿色的草坪与植被自由地延伸至屋面之下,仿佛场地本身就能流畅地“流淌”进这个独特的空间之内,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妙景象。


▲江畔鸟瞰 ©刘国威


▲场地鸟瞰 ©刘国威


▲项目鸟瞰 ©刘国威


▲28米的风塔成为滨江新地标 ©刘国威


▲半鸟瞰 ©刘国威


在这个被绿色环绕的空间里,不仅规划有精致的花园,供人漫步休憩;还巧妙地设置了车库坡道,为车辆的进出提供了便捷;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还配备有设施齐全的卫生间,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既轻松自如又能各得其所的环境,从座椅的布置到花池的设计,从洗手台的造型到地面的铺装,再到厕所隔间的私密性处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雨链的设计不仅美观,还能有效引导雨水排放,而树木、草地与光线的巧妙运用,更是让整个空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分析图 ©同济原作工作室


▲街景视角 ©刘国威


▲被绿色环绕的空间 ©刘国威


▲风塔与精致的花园 ©刘国威


▲方形屋面悬吊于半空之中 ©刘国威


▲外部近景 ©刘国威


▲方形屋面细部 ©刘国威


然而,这座小房子的实现过程远比它外表所展现的要复杂得多。它所处的位置极为特殊,不仅紧邻江浦路,还与正在运行的14号线地铁线路交叉而过,此外,丹东路轮渡站也位于其附近,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建设的难度。特别是风塔卫生间的右上方,正是越江隧道的工作井所在,隧道内部的风正是通过这里被抽出,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风道设计,从地下二层穿越至公共停车2#库坡道和消防水泵房的间隙,再垂直向上排出。同时,2#库的建设还需兼顾轮渡站下方地库的车辆出入需求,确保交通流畅无阻。


▲剖面图 ©同济原作工作室


▲屋顶之下 ©刘国威


▲公共卫生间洗手池区域 ©刘国威



▲树木、草地与光线的巧妙运用 ©刘国威


▲秋千式的座椅 ©刘国威


▲洗手池细部 ©刘国威


▲花池细部 ©刘国威


▲屋顶细部 ©刘国威


从设计之初到最终建成开放,这个项目历经了整整10年的漫长岁月。它不仅仅是风塔与卫生间的简单结合,更是轮渡站建设、越江隧道建设以及周边道路地面建设等多个大型工程协同作业的结果。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不断调整优化设计方案,最终才使得这个集功能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风塔卫生间得以逐级实现,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建成,不仅是对工程技术的一次巨大挑战,更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利用的一次深刻诠释。


▲巧妙的灯光设计 ©刘国威


▲立面夜景 ©刘国威


▲庭院内夜景 ©刘国威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同济原作工作室


▲风塔地上平面-标高1.5 ©同济原作工作室


▲风塔地上平面-标高2.4 ©同济原作工作室


▲风塔地上平面-标高2.8 ©同济原作工作室


▲风塔地上平面-屋顶 ©同济原作工作室


▲车库地下平面-负一层 ©同济原作工作室


▲车库地下平面-负二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