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gooood谷德设计网
谷德设计网,用创新的方式发现创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新作|光伏+储能:宁德时代零碳茶馆 / ... ·  昨天  
有方空间  ·  GSD前建筑系主任Mark ... ·  2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印度VAAZH住宅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gooood谷德设计网

法国Gilbert Klein音乐学院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25-02-14 10:14

正文



© Gaëtan Chevrier

新音乐学院如同一组平衡的体块,既在景观中独立突出,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建筑由一层层叠加的结构组成,每一层都围绕着上一层旋转。设计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保留视野,确保18世纪橘园的景观不受阻碍。

感谢 GPAA 对gooood的分享



项目区位

地理位置

位于塞纳-圣但尼省,距离巴黎17公里的克利希-苏布瓦(Clichy-sous-Bois)历史上曾是一个朝圣和狩猎的地方,并在1950年至1980年代间经历了大规模住房开发的根本性转变。克利希-苏布瓦多年来呈现出零散的建设形式,缺乏真正的联系。1982年A87高速公路的废弃使其成为内城区最为孤立的城市之一。随着有轨电车的到来和未来大巴黎快线地铁的建设,这座城市承载了邻里病态的象征——自2015年骚乱以来,城市发展差距和某种程度的隔离感。

▲项目外观 ©Gaëtan Chevrier

克利希-苏布瓦/蒙费尔梅伊尔(Montfermeil)城市更新项目旨在开辟该地区,改善生活环境并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生气息。例如,建立“阿特利埃·梅迪西斯”(Ateliers Medicis)这一雄心勃勃的研究和艺术项目,便是其中的一个例证。作为这一全球性未来挑战的一部分,2018年,克利希-苏布瓦市启动了新音乐学院的建设,这是一个文化、共享与多样性的场所,也是克利希-苏布瓦文化认同更新与发展的标志性象征。

▲项目外观 ©Gaëtan Chevrier



市中心的文化中心

近年来,克利希-苏布瓦的城市更新工作伴随着市中心公共设施的重新部署,并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积极支持。与位于市区外且日渐老化的旧音乐学院不同,新音乐学院位于市中心的心脏地带,靠近主要基础设施(如Espace 93、橘园大厅、图书馆、市政厅等)以及一片大草坪,这片草坪是克利希真正的公共广场,居民们可以在此休憩、打盹、会面和聚集。这个空间承载着大部分城市的节庆活动,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文化枢纽,所有居民都可以看到并轻松进入。作为区域复兴的推动者,新音乐学院是城市和社会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成为真正的文化枢纽 ©Gaëtan Chevrier



克利希-苏布瓦的上城与下城交汇处

新音乐学院位于克利希-苏布瓦上下城区的交汇点,是一座真正的十字路口:建筑坐落于草坪和18世纪的橘园之间,沿着悬挂的费尔南·林代大道。第一层遵循大道的轴线,而上层与橘园对齐,创造出一种视野效果,并且有一个外部公共楼梯通往下方的广场。设计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建筑物在这两个平面之间进行协调。通过连接上层和下层的方式,建筑形成了动感的韵律。音乐学院的基座与其周围的区域紧密相连,呈现出人性化的尺度。它拔地而起,标志着这座城市的新印记,深深扎根于其所在地。

▲建筑形态 ©Gaëtan Chevrier



拔地而起

尺度、信号、联系

新音乐学院如同一组平衡的体块,既在景观中独立突出,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建筑由一层层叠加的结构组成,每一层都围绕着上一层旋转。设计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保留视野,确保18世纪橘园的景观不受阻碍。建筑可以区分出两个序列:公共部分包括低层,围绕着音乐厅展开,确立了该建筑的城市形态;而更私密部分的第二层与橘园的方向保持一致,而第三层则俯瞰着第一层。

▲建筑由一层层叠加的结构组成 ©Gaëtan Chevrier



被看见和再次被看见

新音乐学院共四层,由玻璃、混凝土和Corian实心面板材料构成,建筑的体块层层旋转,宛如一组平衡的结构。公共空间(底层和第一层)围绕音乐厅展开,通过大面积的玻璃窗与外面的广场和草坪相连。上方是更私密的部分(第二和第三层),用于各种实践活动,围绕着中央天井组织。立面上,面板组成的网格借鉴了橘园的图案,其弯曲的形态响应了双重挑战:一方面将音乐学院与周围环境连接,另一方面在更广阔的景观中作为地标。

▲一层平面 ©GPAA architectures

▲建筑前广场 ©Gaëtan Chevrier



实体与空隙的重叠

设计方案基于一种双重结构的组合。底层和第一层围绕着音乐厅布局。第二和第三层,专用于实践空间,则从一个玻璃天井向外辐射。实心与空旷的空间交替重叠。上层向外敞开,提供宽阔的视野。

▲轴测图 ©GPAA architectures

▲建筑形态 ©Gaëtan Chevrier



功能布局

新建的吉尔贝尔·克莱因音乐学院,作为当地社区的一部分,涵盖了四大艺术学科:音乐艺术、表演艺术、舞蹈艺术以及塑料与数字艺术。项目的核心是音乐厅,它巧妙地融入了空间中。从底层直接进入,舞台位于第一层,而阶梯座位则巧妙地融入建筑形式,通往大厅。

▲前厅 ©Gaëtan Chevrier

底层包含入口和公共空间。第一层为大厅。第二层包含音乐与戏剧空间。第三层为舞蹈与视觉艺术空间。音乐厅共有209个座位,巧妙融入空间。直接从底层进入,舞台位于第一层,阶梯座位顺着建筑形式布置。

▲音乐厅 ©Gaëtan Chevrier


▲排练厅 ©Gaëtan Chevrier

所有侧墙和天花板的形状与曲折对声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厅是音乐学院与公共空间的交互之处,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向整个城市开放。内部,“市民倡议厅”是一个共享空间,用于举办市民咖啡会和协会会议。室外的广场成为公众聚集的核心,可以用来举办音乐会、户外辩论和公共集会。

▲排练教室 ©Gaëtan Chevrier

▲教室 ©Gaëtan Chevrier



立面设计

从橘园的优雅建筑中提取的几何形状贯穿了二层和三层。这一几何图案的变化创造了一个联系,成为一种信号。这座单体白色混凝土建筑不仅通过体块的变换得以增强韵律,还通过图案在其表面的滑动效果增加了层次感。部分作为外墙覆盖,部分作为遮阳装置,这种外立面装饰在不同的光照下赋予了立面深度,随着时光流转,立面表现出不同的景象与反射。

▲立面图案 ©Gaëtan Chevrier

从室内来看,这一几何图案出现在开口处,在某些情况下,它还投影到地面或墙壁上,重新塑造了空间。宽阔的窗框从主题房间向外界景观开放。建筑主要使用三种材料:混凝土、玻璃和Corian实心面板。玻璃提供了宽敞的窗户视野,位于底层。混凝土是结构性和立面材料,具有一定的惰性。Corian实心面板则用于外立面“皮肤”的材质化,展现了图案。这种网格状的外饰层覆盖在混凝土墙面上,有时覆盖在立面开口上。

▲傍晚景象 ©Gaëtan Chevrier




项目图纸


▲场地平面 ©GPAA architectures

▲二层平面 ©GPAA architectures

▲三层平面 ©GPAA architectures

▲四层平面 ©GPAA architecture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