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苹果基本面交流
做现货商、期货、投资者、交割库之间的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海拔1049”:阿尔卑斯山深处的艺术能量 ·  10 小时前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做好稳外资“加减法” ... ·  22 小时前  
新消费日报  ·  老铺黄金要调价了! ·  昨天  
中欧商业评论  ·  杭州为什么难以追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苹果基本面交流

百果园高管密集减持股票 连锁高价水果店模式行不通了?

苹果基本面交流  · 公众号  ·  · 2024-12-15 20:44

正文

来自港交所披露的权益资料显示,百果园集团(2411.HK)的高管和大股东们最近密集减持公司股票。近日, 百果园集团常务副总裁焦岳通过其控股的南京远暻长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每股平均价1.2107港元减持317.8万股,此次减持约套现近400万港元。
今年以来,焦岳已多次减持百果园集团股票,持股比例从今年初的7.6%进一步降至目前的4.34%。特别是进入11月以来,焦岳减持次数更为频繁,从11月20日至11月29日,10之天内共连续8次通过其下控股公司进行减持,套现金额约2220万港元。

除焦岳外,11月以来百果园集团其他高管、大股东也进行了减持。如百果园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吴战篪在11月11日对所持百果园集团股票进行了清仓,共出售20万股,合计套现约31.4万港元。
作为个人大股东、投资方天图投资董事长王永华,则分别于11月11日、11月25日、11月26日通过其控股公司进行减持,3次共出售1237.5万股,合计套现约1629万港元,最新持股比例降至4.68%。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高管的减持行为可能是基于个人财务规划或其他原因,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看好。然而, 这种行为可能会被市场解读为对公司前景的不信任,从而影响市场信心和股价表现。
“高管减持可能会导致其他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下降,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表现和投资者关系。”柏文喜说, 百果园的股价低迷可能与其业绩增速下滑、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以及市场竞争激烈有关。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月,百果园在香港上市,也被业内称为“中国水果零售连锁第一股” 。 不过上市后,百果园集团的股价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上市当日,百果园集团股票发行价格为5.6港元/股,但截至今年12月9日,百果园集团收盘价为1.29港元/股,总市值不足20亿港元,较上市时已跌去超70%。

长期以来,百果园集团定位中高端,水果价格普遍高于市场均价,消费者常常调侃其为“水果刺客”,甚至还有网友戏称“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
另外今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曾曝光百果园武汉银海雅苑店内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将2J车厘子当成4J卖等一系列违规操,并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8月21日晚,百果园发布2024年半年报显示, 今年上半年遭遇收入与净利润双降。 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7亿元,同比下滑11.1%,毛利润少了1亿元,同比减少13.2%,归母净利润少了1.72亿元,更是大幅下滑了66.1%。净利润一下子暴跌了近七成,估计投资者都懵了!

百果园的水果市场反馈和消费者体感都是价格偏贵,但是反映到百果园的财报上面,盈利能力却很低下。近几年来百果园的销售毛利率基本上稳定在11%-12%左右,但是销售净利润方面就更低了。
2021年至2023年百果园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15%、2.71%、2.98%,但到了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率直接跌到1.5%,盈利能力本来就已经不高了,结果又腰斩了一下。百果园高价的市场观感却换来如此之低的盈利能力,几乎要成“赔本赚吆喝”了!
对此,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 百果园高管的减持说明其对于公司的前景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即没有太多信心。 “随着公司业绩、利润以及股市方面的持续下探,减持的行为可能会更加的频繁。”他说道。
为免走散,请 关注水果观察 👇,选择 设为星标 🌟 ,及时获取每日最新行业资讯和行业深度分析
往期好文推荐:

出海系列:生鲜果蔬如何卖向中东?中国水果在中东是否有机会?

国内太卷了!连种植者都远赴柬埔寨“淘金“了

门可罗雀的五星级酒店带来的商业启示:为什么果园大了反而不赚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