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睿思
华泰证券研究所微信公众号,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介优质研报,并预告最新的联合调研、专题会议等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风研究  ·  天风·食品饮料 | ... ·  3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所有人,存量房贷利率调降!能省多少钱? ·  4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武汉当代集团重整 ·  4 天前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强力政策组合拳影响几何?|国君联评 ·  4 天前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重点研究成果回顾 丨国君食饮/化妆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睿思

华泰 | 险资的两种红利策略

华泰睿思  · 公众号  · 证券  · 2024-09-26 07:31

正文

“收息策略”和“交易策略”

保险公司投资红利股有两种策略:“收息策略”和“交易策略”。前者以长期持有并获得持续的股息为主要目标,后者则以获取资本利得为主要目标。“收息策略”是在新会计准则和低利率下逐渐产生的投资策略,代表保险公司降低风险偏好,追求现金收益。基于2023年数据,我们估计其静态欠配规模达5000-9000亿人民币,此外每年还有1000亿左右新增资金;“交易策略”仍然属于传统股票投资策略,规模受红利板块表现的影响,较难估计。我们认为险资应加大“收息策略”配置,适时增加“交易策略”配置,以对抗利率下行和平滑利润波动。

点击小程序查看研报原文



核心观点

股息贡献亟待增厚

代表现金收益(利息、股息和少量租金)的净投资收益率(NIY)是险资投资收益的中枢和压舱石。NIY在1H24持续下行,A+H上市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合计水平在1H24降至3.3%,较2023年下降30bps,较2022年下降80bps。虽然上半年的NIY通常会被低估,但也清晰反映出核心投资收益率的下行趋势。从NIY的构成来看,利息贡献较上年下降,平均贡献从2023年的270bps下降至240bps。我们认为至少部分公司需要增厚股息贡献。股息贡献在过去几年维持在0.9-1.0pcts左右,但公司间差异较大。


资本利得影响利润波动

资本利得是保险公司利润波动的最大原因。新会计准则下,准备金变动不再对利润造成影响,利润主要由承保和投资表现构成,其中承保表现相对稳定,投资表现是利润波动的主要原因。而投资表现中,净投资收益表现相对稳定,资本利得是投资表现波动的主要原因。1H23-1H24,上市公司资本利得收益率和投资业绩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我们估计1pct的资本利得收益率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大约500-600亿的投资业绩/利润波动。换言之,提升现金收益(净投资收益)贡献,降低资本利得(β)贡献,在当前利率下行的背景中,能够有效降低利润的波动性。


红利策略之“收息策略”

我们认为保险投资应加大“收息策略”配置,投资高息股并计入FVOCI科目,可一举两得实现增厚股息贡献、降低利润波动的目标。其特征在于长期持有,以收取股息为主要投资目标,属于配置型投资。中报显示1H24上市公司的“收息策略”规模稳步增长。该策略对股票标的的要求包括股息稳定、资本亏损概率不大、股息率达到一定标准。基于2023年数据,我们估计全行业传统险账户欠配规模在5000-9000亿元人民币,可能在未来三年逐步完成配置。每年传统险账户还有大约1000亿人民币左右的新增资金。此外,分红万能账户也可能配置“收息策略”,但规模可能较不确定。


红利策略之“交易策略”

“交易策略”是指买入高息股,但并不打算长期持有,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资本利得而非股息,把“红利”作为一种题材来进行交易,类似公募基金的交易思路。“交易策略”对股票的要求不如“收息策略”严格,交易更频繁。我们注意到去年以来部分保险公司的“交易策略”较为成功,在红利板块表现较好的时候既获得了股息,也获得了资本利得。但我们认为“交易策略”无法代替“收息策略”,虽然两者均可以获得股息,但“交易策略”对利润波动有较大影响,且整体策略并不是以股息为主,能否长期持有亦不确定。


风险提示:寿险NBV大幅恶化、财产险承保表现恶化,投资出现大幅亏损。



正文

与市场观点的不同之处

我们是市场上较早对险资股票投资行为进行研究的团队。《险资欠配高息股》(2024年7月10日)引发各类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在市场上首次提出新会计准则和低利率共同影响了险资投资行为,是市场上坚定认为险资投资行为、理念、原则正在发生变化的报告,2024年中报的数据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本报告则将我们的看法进一步细化,并针对投资者的疑问将险资对红利股的投资区分为两个策略,尚未见到同类的分析。


股息贡献亟待增厚

上市公司的净投资收益率(NIY)持续下行,在1H24降至3.3%,较2023年下降30bps。虽然上半年的净投资收益率通常可能被低估,但也清晰反映出核心投资收益快速下行的趋势。从净投资收益率构成来看,利息贡献较上年下降,我们认为增厚股息贡献刻不容缓。


利率下行压低核心投资收益

净投资收益是险资投资表现的核心和压舱石。我们采用华泰调整口径的NIY对上市公司投资表现进行比较。调整口径的净投资收益仅包含利息、股息和租金这三类可重复发生的现金收益,并扣除险资加杠杆(卖出回购)的利息成本。净投资收益不含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以及资本利得或损失。净投资收益代表了险资的现金投资收益,相对稳定且可预期性强,是险资投资表现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上市公司的NIY基本处于无风险利率和AA信用债收益率之间。2013-2017年,上市保险公司平均NIY达到5.0%左右,属于相当高的水平。这一阶段10年期无风险利率最高触及4.5+%,平均而言也有3.5+%,为高投资收益率创造了良好的利率环境。2018年后,伴随着市场利率的不断走低,保险NIY也节节下行。2023年以来的利率快速下行对险资带来较大压力,平均NIY从2022年的4.1%下降至1H24的3.3%。需要指出的是上半年的NIY通常会被低估(上市公司净投资收益率:1H23 3.5% vs 2H23 3.6%),因为大部分股息收入是下半年发生的,但仍显示出利率下行的压力。



利息贡献持续降低

净投资收益率可以拆分成三部分:利息、股息和租金收入。其中利息贡献最大,股息较小,租金可以忽略不计。上市公司合计来看,净投资收益率下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利息贡献过去几年快速下行,1H24利息收益率为2.4pcts,是过去十多年最低水平;股息贡献过去几年大致稳定在0.9-1.0pcts。我们预计利息贡献可能会持续下降,出于尽量稳定净投资收益率的考虑,我们认为保险公司亟需加大股息的贡献。



从上市公司的对比来看,利息贡献相对差异较小,股息贡献差异较大。2023年股息贡献最高能够达到1.3pcts,而最低仅能贡献0.4pcts。1H24的股息贡献较2023年普遍降低,不过需要注意由于股息大部分是在下半年支付,所以上半年的股息是被低估的。上市公司2H23平均股息收益率为1.0%,高于1H23的0.7%,各上市保险公司也基本是下半年股息收益率更高。考虑到险资普遍加仓了红利股,我们估计2024年的股息贡献有望上升,但可能无法完全抵消利息下降带来的压力。





资本利得影响利润波动

新的会计准则下,准备金变动不再对利润造成影响,利润主要由承保和投资表现构成,其中承保表现相对稳定,投资表现是利润波动的主要原因。而投资表现中,净投资收益表现相对稳定,资本利得是投资表现波动的主要原因。严格地说,资本利得是造成利润波动的最大影响因素。换言之,提升净投资收益贡献,降低资本利得贡献,能够有效降低利润的波动性。


投资业绩驱动利润波动

新会计准则提供了观察保险利润结构的新视角。保险公司的利润可以被分解成保险服务业绩、投资业绩和其他。保险服务业绩相当于保险的承保利润,产寿险皆适用。注意寿险的保险服务业绩是包含了预期的投资收益的,不能理解为死费差益;投资业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投资表现超越保险公司预期负债成本的差额,另一部分是资本金的投资收益;其他部分是除了前两项之外的余额,包括各类非经营性和一次性的收入和费用。


净利润的波动主要来自于投资业绩。保险服务业绩相对稳定,以上市的6家公布季度报告的公司为例,合计保险服务业绩低点(3Q23)为413亿人民币,高点(2Q24)为770亿人民币,有四个季度是在600-800亿人民币之间。投资业绩波动较大,高点(1Q23)为531亿人民币,低点(4Q23)亏损400亿人民币,六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出现亏损;其他业绩持续亏损且相对平稳,单季度的亏损在130亿到220亿人民币之间。





资本利得驱动投资业绩波动

从总投资收益率(影响净利润的投资收益)的结构来看,净投资收益是核心和中枢,资本利得(含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表现不稳定,每隔几年就会对投资收益造成负面影响。上半年的资本利得表现出色,一改2022-2023的资本损失,对1H24投资收益率的贡献高达1.1pcts,在历史上也属于较高水平,对1H24年的净利润有重要支撑。



资本利得的表现对投资业绩有直接影响。1H23/2H23/1H24上市公司平均的资本利得收益率为0.3%/-2.2%/1.1%,对应的投资业绩为560亿/-724亿/989亿。粗略估计,资本利得收益率为0的时候,上市公司合计投资业绩大概在500亿人民币左右,这属于净投资收益率的贡献。投资业绩的波动主要由资本利得造成,粗略估计大约1pct的资本利得收益率对应500-600亿的半年度投资业绩。



资本利得长期不稳定

净投资收益之外,计入利润表的资本利得,包括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和联营企业收益构成了总投资收益(TIY),影响会计净利润,也被称为财务口径的投资收益;总投资收益之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OCI)的资本利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构成了综合投资收益(CIY),影响净资产,是衡量险资投资表现的最全面指标。总/综合投资收益率围绕净投资收益率波动,且综合投资收益率的波动比总投资收益率更大。过去二十多年(2004-1H24)的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也仅仅较净投资收益率年均增厚68bps,如果以12-15%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估算,资本利得(主要为股票资本利得)年化复合收益率大约为4%-5%。



受1H24股票市场向好支撑,总投资收益率表现较好,达到4.4%,摆脱了2022、2023两年的疲弱收益。至于2024全年的表现,还要取决于下半年资本市场的表现。但观察历史可知,资本利得带来的收益长期看既不稳定,收益增厚也比较有限,在当下利率下行的环境中,我们不认为保险公司可以依靠资本利得来支撑长期投资收益。


红利策略之“收息策略”

出于增厚股息和降低利润波动的考虑,我们认为保险投资应加大对高息股配置,并计入FVOCI科目,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这部分配置在我们看来属于红利策略中的“收息策略”,其特征在于长期持有,以收取股息为主要投资目标,属于配置型投资。后文我们会探讨红利策略中的“交易策略”,其主要投资目标是获取价差收益,属于交易型投资。“收息策略”和“交易策略”共同构成了保险公司的红利策略。


中报显示1H24上市公司的“收息策略”规模稳步增长。“收息策略”要求投资标的股息稳定、资本亏损概率不大、股息率达到一定标准。基于2023年数据,我们估计全行业传统险账户欠配规模在5000-9000亿元人民币,可能在未来三年逐步完成配置。每年传统险账户还有大约1000亿人民币左右的新增资金。此外,分红万能账户也可能配置“收息策略”,但规模可能较不确定。


“收息策略”= FVOCI股票

保险公司如果要降低利润波动,就要提高FVOCI权益资产占比,但并不是任何股票都适合计入FVOCI科目的。新准则对于FVOCI权益资产设置了两个重要限制。首先,新准则要求FVOCI资产“不能以交易为目的”持有,在持有期限和出售决策上,都比旧准则下的AFS资产严格很多;其次,即便FVOCI权益资产出售,价差损益也不再“转回”损益表。也就是说FVOCI权益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将始终只影响OCI,并通过OCI影响净资产。所以,新准则下计入FVOCI的权益资产要慎重选择(因为出售不易),同时分红水平要高(因为价差收益不进入损益表,只有分红进入损益表)。因此市场普遍认为高息股是FVOCI权益资产的合适选择。


FVOCI股票代表长期持有、以获取股息为目的股票投资策略,这与过往险资股票投资以追逐资本利得为主要目标截然不同。我们将其称为“收息策略”。后文会谈到,险资依然可能会因为追求资本利得而买入高息股,我们将其称为“交易策略”。“收息策略”的逻辑与“交易策略”不同,偏长期、偏配置,对解决当下保险投资面临的困境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看法是,出于改善资产配置和收益结构的考虑,保险公司要逐步建立对高息股的配置理念,即投资高息股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为了短期的资本利得,而是为了获得长期的股息收益。应相对淡化资本利得的权重以配置的视角看待高息股,可能是新会计准则和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投资端需要做出的改变。


上述改变渐进且影响深远。首先,寿险传统险账户的权益投资理念需要做出调整,应重配置、重股息而轻资本利得。要有长期投资打算,主要依靠股息而非交易获得权益投资回报。传统险的资金成本高、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大,所以投资端风险容忍度低,应该追求相对稳健、可持续的投资收益,而非追逐高预期回报以及与之伴随的高波动;其次保险公司业绩考核权重向“配置”和“股息”方向有所倾斜降低对“资本利得”的考量权重,而不是用通常的全口径回报来衡量传统险权益投资的业绩。既然是长期配置,不可避免会有资本损失,对资本利得应拉长考核周期,平滑短期公允价值波动,鼓励从配置角度开展投资。


对股票市场而言,这样一支重配置、重价值、偏长期的资金,正是目前市场所亟需的“耐心资本”。其风格与市场上其他以交易为目标的资金截然不同,不会对市场上的风格交易推波助澜,有望成为股票市场的“稳定器”,真正发挥寿险资金长期、稳健和价值投资的作用。


收息策略孰多孰少?

FVOCI股票的规模和配置比例可以被视作是保险公司“收息策略”的代表指标。规模大、配置比例高代表保险公司重视“收息策略”,反之则轻视。




各公司“收息策略”具体分析,请见研报原文。


传统险账户“收息策略”或欠配5000-9000亿元(详细测算见附件一)

寿险资金主要分为传统险和分红万能险准备金两种。新会计准则对两种准备金负债的计量方法有很大不同,决定了两种资金的资产负债匹配难度不同(详见《保险投资:困境与出路》,2024年6月3日)。其中传统险资金面临较大的资产负债匹配挑战,其投资波动对利润的影响远远大于分红万能险资金。因此我们认为“收息策略”应该主要用于传统险资金,以降低投资波动对利润的冲击,并增厚股息贡献。分红万能险资金由于会计计量方法不同,相对而言资产负债匹配难度低,对是否采用“收息策略”以及规模大小并无迫切要求。


寿险行业2023年底的总资产约为26万亿,我们估计其中13万亿属于传统险账户资金。我们认为传统险账户资金的5%-8%应采用“收息策略”,即配置高息股并计入FVOCI科目,相当于0.67-1.07万亿元的配置规模。我们估计当前行业已经配置了0.19万亿元,欠配规模为0.48-0.88万亿元,并且每年还会有0.1万亿左右的新增资金。


我们估计完成配置可能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对于“收息策略”,保险公司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不一,从各家配置比例差异较大可见一斑。我们认为行业增加“收息策略”配置的趋势相对较为确定,各家保险公司在这一趋势上的进度前后不一。不仅上市公司之间存在配置差异,非上市公司因为尚未采用新会计准则,整体可能比上市公司更为滞后。所以配置增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考虑到非上市公司要在2026年初切换至新会计准则,我们估计整个行业配置行为可能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结合存量欠配规模和每年新增规模,我们估计每年传统险账户“收息策略”的配置规模在0.26-0.40万亿元左右。


1H24数据显示保险公司在增加“收息策略”配置规模。1H24上市公司存量FVOCI股票环比增加了963亿人民币(不含阳光保险、中国财险),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同时包括传统险和分红万能险账户的FVOCI股票规模。虽不能准确区分出传统险账户“收息策略”规模增长速度,但其趋势已经能明确显示险资整体上的确在增加“收息策略”的配置。



“收息策略”的选股标准

“收息策略”是一种长期持有、以获得股息为目标的股票投资策略,与过往追求资本利得的投资策略截然不同。我们认为“收息策略”下的选股标准有三点:


1) 股息稳定最重要。“收息策略”以收取现金股息为主要目标,所以每股股息DPS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险资需要相对稳定的股息现金流来支撑核心投资收益。险资需要在对基本面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对中期(可能是3年甚至更长)的股息稳定性做出判断。那些股息率虽高,但周期性强的行业可能并不一定符合这一要求。此外,偏爱回购但派息较少的公司对于“收息策略”的吸引力相对较低。


2) 资本亏损概率中等偏低。由于“收息策略”持有期限偏长,不能像交易型持仓可以随时止损,在选股的时候对潜在资本亏损的容忍度相对较低。“收息策略”不会追涨和在高位抢筹,而是在判研后认为未来较长时间资本损失概率不大(未必要求资本利得)的情况下才会开始建仓。换句话说,“收息策略”更倾向于抄底,而非追涨。险资大类资产之间调整的空间给予了股票投资更充裕的时间来等待抄底机会。


3) 股息率达到一定标准。当下10年-30年期政府债券的利率在2.1%-2.4%左右,考虑到免税收益,相当于增厚了70-80bps收益,超长期政府债的实际收益率能够接近或超过3.0%。投资股票存在不确定性,包括股息和资本利得的不确定性,此外投资股票还会降低整体资产组合的久期,而这是寿险公司当下想极力避免的。因此股息率必须相较政府债收益存在一定的溢价才能覆盖上述的缺点。我们认为股息率应该达到4%以上。此外,保险公司目前配置的水平也会影响对股息率的要求。配置较为充分的公司要求会相对较高,反之相对较低。


“收息策略”的交易行为

目标决定交易行为,考虑到上述目标,“收息策略”的交易行为可能会与传统的股票投资行为有所不同,呈现出重配置、偏长期、不追涨杀跌的特征:


1) 首先是不追涨。在交易型资金将红利股不断推高的过程中,“收息策略”是逐渐回避的,因为高点买入后长期持有的风险很大,资本亏损的可能性很大。“收息策略”长期看应当在股价波动的中下区域参与;


2) 其次是可以左侧买入,不杀跌。“收息策略”对资本利得的要求相对不高,在股息率达到合适水平、资本亏损概率不高的时候即可买入,未必要等到股价波动的最低点;


3) 再次是持有期限长一方面计入FVOCI科目要求持有较长期限,其次只要股价相对稳定,股息能够维持,“收息策略”就可以长期持有;


4) 最后港股高息股的吸引力上升,因为股息率相较A股更高。


“收息策略”本质上是在寻求利息的替代物。利息和股息都是现金收益,是险资净投资收益的核心和压舱石。当利率下行的时候,利息收益可能受到影响,这时候可以通过“收息策略”增加股息收益,虽然股息不如利息稳定,但依然是相对稳健可靠的现金收益。“收息策略”就是选择现金收益而放弃可能的资本利得,是选择了确定性而放弃了波动。这种理念和传统意义上的股票投资大不相同,我们认为是介于债券和传统意义上股票投资之间的策略,类似于把股票当债券来投资,重现金轻资本利得,持有期限长。


从险资的管理角度看,“收息策略”的目标和交易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应当上升到战略资产配置层面,和债券、交易型股票并列进行统筹考虑。保险公司业绩考核也应向“配置”和“股息”倾斜,对于“资本利得”应降低考量权重并拉长考核周期,平滑短期价格波动。对股票市场而言,这样一支重配置、重价值、偏长期的资金正是目前所亟需的“耐心资本”。其风格与市场上其他以交易为目标的资金不同有望成为股票市场的“稳定器真正发挥寿险资金长期、稳健和价值投资的作用。


适合“收息策略”的股票有多少?

我们对高息股设定了如下指标:

1. 股息率达到4%以上。我们认为股息率应当与无风险利率保持一定的差距;

2. 过去三年(2021-2023)及当下(用23年每股股利/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均维持在4%以上,以反映分红的持续性;

3. 自由流通市值(去除大股东及其关联人或减持受限股东的持股)大于100亿人民币/港币。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用股息率稳定替代了股息稳定,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准确判断未来持续分红能力具有相当难度,需要对相关行业的基本面做深入挖掘。我们这里用较为简化的标准对高息股进行筛选,以更具体地阐释我们的分析逻辑,同时也作为投资者的参考。


依据上述标准,我们在A股和港股市场中筛出56/52只股票,其中15家公司在两个市场同时被筛选出来,合计筛选出的公司为93家。截至2024年9月18日,自由流通市值分别为3.3万亿人民币/4.4万亿港币。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上述标准,有9家地产类公司也被筛选了出来,考虑到险资的风险偏好,我们没有包括在内。此外港股的52只股票中包括4只非港股通标的,这是因为险资可以通过QDII和ODI等渠道投资港股,所以我们将其纳入统计。当然,这些标准较为简单,仅仅是为了说明我们的分析逻辑,不同险资对于股息率、行业以及其他指标完全可能有不一样的要求。




红利策略之“交易策略”

买入高息股,但并不打算长期持有,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资本利得而非股息,把“红利”作为一种题材来进行交易,我们称之为红利策略中的“交易策略”。高息股在1H24表现较好(红利指数1H24上涨11%),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注意力,其中相当多资金是为了获得资本利得而非股息。公募基金买红利股主要就是“交易策略”,险资也完全可能同时采用“收息策略”和“交易策略”,事实上我们也认为部分保险公司的“交易策略”较为成功。


“交易策略”孰强孰弱?

险资采用“交易策略”,会买入高息股并记入FVTPL科目,股价波动直接影响利润,并可以随时进行交易。但计入FVTPL的股票并不都是红利策略,所以导致分析“交易策略”相对“收息策略”更为困难。一个可以参照的指标是股息在投资收益中的贡献,贡献越高,高息股整体配置比例就较高,如果这时“收息策略”占比不高,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交易策略”贡献较多。这个方法不是那么精确,但能够对“交易策略”有一个大致判断。



股息贡献高,而FVOCI股票占比低,意味着“交易策略”贡献的股息较多,可以合理推测“交易策略”的持仓占比较高。中国太保两个指标的反差较大,意味着较多的“交易策略”持仓;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亦有相当规模的“交易策略”持仓;中国太平和中国人保的“交易策略”相对较少;阳光保险和中国财险的“交易策略”比例最低。


“交易策略”的选股标准和交易行为

“交易策略”可能是宽泛的价值策略的一部分,并在其中更加强调股息的权重,但最终目标仍是获得资本利得收益。比起其他策略(尤其是成长策略),“交易策略”更重视股息;但比起“收息策略”,“交易策略”对股息的要求可能就没那么严格了。毕竟看重的仍是资本利得而非股息,所以对于有股票即便股息(率)不是很高,但有上涨空间,可能也会被纳入“交易策略”。


就像广受关注的红利股长江电力,当股息率已经到了3%的时候,“收息策略”或不会配置,因为股息率不够高。但“交易策略”仍有可能继续加仓,因为价格可能有上涨空间。所以“交易策略”的选股标准中,股息(率)并不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约束。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资本利得的可能性有多大。只要股票有资本利得空间且股息因素是放大这个空间的,就可以被用于“交易策略”,这和“收息策略”的选股标准完全不同。


“交易策略”与 “收息策略”的交易行为有很大不同,险资“交易策略”和公募基金的行为较为类似,追求交易获利和资本利得为主。


1) 不排除会追涨。“交易策略”特征是交易较为频繁,追求资本利得,因此不排除在上涨的过程中不断加仓,这和“收息策略”回避追涨有较大不同。

2) 左侧交易压力大。在股价回调过程中,“交易策略”可能会倾向于等待最佳的买点,相当部分资金可能会倾向于右侧交易。相对于“收息策略”能够较为从容地进行左侧交易不同,“交易策略”在左侧交易的压力相对较大。

3) 持有期限短。因为以追逐资本利得为主要目标,当股价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就会引发交易获利或止损。甚至股价较长时间没有贡献资本利得,也可能变得难以忍受。


“交易策略”能否替代“收息策略”?

我们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险资能不能买高息股,但计入FVTPL科目,既获得股息,又保持可以随时交易的灵活性,可以称之为长期“交易策略”。或者说投资者想知道,能不能对“交易策略”做出一些调整,来替代“收息策略”,以同时享有两个策略的好处。我们的看法是可以,但有两个前提条件:


1) 忍受利润高波动。采用“交易策略”,将高息股计入FVTPL科目,股价波动将影响利润,保险公司是否能忍受这样的利润高波动需要慎重考虑。对于上市公司,利润是重要的经营指标,投资者对利润波动的容忍度相对较低,会对管理层形成制约。对于非上市公司,如果大股东不在意利润的波动,这个前提条件是有可能成立的。


2) 保持长期持有的定力。将高息股计入FVTPL科目,但不频繁交易,长期持有以获得股息为主要目的,这样的做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对于管理层的战略定力是很大的挑战,需要管理层忽视资本利得对利润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到股息上,这需要对险资投资管理和考核机制做出重大调整,否则很难在交易科目开展以股息为主要目标的投资策略。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险资会同时买入和卖出高息股吗?我们认为会的。“收息策略”和“交易策略”的目标和交易行为有很大不同,的确可能出现两个策略交易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但这并不是险资自相矛盾,而是不同策略导致不同决策而已,都是服从整体的战略资产配置。


险资大类资产配置的变化

我们认为保险公司在当前利率下行环境中,应该降低风险偏好,拉长资产久期,把资产负债匹配放到更优先的地位。在债券中应该增加长久期政府债比例,在股票中应该增加“收息策略”的配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印证了上述判断。


加债券,降权益

1H24,5家上市保险公司(不包括新华保险)的权益配置比例环比下降0.3pcts至14.1%,债券配置比例提升2.7pcts至58.6%。5家上市保险公司FVOCI股票(“收息策略”)的总规模上半年增加了超过800亿元,占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环比提升2.9pcts至14%。同期政府债规模增加了6000多亿元,配置比例环比提升1.8pcts至35.1%。






新华保险:加权益,降债券

与大部分公司上半年降低权益配置,增加债券尤其是政府债投资比例不同,新华保险呈现出相反的投资风格。其股票基金配置比例上升4pcts,减配债券0.8pcts,其中政府债减配4.2pcts。1H24新华FVOCI股票配置比例环比提升,与行业趋势相同。





附件一:“收息策略”欠配规模测算

我们对“收息策略”规模的测算基于传统险账户的股票配置,未考虑分红万能险账户的“收息策略”配置。“收息策略”主要应用于寿险的传统险账户投资,因为传统险账户的资产负债匹配难度较大,其中权益资产的投资波动无法与负债对冲。如果权益资产选择FVTPL科目,权益资产的价格波动对利润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收息策略”,将相当部分的股票投资计入FVOCI科目,以消除股票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分红万能险的负债能够与资产形成有效对冲,因此权益资产的波动对利润影响小,采用“收息策略”的迫切性不高。


“收息策略”配置目标:0.7-1.1万亿

根据5家(不包括中国人保和中国太平头部公司)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传统险账户的资金共计5.8万亿人民币,占寿险准备金的比例为48%。中国人保和中国太平未公布分帐户数据,假设他们也维持了相同的比例,我们估计中资上市公司的传统险账户准备金规模为6.6万亿人民币。


2023年底,寿险行业总资产26万亿人民币,其中上市公司16万亿人民币,占比63%。上市公司传统险准备金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1%,为6.6万亿人民币;考虑到非上市公司传统险业务居多,我们假设非上市公司传统险准备金占总资产比例为70%,非上市公司的传统险准备金规模为6.8万亿人民币。两者合计,我们估计全行业传统险账户资金规模为13.4万亿人民币。


对于传统险账户投资,我们认为需要强化资产负债匹配,提升债券配置比例,降低权益配置比例。长远看,我们认为传统账户的权益配置比例可能逐渐由当前的12%左右降低至10%,出于降低投资波动对利润的影响以及增厚股息贡献的考虑,我们认为其中的一多半应配置高息股并计入FVOCI科目,因此我们假设传统账户资金的5%-8%采用“收息策略”,相当于6707-10731亿人民币(寿险行业)。


“收息策略”静态欠配规模:5000-9000亿元

传统险账户资金已经配置了多少“收息策略”持仓并无公开数据,需要做出估计。7家上市公司2023年底FVOCI股票配置规模为2889亿人民币,占总投资资产比例为1.8%,分布在传统险账户和分红万能账户中。有意思的是,我们注意到不少公司的分红险万能账户配置FVOCI股票资产的比例甚至高过传统险账户,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假设各公司传统险账户的FVOCI股票配置比例与总持仓相同。在此假设下,7家公司传统险账户合计FVOCI股票持仓规模接近1200亿人民币,占传统险准备金平均比例为1.9%。


非上市保险公司要等到2026年初才会切换至新会计准则,因此目前FVOCI科目无从谈起。但已经有不少非上市公司表示需要从现在开始对高息股进行储备,以便在2026年初切换准则的时候将其计入FVOCI科目,我们可以将其近似的视为“收息策略”。考虑到非上市公司毕竟尚未面临新准则带来的资产负债匹配压力,我们假设其近似的“收息策略”占传统险账户资金的1%,规模约680亿。


二者合计,我们估计2023年底寿险行业传统险账户资金中的“收息策略”规模为1914亿元,占比为1.4%。与前述的6707-10731亿元配置目标相比,静态欠配的规模为4793-8817亿元。


动态欠配规模更高

寿险行业总资产2021-2023年保持了每年7%-11%左右的增速,其中传统险和分红万能险均有增长。我们估计2023年底寿险传统险账户规模在13万亿人民币左右,如果假设每年10%左右的增速,传统险账户每年新增资金在1.3-1.5万亿人民币左右。假设维持其中5%-8%采用“收息策略”,意味着“收息策略”每年新增资金为也在1000亿人民币上下。


除了传统险账户资金,分红万能险账户资金也可以采用“收息策略”,即配置高息股并计入FVOCI科目长期持有,只是其迫切性不及传统险账户。基于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我们估计分红万能险账户配置的FVOCI股票规模甚至大于传统险账户配置规模。未来分红万能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收息策略”规模,现在尚难以判断,我们假设其影响为中性,即分红万能账户维持当下的规模不变。


具体测算结果,请见研报原文。


附件二:高息股规模测算

我们认为险资传统险账户的股票投资会逐渐转向长期,偏向配置,重点投向高息股。与市场上其他类型的资金(如公募私募)投资高息股相比,险资可能会更强调股息(DPS)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相对淡化资本利得的贡献,持有期限也可能较长。险资的投资目标是长期可持续的股息收益,而其他资金可能仍是以追逐资本利得为主要目标。符合险资审美的高息股,除了股息率要达到一定标准外,未来持续分红能力可能是险资最看重的标准,险资观察的时间维度可能会长达若干年。


准确判断未来持续分红能力具有相当难度,需要对相关行业的基本面做深入挖掘。我们这里用较为简化的标准对高息股进行筛选,以更具体地阐释我们的分析逻辑,同时也作为投资者的参考。我们对高息股设定了如下指标:


1. 股息率达到4%以上。我们认为股息率应当与无风险利率保持一定的差距;

2. 过去三年(2021-2023)及当下(用23年每股股利/当前股价计算,下同),股息率均维持在4%以上,以反映分红的持续性;

3. 自由流通市值(去除大股东及其关联人或减持受限股东的持股)大于100亿人民币/港币。


依据上述标准,我们在A股和港股市场中筛出56/52只股票,其中15家公司在两个市场同时被筛选出来,合计筛选出的公司为93家。截至2024年9月18日,自由流通市值分别为3.3万亿人民币/4.4万亿港币。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上述标准,有9家地产类公司也被筛选了出来,考虑到险资的风险偏好,我们没有包括在内。此外港股的52只股票中包括4只非港股通标的,这是因为险资可以通过QDII和ODI等渠道投资港股,所以我们将其纳入统计。当然,这些标准较为简单,仅仅是为了说明我们的分析逻辑,不同险资对于股息率、行业以及其他指标完全可能有不一样的要求。


当前A股高息股规模或达3.3万亿人民币

截至2024年9月18日,依据上述标准筛选出来A股高息股规模达3.3万亿人民币,行业集中度高。前三大行业(金融、能源、工业,按Wind 1级行业标准划分,下同)的自由流通市值总计2.86万亿人民币,贡献了86%的高息股自由流通市值。金融行业达到1.94万亿人民币,占比过半,主要由银行贡献。非金融高息股规模为1.40万亿人民币,其中能源、工业、可选消费行业分别贡献了0.6/0.3/0.3万亿人民币。



筛选出的股票,9月18日的整体股息率为5.4%,PEttm为6.9x(主要被金融估值拉低,非金融PE估值为10.3x)。相比上证指数12.1x倍的PEttm,A股高息股呈现出高股息、低估值的特点。细分行业看,高息股股息率之间的差异较小,最新股息率在6%左右(5.3-6.7%),其中消费行业股息率较高,日常消费/可选消费股息率为6.7/6.4%。能源和工业行业股息率最低,为5.3%。估值方面,金融行业PEttm最低,为5.5x,其中银行股PE为5.4x;除金融行业外,工业股估值亦较低,PEttm为6.5x;日常消费行业估值较高,PE为17.3x。此外,金融、可选消费、能源行业的平均自由流通市值较高。非金融高息股股息率当前为5.4%,PEttm为10.3x。



港股高息股(HKD4.4万亿)是个好选择吗?

港股估值长期较A股存在折价,反映了两市投资者不同的估值逻辑以及流动性差异。在以赚取资本利得为主要目标的时候,如何在两市做选择一直是投资者思考的焦点。港股估值折价长期存在,让投资者始终无法摆脱“便宜的可以变得更便宜”的心理压力。但以长期配置、重股息、轻资本利得的视角看待港股高息股,其估值折价劣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反而高股息率对于配置型资金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同样依据过去三年及当下股息率超过4%,自由流通市值超过100亿港币,我们筛选出52只港股,截至2024年9月18日,自由流通市值合计4.4万亿港币。值得注意的是,52只港股中包括4只非港股通标的,主要考虑到险资可能通过QDII或ODI等渠道投资港股,因此同样将其纳入。港股高息股分布的行业更多,比A股多了电信服务、公用事业、保健医疗3个行业。前三大行业金融、电信服务、工业贡献了3.9万亿港币自由流通市值,占比88%。金融业贡献了3.0万亿港币的自由流通市值,占比过半,主要由银行贡献。非金融高息股规模为1.4万亿港币,电信服务、工业、能源行业分别贡献0.57/0.34/0.25万亿港币。



筛选出的股票,2024年9月18日整体股息率为7.1%,PEttm为6.0x。可选消费和能源行业的股息率最高,达到9.3%/9.2%,但其中分别仅包括1/4只股票;工业和金融行业的股息率亦较高,在7.5%/7.3%。公用事业和医疗保健行业股息率较低,为5.2%/5.6%。金融、能源和电信服务行业股票的平均自由流通市值较高。公用事业行业估值较高,工业和可选消费股估值最低。值得关注的是,非金融高息港股股息率当前为6.9%,PEttm为8.0x。另外前述提到的4只非港股通标的分别属于金融、金融、电信服务以及公用事业行业。



长期投资可减免港股股息所得税

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其股息收入会被内地政府征收所得税。视投资者的身份为个人(含投资基金)还是企业,相应征收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税率和征收方式又会因上市公司的属性不同而有所区别。港股上市公司可以分为:


1. H股指在中国内地注册、经营的上市公司;

2. 红筹股指注册地在境外,实际经营地在境内的公司。此处既包括国资背景的央企公司如中国移动,也包括民营公司如腾讯控股。对于红筹股,根据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还可以分为内地居民企业(如中国移动)和非内地居民企业(如中银香港);

3. 香港本地股&外资股指经营地和注册地都在中国香港本地或海外的股票,如港交所。



对于内地个人投资者和投资基金(视同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获得的股息需向内地政府缴纳20%个人所得税,在港股通流程中完成代扣代缴。其中H股的由上市公司代扣代缴(因为股东可以穿透),红筹股和本地外资股的由中国结算代扣代缴。


对于内地企业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获得的股息,计入自身收入,在内地缴纳自身的企业所得税,在港股通流程中不计征所得税。而且如果持有股票时间超过12个月,可以豁免相应的所得税。


一个特殊情况是投资被认定为居民企业的红筹股(居民红筹股),所获得的股息会涉及到预提所得税。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红筹股,股份由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代持。香港中央结算被视作非中国居民企业,收到居民红筹公司的分红,须按照10%的税收协定税率计征预提所得税,从而对背后的个人(基金)和企业投资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个人(含基金)可以总结为“两重征税”,对于企业投资者可以总结为“先征后抵”。在我们梳理出来的港股高息股标的中,只有2只港股标的属于居民红筹股的情况。


1. 对于内地个人和基金投资者“两重征税”。红利分配至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时,已经被征收了10%的预提所得税,剩余的90%红利收入还要计征20%的个人所得税,合计税率为1-(1-20%)*(1-10%)= 28%。

2. 对于内地企业投资者“先征后抵”。从香港中央结算拿到的红利已经被征收过10%的预提所得税。投资者在内地缴纳自身的企业所得税时,可以就已经缴纳的10%部分申请抵免。


一般所说的投资港股通的股息所得税主要指上述与个人(基金)投资者有关的20%个人所得税,未来若取消或者降低,我们认为主要利好个人(基金)投资者,对内地企业投资者(包括险资)的影响可能不大。


附件三:华泰调整的净投资收益率

我们定义的净投资收益包含利息、股息和租金收入,扣除卖出回购的利息成本。华泰调整口径的净投资收益率与各家公司公布的口径可能不同,详情见下表,本文的分析均基于华泰调整口径。



风险提示

NBV增长和利润大幅恶化:寿险销售可能受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影响,出现新单保费负增长。产品利润率可能会结构变化影响继续下降,可能与新单保费负增长一同导致NBV大幅下降。


产险COR大幅恶化:激烈的车险市场竞争可能导致车险承保利润率下降,下半年频发的自然灾害或导致车险和非车险的赔付增加。


投资大幅亏损:市场波动和信用风险敞口可能导致重大投资损失。


相关研报

研报:《险资的两种红利策略》2024年9月24日

李健 分析师 S0570521010001 | AWF297

于明汇 联系人 S0570124070107


推荐阅读

华泰 | 保险:险资欠配高息股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