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国篮球名人堂已经举办了三届, 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和规范。
在今年第三届的9位入堂篮球名人中,球迷最熟悉的名字是巩晓彬和苗立杰, 另外7位都是篮坛老一辈,对年轻的球迷来说比较陌生。
“名人堂”这三个字本身是舶来品, 内容与内涵并不是。没有名人堂,我们也会有各种对历史的总结,对篮坛名人的表彰。名人堂只是让这种纪念变得更有仪式感,将来还会有一座真正的实体殿堂,像博物馆一样供人参观。
至少20年前,我就呼吁过中国篮球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名人堂。也有一些企业家、CBA投资人想自己花钱为中国篮球建一座名人堂,比如前山西队老板王兴江,但仅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实现。
真正让想法变成现实的有两位功臣,第一个是姚明,他担任篮协主席后,把建立中国篮球名人堂作为一件实事去做。尽管有篮协主席的推动,但难度也非常大,所以直到2021年才成立名人堂委员会,2022年才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篮球名人堂的入堂仪式。
另一位功臣是李元伟,他是前篮管中心主任,受姚明的委托,他把退休后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名人堂的建设之中。李元伟是务实的改革家,篮球市场化的倡导者,如今名人堂每年的举荐和仪式,都是在他的指导下顺利进行。
篮协主席郭振明对中国名人堂活动也非常关心,在今年名人堂名单揭晓仪式上他说:“名人堂就像一根金线,把这些明星作为灿烂的珍珠,用名人堂这根金线给他们串起来,激励我们的青少年,让大家更喜爱篮球,让他们充满兴趣,投入到中国篮球运动当中。”
姚明在任期间对名人堂有两个想法:一是仪式感要强,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现在看来,这两点都在努力实现中。
我们和美国的篮球名人堂相比,最缺乏的是两点:一是对历史资料的保留严重缺乏,包括影像、文字和数据;二是起步晚,有太多的历史空白需要补上。
根据时间线,我把中国篮球名人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上古时代,即1974年中国重返亚运会以前;二是中古时代,即1974德黑兰亚运会到1995年以前;三是近代,1995年CBA职业化到2008年以前;四是现代,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现在。
近现代的影像、文字和数据比较完备,最缺乏的是上古和中古时代,有太多的篮坛前辈需要纪念,让他们的名字永远被人铭记。但是因为年代跨度太大,人数众多,一下子全部补齐不可能。为此,名人堂委员会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尽可能让这些篮坛杰出老人一个都不落下。
比如第一届名人堂,“杰出男运动员”有9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球星,包括了穆铁柱、胡卫东、刘玉栋、王治郅、宋小波、丛学娣、郑海霞。历史老人以“特别致敬人物”的名义,一次性致敬了15人。还设立了“特别致敬集体”,致敬了50人。这相当于补课,工作量非常大。
到了去年第二届就不用大批量致敬了,而是归入杰出运动员、杰出教练员、优秀集体和特别贡献人士,但总人数仍然达到了51人。“特别致敬集体”是八路军第120师战斗篮球队,战斗队是八一队的前身主。这仍然是在补课。
今年第三届,补课的工作量大大减轻,一些篮坛前辈分别以运动员、教练、裁判的身份入堂,补课的工作只是以“中国篮球先行者”的名义吸纳了三人:黄烈是延安战斗队的队长,八一队最早的大队长;吴成章上世纪40年代就在上海打球,后来成为著名的军区队南京部队队的奠基人;李震中则是上海体院的奠基人。
大规模补课工作的完成,使名人堂的举荐和入堂变得越来越规范, 相比前两届要念几十个人的名字,这次只有9人,以后应该就是以这样的规模不断延续下去,以杰出运动员为主。
除了球迷熟悉的苗立杰和巩晓彬,每个人来头不小。比如马清盛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八一男篮的主教练, 杨洁就是著名的篮球电影《女篮5号》的原型。
李元伟说,中国篮球名人堂是荣誉桂冠上的名珠,所以一定要高标准。名人堂委员会从提名、推举、终审,到产生最终名单,层层筛选,严格把关。
我还有一个想法,高标准不是把标准细化到特别具体,而是牢牢把握一个宗旨:名人堂纪念的是为篮球运动普及和推广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而不只是取得了多少冠军和什么名次。姚明进入美国的篮球名人堂,郑海霞和苗立杰进入国际篮联的名人堂,都不只是靠成绩,而是他们在球迷中巨大的影响力,为推广篮球做出了杰出贡献。
随着名人堂举办的次数越来越多,积累的名单越来越长, 中国篮球将系统化地展现自己厚重的历史,而且都是记录在册,供人纪念和参观。中国篮球名人堂将成为中国篮球的重要品牌,其价值含量是无限的。
等那一天到来,我们徜徉在一个真正的篮球荣誉殿堂,翻看那些文字,聆听当年的声音,观摩珍贵的影像,就会感觉自己和中国篮球历史无限接近。
今天他们做的这些事,就是朝那天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