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tormzhang
这是一个奇葩号,分享的内容有互联网、技术、产品、科技、职场、人生等,总之,我是在扯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求是网  ·  更好发挥民间外交主渠道作用 ·  昨天  
CHINADAILY  ·  Sports丨Family Thais ... ·  昨天  
求是网  ·  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城乡关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tormzhang

枪打没编制非科班的鸟

stormzhang  · 公众号  ·  · 2024-04-15 17:02

正文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1.15 分钟

这几年一直有声称通过做自媒体月入过万、年入百万的案例层出不穷,当中不乏有真实案例,但也有多数是为了营销卖课从而放 大个例甚至忽悠割韭菜的,所以很多时候「自媒体」就变得有争议,让人分不清这玩意说的到底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

所谓自媒体,说到底,既不是作家,也不是传统媒体人,就是一打杂的,什么都要干,创作内容、维护品牌,还得顾及各方面的利益。随 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传播中,自媒体人不仅要输出内容,还得借助算法调整策略,以迎合用户的口味和认知水平。

简言之,你得写大家爱读的,拍大家爱看的,迎合大众情绪,管它真真假假,用户图一 乐呵,你图流量,好放大自己的影响力,做品牌做产品,从而达到变现目的,实现所谓的月入上万,年入百万甚至千万等等。。

而随着移 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最直接明显的一个特点是,自媒体的准入门槛几乎为零。哪怕是个普通人,只要有点创意,手握一部手机就能自己当自媒体人了,而你所分享出来的内容,都有机会被全国各地的人看到,于是你会看到各种诸如 vlog、新闻、评论、段子、剧情演绎等等五花八门、真真假假 的内容大量涌现在各个内容平台。

种内容争抢用户的注意力, 谁夺得了这个注意力,谁就是赢家,所以 大家非常卷,也非常焦虑。特别是 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充分让用户感受到什么叫审美疲劳。只要你多停留在某个视频上,接着就会一直刷到类似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注意力也就变得更加「珍贵」,想看更稀奇更抓马的了。

很多做自媒体网红的,因为自身的经历和创意有限,但又想继续保持热度,吸引用户注意,那在这时候大多就是走更极端做更夸张的路径了, 诸如有些为了吸引眼球,不择手段,编造段子、拍假视频的等等,一搜一大把。大家相互内卷, 追求流量的手段也卷得愈发激进,这当中自然就会夹杂虚假、摆拍、剧本等非事实内容创作。

这些内容里当然有不少出圈的,比如丢个寒假作业在国外的段子,就火出圈的。当然让它彻底出圈的,少不了众多媒体乃至官媒们的推波助澜,帮助其进一步广泛传播,达到所谓的 「现象级出圈爆火」 一时间,泼天的流量来了,但来势汹汹,让人惶恐,最后一查,属于虚假造谣,全网封号,让人唏嘘。

这里就出现一个做自媒体人忽略的一个问题,即当输出的一方为抓起用户注意力,过度追求所谓的「抓马」跟情绪化,而被动吸收的一方又缺乏独立思考跟甄别判断力时,真真假假开始分不清,所谓的新闻追求的事实就会跟段子这类杜撰的剧本内容参杂在一起,界限变得模糊,这是要命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 做自媒体的尽量别跟官媒牵扯上, 为的就是别让最后杜撰的虚假内容被当作真实新闻传播。 要知道,官媒也是人,是人就存在各种状况, 诸如为追求实现相关 KPI 而忽略了信息甄别,从而直接将自媒体们的段子视频当作新闻转发的。

不追究还好,一追究,那就是枪打出头鸟,尤其是没有编制非科班的鸟,哪怕别人推波助澜,但就是先「打」你,你有苦也说不出。

要避开这种情况,也不难,那就是在发布内容的时候,把创作属性标注清楚,是剧情演绎,还是段子摆拍等等,这些内容平台都有给分类的。

虽然 对于一些粉丝读者而言,可能他们追求的只是一时娱乐,不在乎真假,但人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保不齐就是有事后爱较真的,揪着一点瑕疵无限放大呢?再加上现在平台 虚假信息的 击力度是很大的, 所以甭管你是段子还是其他,创作属性标注清楚,严谨一点,避免 不必要的争议,重要时刻没准能保命。

最后,身 处互联网时代,尤其有做自媒体的,都知道一句话叫流量为王, 流量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 IP,IP 能有助于自己进一步变现赚钱 。它就 就像是一块宝石,闪闪发光,吸引着所有人的眼球, 让人垂涎欲滴。毕竟谁不想成为网红、打造个人 IP,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利益 呢?

但流量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助你飞黄腾达,也可能让你陷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