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结构金融研究
领证券化航向,化艰险于无声处,护新常态路径,踌辉煌在朝夕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冯兴亚接任董事长,广汽集团进入“改革时代” ·  2 天前  
中国商报  ·  蛇年开盘,DeepSeek唱大戏! ·  2 天前  
中国商报  ·  蛇年开盘,DeepSeek唱大戏! ·  2 天前  
中金点睛  ·  中金 | 四足机器人01:移动智能体的踏浪者 ·  2 天前  
中金点睛  ·  中金:一文读懂春节假期数据 ·  2 天前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开工了开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结构金融研究

【CAS资讯】06月05日ABS资讯速递

结构金融研究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6-06 07:34

正文

[CAS资讯 ]分 享资产证券化领域的最新动态,关注 行业发展变化情况,开阔眼界。


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处理方式,拓宽了商业银行零售类不良资产市场化、阳光化处置新渠道,对加快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去杠杆、盘活存量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将进一步丰富我国信贷ABS市场的产品类型,推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提速发展

近日,由民生银行发起的“鸿富2017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基础资产为信用卡不良资产,发行规模2.05亿元。这是民生银行发行的首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更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扩围后的首单落地项目。

在试点重启一年后,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民生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入围试点。业内人士认为,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背景下,试点扩围覆盖了更多银行种类,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缓释存量不良资产的信用风险,更有助于盘活存量,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参与机构更多元

2017年,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开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杭州银行共12家银行入围第二批试点名单,总发行额度仍为500亿元。但在试点扩大后,发起机构类型更加多元化。

2016年2月14日,八部委联合提出重启总发行额度为500亿元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6家银行获得首批试点资格。

实际上,早在2006年,我国在不良资产证券化方面已有过实践。2006年12月18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发起人、委托人和服务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东元2006-1优先级重整资产支持证券”,拉开了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序幕。2006年至2008年,我国总共发行了4单重整资产证券化产品,探索不良贷款证券化取得初步成功。但随着我国银行业经营指标的持续改善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市场对结构性产品的恐慌心理,2009年后,对不良资产证券化探索告一段落。

当前,中国经济各个产业面临转型或升级压力,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和化解任重道远,因此加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力度也是正当其时。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8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74%。

“鸿富一期”主承销商招商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在目前债市利率持续震荡走高、流动性趋紧且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仍处于试点阶段的大环境下,“鸿富一期”得以成功发行显示出投资者对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的逐步认可,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正在成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新的标准化方式。

中债资信评级业务部李品表示,个贷类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处理方式,拓宽了商业银行零售类不良资产市场化、阳光化处置新渠道,对加快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去杠杆、盘活存量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进一步丰富我国信贷ABS市场的产品类型,推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提速发展。

市场活跃度有待提升

试点重启一年后,虽然发行了16单产品,但总发行额度并没有用足首批500亿元试点规模。初步统计,自去年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以来,银行间市场共计发行16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规模仅为163.34亿元。

从市场的参与者来看,目前投资主体仍然范围有限,一些专业投资机构尚未进入,更有部分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是银行之间“互持”,不仅市场活跃程度有限,也没有实现将风险分散出银行体系之外的初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