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高太爷
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高太爷(ID:gaotaiye0504),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家好,我是 Taka。
我一直很羡慕记忆力很好的人,尤其是上学的时候要背各种物理公式化学公式,多想要一个过目不忘的本领啊。当时最糟心的就是,考试的时候明明知道解题步骤,却想不起公式。
那记忆力到底能不能提高呢?如果天生记忆力不好还有可能改善吗?今天我请来了微信公众号:高太爷(ID:gaotaiye0504)的作者来给大家讲讲他的提高记忆力的经验。
普通人能不能成为记忆高手?
当然能!
心理学家 Maguire 团队对世界记忆锦标赛顶尖记忆高手测试证实,绝大多数高手的智力只相当于普通人,他们记忆力超群是用了正确的方法。
研究还发现,大多数人认为记忆技巧非常难以使用,但事实上,只要稍加训练就能成为记忆高手。
我曾用10分钟教会我爱人一个方法,让她成为秒杀身边朋友的记忆高手。
如何通过训练大幅提高记忆能力?
只需要把握三点就够了:
1、利用先天的进化本能。这种方法简单的如吃饭喝水,但绝大数人却将这种进化优势丢弃了。
2、利用后天的主动加工优势。20%的主动会额外收获80%的成效,但很多人就是懒。
3、掌握必要的记忆技巧。
利用先天的进化本能
时间回溯到100万年前,在人类进化史上正面临一个关键选择:
是需要狩猎3天、长途跋涉后仍能找到家的能力?
还是能在3天内记住100个名字的能力?
毫无疑问,我们选择了前者,这种空间记忆能力更有利于我们生存,进化将这种能力固化在我们的记忆系统中了。
空间记忆能力极为惊人!
你现在扫视下周围环境,然后闭上眼睛回想,是不是历历在目,空间记忆就是这么清晰、高效,短短一瞥就能获取并保存成百上千条复杂信息,几个礼拜甚至几个月后仍能清楚回忆,比如你现在回想下老家的情景,是不是非常真实,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心理学家对顶尖记忆高手的研究发现,高手们无一例外都开发了这种与生俱来的特大视觉空间记忆能力,空间记忆与大脑中的海马体有关。
空间记忆能力的具体变种有很多,但本质上都是将信息形象化。这里介绍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记忆宫殿。
记忆宫殿的本质,是利用脑中熟悉的场景,比如家里有序摆放的物品,然后将这些物品当作「记事本」,用它们记录「形象化」的信息。
这里做简单的介绍:
我手边有五件东西,钱包,手机,水杯,电脑,一本书。(记忆宫殿可以同时记成百上千这样的物品,为了方便,仅仅列举5个。)
我设定的记忆宫殿场景是(因人而异,我想象的是一座华丽的宫殿,其实也可以按照自己家的物品布置来):
我推开宫殿的实木门,门后站着一位古板的管家,我养的一只猫,一只狗跑到我身边,脚下是华丽的红地毯……
利用宫殿记录上面的五件东西,可以将想象变为:
我推开宫殿实木门,手中的钱包不小心掉到地上,百元大钞散落一地;
我随手把手机递给管家,并提醒他,特朗普一会将打来电话;
淘气的小猫看到我回来,从桌子上跳下来,不小心把水杯碰倒了,水流了一地;
老实的哈士奇把我的工作电脑叼过来了,他总是那么贴心,知道我一会要用电脑;
我沿着地毯往大厅走,发现有一本书《学习之道》,这是我昨天没看完,随手丢这的。
现在回想下上述场景,这5件东西是不是很容易就记住了!
事实上,记忆宫殿能记成百上千的东西,关键就是我们的想象力有多丰富,我们脑中的宫殿物品越多,能记录的东西也越多,这需要一点点练习。
记忆宫殿对记忆互不关联的东西非常管用,还可以辅助记忆关键概念,比如背诵政治,可以将一段内容提炼一个关键点,然后利用记忆宫殿将关键点记忆。
类似记忆宫殿这样的空间记忆方法极为高效,但很多人对此有两种普遍的误解:
1. 认为空间记忆非常神秘、高大上,认为它是天才的领域,不敢去尝试。
2. 认为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理解,这种记忆法只是孤立的记忆,完全没有用。这是大谬特缪,理解、提炼的前提必然是记忆,唯有记忆,才能谈得上创造。
空间记忆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因为误解、偏见,或者没有好的引路人,致使这种能力一直在沉睡,极为可惜。
利用后天的主动加工优势
认知心理学有一个 「加工水平理论」理论,即对记忆材料理解、加工越深入,记忆效果越好,这个理论是指导高效记忆的根本宗旨。
如何提升对材料的加工深度,有很多种方法,简单点的,一个最有效的提高加工深度的方法是构建知识树,将知识体系化。
比如,《学习之道》对记忆有系统介绍,我对其中一个章节构建了一颗知识树:
对构建知识树的两个关键步骤再强调下:
第一步:自下而上提炼。将零碎的知识,纳入一个有意义的框架,整合成一个体系。
第二步: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
很多人经过长期的学习、练习,对第一步的掌握比较到位,每个知识点单独拎出来都非常擅长,但到考试或者知识运用就蒙圈了。
这是因为宏观的知识框架没有搭建出来,不知道何时该用、能用什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构建自上而下的宏观视角,这也是建立知识树的关键意义。
打个比方,构建知识树的过程,就好比新司机记道:
自下而上过程,就是开车兜圈子,把陌生道路尽可能跑一遍;
自上而下过程:就好比看地图,脑子中有个宏观框架。
只是开车兜圈,新司机容易蒙圈,但只看地图,新司机也是记不住道的,但两者结合,将会大大压缩记道时间,提升记道效果。
善用记忆技巧
以上两个是指导高效记忆的核心理论,但必要的记忆技巧也能大幅提高效率。
虽然很多人对记忆诀窍嗤之以鼻,但研究显示,运用这些技巧的学生表现更为出色。
相关脑成像研究显示,记忆技巧会加速知识理解和宏观视野的形成,学习者很容易就能从新手更成长为入门级专家。
▍睡前记忆,大脑会在夜间自动记忆
认知心理学指出, 睡眠也是记忆和学习的重要环节。
睡觉时,大脑会自动回顾、梳理白天所学知识,一遍遍地加深、巩固知识间的神经联结。 所以睡前可以看点东西,醒来后,你会发觉,内容印刻在你的大脑里。
▍善用生成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试验,学习后,进行回想或自我检测,效果要远远好于复读和背诵,更加有利于知识的掌握、理解,自我检测本身很简单,但需要克服一点惰性。
▍间隔重复
记忆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加固神经联结的过程。
但在短时间内,神经联结的巩固是有上限的,所以过度背诵是无效,需要间隔重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有一个著名的遗忘曲线,可以根据遗忘曲线制定复习计划,能够大大提升记忆效率。
最初24小时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心理学实验给出的建议是,学习后要即时回想复述,12小时内或睡前温习,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效果通常就非常不错。
▍善用类比
可参照我上面将构建知识树与看地图进行类比。
类比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抓住了核心观点,并加以直观形象的理解。有时,书本太注重细枝末节,反而让我们无法以高屋建瓴的视角看清楚最重要的宏观概念。
类比越形象,记忆效果越好。
▍系列位置效应
学习时,我们对开头的记忆非常好(首因效应),结尾的回忆也非常好(近因效应),但中间部分记忆很差,所以在复习时应重点加强中间薄弱部分。
▍体育锻炼
关于人和动物的实验发现,规律锻炼可以有效提高记忆能力。
至此,高效记忆体系基本梳理完毕。但理论再好,关键还是在人,那么问题来了:我用记忆宫殿记了哪5件东西?
PS:若记住了请转发,考考你的小伙伴们吧~
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就在文末给我点个👍吧~
小猴子们,「重构自己」又回来啦~
「重构自己」
我们会在这里分享所有关于个人成长、自我管理和职场发展的精彩内容。
女神进化论希望帮助更多的女生在变美的路上少走弯路,而「重构自己」的初心就是希望帮助大家从内在进行自我提升,让还在迷茫的年轻人在职场上迅速成长,最终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自由。
我们反鸡汤,反洗脑,致力于打破你过去错误的认知和观念,重构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想有自我的成长,锻炼出更强大的意志,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习到更多干货技巧,记得关注「重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