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私募基金经理,雪球ID:我是表好胚!
喜欢的话转发是最大支持!
要讲的前几周其实都讲了,自从7月6号很多个股跌出机会以后其实市场之后并没有大幅的下跌,大家感觉特别糟糕的原因一是因为之后创业板指数还是跌了不少,一是因为有部分个股暴跌,比如地产产业链,消费或者一些庄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其实是最近虽然指数没大跌,但是每次反弹都非常短暂。
从心理学上看,要让人绝望最好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反复打击你预期,无非表现形式有两种,第一种就如股灾那样,你无论怎么觉得超跌要反弹去抄底,第二天就是跌停,然后连续抄3天以后你就绝望了,第二种就是现在这样,来一个阳线你觉得是底抄底了,结果第二天就萎了,连续几次以后大家都没兴趣抄底了。
市场现在算绝望吗?我觉得是已经很悲观,略绝望,但是不够麻木,用白话说就是认为这里是大底的人已经几乎没了,抄底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拉阳线愿意追涨的人也越来越少,在股市里虽然拐点的时候大家的看法是错的,但是趋势中大家的看法未必是错的,所以不能因为大家都认为不是大底就觉得大多数人错了,比如2008年8月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股市完了,事实之后确实暴跌。
所以现在来看这里不是大底的概率很大,但是有阶段性反弹的概率也很大,因为大家也不敢抄底,跌也没感觉,涨也没感觉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大家的平均仓位不高了。
然后从基本面看,5月以后出了不少利好,也出了很多利空,利空几乎都反映了(虽然有些是长期利空不见得已经完全反映),而利好却几乎都不反映,所以现在其实是选股的好时候,这就是前面几周我们说的长期的衰退不代表没有机会。
举个例子吧,比如到目前为止有些行业的业绩完全没有出问题,但是估值不断下降,原因就是预期在变坏,但是有些行业业绩没出问题甚至超预期,估值也没趋势性下降,只是随着指数波动,这就说明前者大家是有忧虑,甚至后面大概率会出问题,而后者只是被熊市压制了而已,那么后者就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去跟踪其行业趋势以及公司自身的数据就是后面超额收益的来源了。
最后我们再看下券商业绩,券商8月利润环比大幅下降,有不少甚至是腰斩,然后我们看两市成交量可以发现,8月两市成交量萎缩了差不多16%,券商作为一个绝对的周期股,在长期业绩下滑之后加速下滑其实是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就跟2015年券商业绩大幅上升之后到4月以后业绩加速上升是尾声的信号一样。
总结,还是那句话,15年,16年我们需要担心大熊市,现在在指数已经腰斩,无数个股跌幅达到80-90%的今天与其担心系统性风险不如好好选股,中国未来的结构性会越来越明显,即使美国股市看起来天天涨,其实结构性也很明显(美国过去一年明显是大盘股行情,主要是5家互联网巨头暴涨),所以不用太担心指数,说不定反弹下周就来了,而你选股的好坏才是接下来分化的主因。
PS:受到IOS版微信关闭赞赏功能影响,苹果用户可以扫描下图任一二维码随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