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蕊希
蕊希,「 一个人听 」。如果有一天,你取消关注了,请记得我们,曾经爱过。(微博:蕊希Erin)。听她的声音,会上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DeepSeek写文章又快又好,学语文还有用吗?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开工第一天,打工人的痛,马克思都懂 ·  2 天前  
新周刊  ·  全网争议,封神故事为什么这么难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蕊希

真正的三观相同,其实是相处不累。

蕊希  · 公众号  · 杂志  · 2019-09-23 20:50

正文


汪涵曾经在节目里说自己把范冰冰、陈坤等人的微信全删了,他说: " 我微信里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人,我已经感觉很可怕了,然后我就觉得,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部删掉。 "


这也是很多人的现状,随着年纪的增长、社交需求的增多,微信里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这些人,不仅自己精疲力竭,那些曾经的好朋友,也会因为疏于联系而渐行渐远。


聪明的人,都懂得给人生减负,早早放弃生活里无意义的社交。

前阵子综艺《向往的生活》热播,其中一期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黄磊饭后谈心的时候,突然对着一群年轻的嘉宾说: " 你们今天来,我也没什么感觉,我跟你们不熟,我没必要跟不熟的人非得瞎扯,所以你们进来跟我打招呼我也没那么热情。但老狼一来,我就舒服了。 "

生活里,我们常常会因为不好意思得罪人或是怕被人误解自己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而过分对别人显示出自己的热情,哪怕那个人是只见过一面的普通朋友。


但其实,那些你素不相识的人根本不会在乎你的感受,甚至你们这一生的交集也只有这一次,你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只有一次的短暂相处上。

就像蔡康永谈到 " 冷漠 " 时说的: " 我的冷漠就来自于,跟我无关的事少烦我,我得把精力留给我重要的人。 "

我们都要懂得在社交中区分亲疏远近,把最多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人,因为越是能给人安全感的温柔,往往需要对其他人适当的冷漠来成全。

我一个朋友,热衷于参加各种饭局,在饭局上结交各个圈子的厉害人物,也加了不少人的微信,可是有一次当这位朋友需要帮助,去找那些人的时候,所有人都对他爱答不理。

当然,那些厉害的人并不是人人都铁石心肠,只不过是圈子不同罢了,如果你的实力没有强大到能够融入人家的社交圈,别人又凭什么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一个对自己毫无价值的人呢?


之前看过一句话说: " 等价的交换,才能有等价的友谊。 "

与其把时间耗费在参加这种无意义的饭局上,不如先让自己独处一段时间,积蓄力量。


在独处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更冷静地看待这个世界,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憾,也才能有的放矢地让自己朝更好的方向进步。

当你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你才能吸引到那些思想丰富的人,你的社交圈子才会慢慢变得优质。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男生的女朋友白天是一个很优秀、很乐观的人,一到晚上却负能量爆发,不停地抱怨周围的一切,并自顾自地伤心难过起来。

起初男生以为,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尤其是女生,本来就心思敏感,自己作为男朋友,哄女朋友开心也是应该的,因此每当女朋友抱怨的时候,男生就会在一旁默默倾听并安慰她。

但一次次的安慰并没有让情况好转,女朋友还是会因为相似的事情无数次抱怨,更严重的是,女朋友的这种抱怨好像只留给了男朋友,抱怨过后,她的善良和同情都用在了别人身上,男生在这段关系里得到的只有悲伤和痛苦。


这让他心力交瘁,两个人分手时,男生不仅不觉得难过,反倒 觉解脱。

科学家研究认为: "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 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很容易受到身边的人或者环境的影响。

和阳光有活力的人在一起,你会慢慢开朗起来;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不自觉地加倍努力;和满身负能量,把 " 丧 " 挂在嘴边的人在一起,你会不自觉地郁郁寡欢。


负能量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接收正能量的能力,却还要不断给身边的人传播负能量。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开始讲起自己的悲惨遭遇时,人们都很同情她,安慰她,可后来她逢人便说,只能越来越让人们厌烦和排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