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三板智库
新三板智库——新三板第一投研平台。新三板智库以专业研究能力为基础,深度发掘企业投资价值;以一流大学学术指导为支持,极致发挥投研潜能;以助新三板企业成长为目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二姐财局  ·  这就见顶了? ·  23 小时前  
ETF和LOF圈  ·  集成电路ETF大涨点评 ·  昨天  
EarlETF  ·  月历效应全身而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三板智库

深改成效显现,新三板市场交投回暖,23天发布16件业务规则,新一年值得期待

新三板智库  · 公众号  · 投资  · 2020-01-21 18:35

正文



据全国股转公司统计,截至2019年末,新三板存量挂牌公司8953家,中小企业占比94%,市场主体结构稳定; 合格投资者23.2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18%。 2019年全市场普通股融资264.63亿元,并购重组121.12亿元,二级市场成交825.69亿元。 总体来看,2019年新三板整体质量结构改善,特别是年末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启动后,市场各项功能稳步回升。


从摘牌数量上来看,2019年共有1987家公司摘牌,其中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而被强制摘牌的公司397家,是上年的3.48倍。 二是微利亏损企业摘牌加速。 1590家主动摘牌公司中,912家出于挂牌成本收益比考虑而主动摘牌。 其中,亏损企业和净利润1000万元以下的微利企业占比70.61%,同比增加5.21个百分点。 在改革启动后,主动申请终止挂牌公司246家,同比下降5.38%; 19家挂牌公司取消摘牌计划。


从挂牌数量来看,2019年新增挂牌公司249家,平均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和927.35万元,规模与2018年新增公司相当,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新增挂牌公司净利润增速为19.80%,分别较前三年新增挂牌公司高4.66个、16.17个、29.37个百分点; 此外,63.16%的新增挂牌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分别较前三年新增挂牌公司高3.01个、0.81个、2.39个百分点;


从交易上来看,市场价格体系得到修复,交易活跃度也有温和回升。 一方面是多数指数上涨。 2019年新三板10只指数中,7只上涨、3只下跌; 规模类指数中,三板成指下跌2.73%,三板做市、创新成指分别上涨27.24%、24.54%。 其中,三板做市指数在四季度涨幅较高,为16.55%,主要由新三板改革驱动。


另一方面是市场估值下行趋势得到缓解。 2019年末,全市场平均市盈率19.74倍,较上年末下降1.12倍,降幅为2018年的12.02%; 以活跃股票为样本计算的60日市盈率18.21倍,较上年末上升0.96倍。 三是部分破净股价格合理回升。 首批改革规则实施以来,涨幅前30的做市股票中有20只破净股,占比66.67%; 涨幅前30的集合竞价股票中有14只破净股,占比46.67%,其中10只股票期末价格已回升超过每股净资产。


此外,2019年,新三板日均成交3.38亿元,同比下降7.40%。 首批改革规则实施后,全市场日均成交回升至5.65亿元,高于2018年的3.65亿元,但低于2015-2017年的8.33亿元; 日均有成交股票298只,环比增加63只; 日成交额超1000万元的股票11只,环比增加6只。 集合竞价撮合频次提升的流动性促进作用初显。 创新层集合竞价股票日均撮合次数由规则实施前两周的1.9次提升至4.0次,基础层由1次提升至1.6次。


从并购上来看,并购重组聚焦实体经济主业。 2019年,挂牌公司重大资产重组17次,涉及金额23.8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63.83%和50.99%。 其中,14次为购买同行业资产或剥离非核心主营业务,占比82.35%。 挂牌公司收购153次,涉及金额97.2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3.77%和75.07%。 进一步看,上市公司购买资产更聚焦主业,收购挂牌公司11次,涉及金额46.29亿元,同比下降69.44%和75.15%,其中10次为同行业或产业链收购,占比90.91%。


分析人士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受新三板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等因素刺激,市场交投回暖。


综合此前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市场统计快报来看,新三板市场年成交额呈现大起大落走势。


新三板市场2013年1月揭牌运营,当年成交额仅为8.14亿元,2014年上升至130.36亿元。 2015年赶上牛市,全年成交额飙升至1910.62亿元; 2016年与上年基本持平,达1912.29亿元。 2017年为历史峰值,成交金额为2271.80亿元。 2018年,新三板市场持续遭遇“严寒”,在量价齐跌的情况下,全年成交额只有888.01亿元,较上年缩水1383.79亿元。 2019年成交额下探至825.69亿元。


流动性低迷衍生出一些新问题。 “新三板二级市场缺乏流动性,导致一级市场股权投资退出渠道不畅,融资额自然降低。 融资功能受损,又导致不少优质企业流失。 可投资的标的减少,反过来进一步降低投资积极性。 ”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表示。


统计快报显示,2019年新三板企业股票发行融资金额为264.63亿元,相比2018年的604.43亿元大幅缩水,与2016年、2017年每年1300多亿元的融资额更是无法相提并论。 股票发行次数方面,新三板2019年为637次,2013年-2018年分别为60次、329次、2565次、2940次、2725次和1402次。 值得关注的是,分地域情况看,广西、甘肃、西藏三地的挂牌公司2019年股票发行金额超过2018年。


并购重组方面,2019年新三板市场合计完成17次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减少30次; 重组交易金额为23.84亿元,同比减少24.81亿元。 收购次数为153次,同比减少78次,收购交易金额为97.28亿元,同比减少292.86亿元。


不过,随着新三板改革措施的逐渐落地,多路增量资金进场。 统计快报显示,2019年7月以来,新三板市场月度成交额数据同比均呈增长状态。 具体看,7月-12月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4.09%、10.71%、14.23%、12.60%、23.35%和29.20%。


2019年12月27日,首批7项有关业务规则发布实施。 2020年1月3日,第二批6项业务规则发布实施。 2020年1月19日发布实施了第三批3件业务规则。 短短23天,已发布16件业务规则。 其中,推出精选层、下调投资者门槛等改革内容备受业界关注。


再加上证监会起草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征求意见稿)》允许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投资新三板精选层股票,二级市场流动性有望迎来好转。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末,公募基金规模总计14.2万亿元。 其中,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合计总净值约为5.53万亿元。


安信证券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测算,精选层个人投资者或增至140万户左右。 此外,假设公募基金将1%的规模投资于新三板市场,将为精选层提供百亿元以上规模的潜在资金供给。


粤开证券也表示,由此公募基金将迈出投资新三板企业的第一步。 不过,暂时只有少量精选层公司股票能够享受到该政策红利。 这将显著提升精选层股票的流动性和价值公允性,使得精选层股票的流动性和估值水平等向A股公司靠拢。


部分内容整合自中国证券报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八)】 新三板摘牌潮:敲响警钟 ——反思中科招商之夭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七)】 督导券商,新三板中唯一稳赚不赔的角色?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六)】 新三板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五)】 新三板老股江湖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四)】 新三板融资:最美花朵总是在绝处逢生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三)】 新三板基金沉浮录:狂热、剧变、冰点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二)】 让我如何爱你:做市商or做市“伤”?


【新三板的人和事系列专题(十一)】新三板自媒体兴衰:谁抛弃了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