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临床凶险,不会用药怎能行?拒绝假大空,专注分享最实用的用药知识,就是要让你成为用药高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  肺癌罕见靶点治疗进展:从检测到治疗 ·  2 天前  
药渡  ·  大获全胜!礼来盘中大涨 ·  6 天前  
医药经济报  ·  见证区域产业升级“嘉”速度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奋进 50 载,迈步新征程,肺癌 50 年治疗发展变迁回顾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 公众号  · 药品  · 2024-12-05 20:00

正文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是一个专注于肺癌研究的全球性学术组织,该组织不仅推动了肺癌研究的国际合作,也促进了相关治疗和诊断技术的发展。今年是 IASLC 成立 50 周年,对于 IASLC 来说是有纪念价值的一年。

50 年,对于肺癌的治疗发展更是意义非凡,从传统的手术和放化疗发展到以免疫、靶向治疗为代表的精准治疗,肺癌诊疗格局逐步改变,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本文从最初的化疗到现在的靶向、免疫、抗体偶联药物(ADC)等多种治疗手段,回顾肺癌治疗的发展历程。


01
化疗

1970 年及之前,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没有特别的治疗药物和方案,对患者而言,只有传统的支持治疗或临终关怀,患者的生存期大多不超过 6 个月。

1979 年,顺铂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显示:对于晚期 NSCLC,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比传统支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一举确立了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在晚期 NSCLC 治疗中的基石地位。之后,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显示,含铂双药方案治疗的缓解率接近 20%,中位总生存期(OS)达 8 个月,1 年生存率为 33%,2 年生存率超过 10%,确立了含铂双药方案在晚期 NSCLC 中的治疗地位。

此后第三代化疗药物相继出现,2000 年初,ECOG1594 研究显示三代化疗药物提高患者生存期突破 6 个月。2008 年,JMDB 研究发现,在肺腺癌(非鳞癌)患者中,培美曲塞/铂类方案的中位 OS 可达到 12.6 个月。2013 年,PARAMOUNT 研究显示,非鳞癌患者一线使用培美曲塞/铂类药物治疗后继续采用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可将中位总生存期延长至 13.9 个月。

02
靶向治疗

1.

EGFR



IPASS 研究被称作是「肺癌研究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研究」。它明确了 EGFR 基因突变是吉非替尼获益的预测因子,确立了吉非替尼作为 EGFR 突变肺癌的一线治疗地位。更为深远的是,IPASS 研究将人类抗癌治疗历史带入新阶段,自此拉开了肿瘤精准靶向治疗尤其是肺癌靶向治疗序幕。随后其他 EGFR-TKI 纷纷进入研发赛道,从一代、二代,再到三代 TKI 「遍地开花」,为晚期 NSCLC 增添靶向治疗新选择。

第二代 EGFR-TKI 阿法替尼和达可替尼,是不可逆性 EGFR 抑制剂和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抑制剂。在一项比较阿法替尼和吉非替尼一线治疗 EGFR 突变 NSCLC 的 IIb 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LUX-Lung 7 中,ORR、中位 PFS 和中位 OS 分别为 72.5% vs. 56.0%、11.0 个月  vs. 10.9 个月 [HR = 0.74] 和 27.9 个月  vs. 24.5 个月(HR = 0.86)。其中,只有 ORR 和 PFS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CHER 1050 是一项对比达可替尼和吉非替尼一线治疗 EGFR 敏感突变、无脑转移晚期 NSCLC 的 III 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达可替尼显著延长 PFS(中位 PFS:14.7 个月  vs. 9.2 个月,HR = 0.59)和 OS(中位 PFS:34.1 个月  vs. 27.0 个月,HR = 0.748)。但两者之间 ORR 并没有显著差别。

目前已有多种第三代 EGFR-TKI 在中国上市,包括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贝福替尼等。其中,奥希替尼是全球首个上市的第三代  EGFR-TKI,AURA3 研究、FLAURA 研究、FLAURA2 研究及 ADAURA 研究等奠定了奥希替尼在 NSCLC 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从晚期治疗到早期辅助治疗,从单药到联合治疗,奥希替尼均在 EGFR  突变  NSCLC  治疗显示出强大的优势。阿美替尼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第三代靶向药物,APPLLO、AENEAS 等研究证实了其在  EGFR  突变  NSCLC  一线及二线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伏美替尼是不可逆的第三代 EGFR-TKI,同样由中国自主研发,用于  EGFR  敏感突变和  EGFR T790M  突变  NSCLC  的治疗,ALSC003、FURLONG 等研究为其临床获益提供了充分循证医学证据。

2.

MET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即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位于 7 号染色体长臂。MET 通路异常激活主要包括 MET 基因 14 外显子跳跃突变(METex14  跳突)、MET 基因扩增、MET 蛋白过表达、MET 融合基因和 MET 酪氨酸激酶域复制(MET KDD)等。

其中,METex14 跳突 NSCLC 患者一线接受化疗的整体疗效不佳,中位 OS 仅 6.7 个月。免疫治疗疗效同样不理想,METex14 跳突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一线应用免疫治疗的 ORR 为 17% ~ 35.7%,中位 PFS 仅 1.9 ~ 4.9 个月。对于局部晚期及转移性 METex14 跳突 NSCLC 患者,目前的临床数据提示 MET 抑制剂的疗效良好,可以优先考虑采用高选择性 Ib 类 MET-TKIs 赛沃替尼、特泊替尼、卡马替尼等进行治疗。另外,在等待分子检测结果的同时,患者可接受标准系统治疗。同时鼓励患者参与临床研究,进行更好的疾病管理。

03
免疫治疗

近年来,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  1(PD-1)及其配体  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药物在肺癌治疗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成为无驱动基因晚期 NSCLC 的标准治疗选择,并实现了不可手术局部晚期 NSCLC 巩固治疗、早期 NSCLC 围术期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全覆盖。在小细胞肺癌(SCLC)领域免疫治疗也有优异的表现,免疫联合化疗成为广泛期 SCLC(ES-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免疫药物在改变肺癌治疗形式的同时也展现出良好的长期生存获益,进一步奠定了其在肺癌治疗中的基石地位。

在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针对免疫治疗领域也在进行着更深层次的探索,不断调整和优化治疗策略,以期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大的疗效和生存获益,不同联合治疗的尝试、治疗模式的优化、新靶点药物的研发、生物标志物的探索等都是目前热门的研究方向。

04
ADC 药物

ADC 被誉为「魔法子弹」,由单克隆抗体通过连接子携带细胞毒性药物,选择性递送到表达抗体靶抗原的肿瘤细胞,从而限制潜在的全身毒性,改善了传统化疗的毒副反应。目前针对肺癌的 ADCs 主要有: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3(HER3)、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 2(TROP2)、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附着分子 5(CEACAM5)、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MET)和 Delta 样蛋白 3(DLL3)等靶点的 ADCs。

目前的新型 ADCs 的装载药物的开发方向包括:1. 放射性同位素:由 ADCs 直接搭载放射性药物攻击肿瘤细胞;2. 酶类:溶解肿瘤细胞中的特异性蛋白,攻击肿瘤细胞;3. 小分子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特异性靶点,比目前的靶向药更精准;4. 多肽:靶向激活免疫细胞,攻击肿瘤。未来,在 ADC 药物的联合治疗、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探索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多。

05
总结

得益于全球肺癌研究者的不懈努力,肺癌从预后极差的一种恶性肿瘤到现在预后极大的改善,慢病化管理;从以前的单一治疗方式到现在的众多药物、众多治疗手段的革新;50 年风雨兼程,一代又一代医者为肺癌的治疗贡献智慧和力量。希望未来将有更加好的治疗手段,不断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CN-148554

过期日期:2025-03-02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策划:方程
项目审核:杨静


参考文献:

[1]Masahiro Fukuoka, Yi-Long Wu, Sumitra Thongprasert, et al. Biomarker analyses and final overall survival results from a phase III, randomized, open-label, first-line study of gefitinib versus carboplatin/paclitaxel in clinically selec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Asia (IPASS). J Clin Oncol, 2011, 29: 0.
[2]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IV 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2024 版)[J].  中华肿瘤杂志, 2024, 46(7): 595-636. 
[3]成志楠,  贾晓琼,  杨瑾,  等.  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J].  癌症进展. 2023, 21(6): 599-620.
[4]Ishmael A. Jaiyesimi, et al., Therapy for Stage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Driver Alterations: ASCO Living Guideline, Version 2023.3. JCO 0, JCO.23.02744. DOI:10.1200/JCO.23.02744.
[5]Provencio M, Nadal E, Insa A,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nivolumab in resect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ADIM): an open-label, multicentre,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Lancet Oncol, 2020, 21(11): 1413-1422.
[6[Gao S, Li N, Gao S, et al. Neoadjuvant PD-1 inhibitor (Sintilimab)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0, 15(5).
[7]柳菁菁,  张良,  张爽,  等.  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肿瘤临床, 2023, 5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