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
“
马江博说趋势
”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我是
马江博
,关注我,看清
趋势与财富
。
(我的年度内部专栏《
政经参考
》已上线,
详情见文末
)
随着杭州最近的爆火,
这一次浙江又走在了前头。
很多人问,为什么创新发生在杭州?发生在浙江?
我说个细节吧。
前段时间
浙商大会在杭州开幕,在会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当着浙江全体民营企业家的面,正式宣布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进一步支持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决定》。
提出要
吸收优秀企业家参与政府相关决策咨询
。
不仅如此,《决定》还
提到:
1、
切实保护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入推进“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落实“有事必应、无事不扰”。
2、
加强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健全涉企案件办理、舆情研判联动等机制,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3、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4、
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家制度,健全问题收集和协调解决机制
……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发展壮大。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占比最高的省份。根据权威数据,民营经济创造了浙江
67.2%的生产总值、71.7%的税收、80.2%的进出口、87.5%的就业、96.9%的市场经营主体;
浙江全省市场经营主体达
1040万户,相当于每6.5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 人人经商“在浙江是一种常态。同时浙江还连续25年夺得“中国民企500强”入围企业数第一的名头,是名副其实的“民营第一省”。
依赖民营经济,自然就要发展民营经济。
从去年到今年,
浙江
三个
“一号工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
要
营造让企业大胆干、大胆闯的环境
。
今年以来,浙江各经济口职能部门常态化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
,
单省发改委今年内组织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就超过了
30多场,一些座谈会甚至开到了企业厂区。
各市县
“一把手“也成为了本地营商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比如
杭州定期举行市委书记与企业家的早餐会,面对面倾听、回应企业家的诉求。嘉兴等地还专门组建了
“管家团”,为企业上门服务。各地市也在不断简化行政办事流程,提高企业在各种行政手续上的便利。
看重民营经济,所以要保护民营经济。
稳定预期,
安全是基本保障
。这两年经济下滑,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资金紧张,为了缓解经费不足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和司法机构,瞄准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异地案件为由,查封扣押企业资金。
珠三角和长三角不少企业,都遭遇了钓鱼式的
跨区域执法
,企业家苦不堪言。
而浙江,是第一个站出来明确反对他省
违规异地执法
行为的省份。
浙江省检察院通告,这段时间以来,已帮助
123家中小企业解冻账户资金7000余万元,帮助某高新技术企业迅速解冻被某外省办案机关超范围冻结资产约3000万元。
而且不仅是帮助浙江本地的企业脱困,只要人在浙江,一样不会坐视不理。
去
年年中,内陆某省民警前往江苏吴江
违法带走
当地企业家,驱车途
经
浙江德清时,企业家趁机逃走并随后在浙江报警,浙江警方火速控制了前来抓人的
外
省
警察
,随后浙江检察院以
”滥用职权罪“对这些
警察起诉
。而该企业家得以安全返回江苏。
此前
浙江新湖集团在湖北的百亿矿权没收案,浙江官方
也
介入调查。
更著名的,是
浙江杭州九堡派出所发布
“办案限制令
”
:外地警方不得在未经本地警方允许对本地企业进行扣押、拘捕、传唤、查封、搜查、冻结。
而
浙江人大代表
也
建议:各省市罚没收入统一上缴中央,斩断罚没收入和地方财政的根本联系纽带。
此外,浙江还发布了《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反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