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心腔内超声(ICE)在心脏介入手术中的作用及发展历程。ICE被心脏介入医生称为‘天眼’,能清晰呈现心腔内解剖结构,在精准心脏介入诊疗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文章还详细描述了ICE在多种心脏介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场景及优势,包括房间隔穿刺、卵圆孔缺损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二尖瓣图像获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缘对缘修复、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及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等。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当前ICE在心脏介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探索方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心腔内超声(ICE)的作用及发展历程
ICE作为心脏介入医生的第三只眼,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较高,能够清晰呈现心腔内解剖结构,在精准心脏介入诊疗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从2000年至今,ICE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精准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提供了机遇。
关键观点2: ICE在心脏介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场景及优势
ICE在房间隔穿刺、卵圆孔缺损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多种心脏介入手术中都有重要应用,能准确定位房间隔穿刺位点,使穿刺更加精准、更加安全。同时,ICE还可以清晰观察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的解剖结构,为手术提供重要指导。
关键观点3: ICE在心脏介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未来探索方向
目前心脏介入领域专家已经针对ICE指导下左心耳封堵、房间隔缺损封堵以及室间隔缺损封堵开展大量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有关ICE指导下治疗瓣膜疾病的循证医学数据积累尚不充足。未来专家应积极探索ICE在瓣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可行性,并重点关注其并发症的防治。
正文
在X线辅助下开展心脏介入手术很多组织结构无法清晰看见,术者只能凭空间思维和导管运动状态判断,不仅会增加潜在手术风险,还会延长初学术者的学习曲线。心腔内超声(ICE)作为心脏介入医生的第三只眼,其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较高,能够清晰呈现心腔内解剖结构,在精准心脏介入诊疗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024年8月24日,在华夏天眼大会(ICE SYMPOSIUM)暨第四届心腔内超声指导心血管疾病诊疗大会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房芳教授简要分享了ICE发展历程和优势,并结合多张ICE图像详细讲述在房间隔穿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缘对缘修复(TEER)、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T-TEER)、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卵圆孔缺损(PFO)封堵术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等临床场景下ICE应用要点和可行性。自2000年至今心腔内超声(ICE)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从2D演变至3D、4D,为ICE指导下精准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提供了机遇(图1)。ICE被心脏介入医生称为“天眼”,其能清晰呈现心腔内解剖结构且无需全麻,与CT相比,4D ICE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较高,可以实时形成三维图像并进行血流监测;与TEE相比,4D ICE的图像分辨率毫不逊色,且在4D ICE指导下开展心脏介入治疗还可有效减少食道损伤。
图1:ICE发展历程
房间隔穿刺:房间隔穿刺的成功与否与心脏介入手术顺利开展密切相关,大部分心脏介入手术对房间隔穿刺位置具有特殊要求,比如TEER手术要求房间隔穿刺位置靠后靠上、LAAC手术要求房间隔穿刺位置靠后靠下,此时使用ICE可以准确定位房间隔穿刺位点,使穿刺更加精准、更加安全。(图2)
图2:TEE与ICE指导下房间隔穿刺图像对比
卵圆孔缺损(PFO)封堵术与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2022年中国心腔内超声专家共识特归纳总结了ICE指导下卵圆孔封堵术临床路径,指出PFO封堵术中经股静脉于RA置入ICE后,首先应在长轴和短轴视图中评价PFO和邻近结构尺寸,包括PFO长度和直径、可能存在的其他缺损、继发孔隔厚度、是否存在房间隔瘤以及是否存在较大尤氏瓣的Chiari网,再使用ICE进行发泡试验确认封堵指征,最终在ICE指导下封堵卵圆孔并进行牵拉试验、评估残余分流及封堵器形态。在ICE指导下开展ASD封堵术时,只需将ICE置入右房中央并在左上肺静脉切面向后向右调整后,便可观察到房间隔缺损情况。(图3)
图3:ICE指导下PFO与ASD封堵术中图像
获取二尖瓣图像:在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等介入术中,可以利用ICE从右心向左心做投射获取二尖瓣图像。(图4)
图4:ICE指导下从右心向左心做投射获取二尖瓣图像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2023年发表于JACC杂志名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指引工具》一文指出,将ICE高位置入RA可以清晰观察AO长轴,在AO长轴切面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使ICE扇面朝向TV打A弯跨瓣进入RV,松掉弯使ICE卡在室上嵴处并顺时针旋转,直至出现AO短轴切面,最后在AO短轴切面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5)经导管缘对缘修复(TEER):4D ICE指导下开展TEER术可以清晰通过左室长轴切面观察二尖瓣解剖形态、定位钳夹位置以及评估二尖瓣钳夹后反流情况等。(图6)
图6:TEER术中ICE图像
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T-TEER)和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现已有相关文章披露T-TEER和TPVR手术可以在ICE指导下开展,指出ICE指导下可以清晰观察到三尖瓣的隔叶和后叶以及肺动脉瓣解剖结构。(图7)
图7:T-TEER和TPVR术中ICE图像
目前心脏介入领域专家已经针对ICE指导下左心耳封堵、房间隔缺损封堵以及室间隔缺损封堵开展大量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有关ICE指导下治疗瓣膜疾病的循证医学数据积累尚不充足。需要强调,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介入治疗可在TEE指导下顺利开展,但TEE指导下开展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介入治疗存在弊端,因此未来领域内专家应积极探索ICE指导下开展瓣膜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同时还应重点关注早搏、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等ICE并发症的防治。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