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29日至10月4日,国家大剧院全新打造推出的话剧《乌鸦与麻雀》将在戏剧场启幕。
话剧《乌鸦与麻雀》力邀戏剧导演黄盈执导改编,并由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倾力呈现。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与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
之际,这部作品将以致敬、焕新经典的呈现,高擎文艺前辈的精神之炬。
1949
年解放前夕,上海最主要的进步电影基地昆仑影业在相继出品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影片后,集聚沈浮、王林谷、徐韬、陈白尘、赵丹、郑君里集体编剧创作,推出了讽刺喜剧《乌鸦与麻雀》。
电影《乌鸦与麻雀》以小见大地铺陈出旧上海石库门内的百姓生活,且以家国同构的精致设计展现出当时社会各阶层众相、国民党摇摇欲坠的统治景象和普通民众的困境诉求,批判的力度和深度令人惊叹。新中国成立后,该片也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8月27日下午,话剧《乌鸦与麻雀》剧组主创演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分享了剧目及排演亮点。
“这是国家大剧院第109部自制剧目,也是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又一部自有保留剧目。近几年,戏剧演员队在参与大型剧目演出的同时,致力于创演中小型自有保留剧目,获得了票房、观众口碑的双丰收
。‘
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正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一支国家文艺的生力军。
”
“
这部作品是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创作出来的,它实实在在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这出喜剧为群众发声,它不仅仅是一部精巧的剧情片,影片中为百姓代言的力量跨越七十余年,仍然令人深深触动。我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为了表达对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致敬,在戏剧改编上,我们将双线叙事,加入当时昆仑影业进步影人的创作场景,全景展现影片内外的‘星火’力量。
”
“本剧的舞美设计结合写实和写意的风格,既具有当代感,又通过符合当时年代的房屋布局隐喻了社会结构和人物关系。同时,舞台也将创造出一种大纵深的移动感,像电影运镜一样,有时候某个家庭的场景会被推到舞台最前端,展现出活生生的人物状态,又慢慢退去,显示出与房屋整体的关系,令观众感受到历史滚滚而来,又离我们远去。”
“
我们这次都饰演了与自身性格差异很大的角色,挑战很大。这次也能感受到导演对于创作的一股‘内劲儿’,就像心中的一团火在燃烧,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在创作时,我感受到这部电影创作的动力是人民的生活难以为继,因此才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走进了新中国。而我们这部话剧既具有喜剧性和生活气息,能让观众开怀大笑,也像一面镜子,能够让观众照见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更加珍惜当下。
”
话剧《乌鸦与麻雀》是国家大剧院继制作话剧《十字街头》后,推出的第二部中国影史经典改编系列作品。
话剧由昆仑影业一批有识之士的针砭时弊和剧本讨论开篇,逐渐勾勒出《乌鸦与麻雀》的故事框架:石库门公寓内,顶楼住着侯科长和他的情人余小瑛,二层是学校教员华先生和华太太,一层前堂住着做生意的萧老板和萧太太,后堂狭窄的空间里住着原主人孔老头,楼梯间地板上睡着女佣小阿妹。由于时局不利,侯科长决意仓皇出逃,在房子的归属问题上,房客们一开始各有顾虑,但在受尽压榨后都忍无可忍,最终团结一致联合抗争。
(话剧《乌鸦与麻雀》舞美设计模型)
《乌鸦与麻雀》有着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并将深意暗藏在对市民日常的刻画中:这些不同的房客对应着不同的阶层,而石库门的建筑布局又隐喻着这些阶层在当时的关系。
话剧《乌鸦与麻雀》将由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倾力呈现,他们将共同诠释影片内外分属不同阶层的角色,并将以饱满的演绎为广大观众呈现这幅解放前夕旧上海的市民群像和“星火相簇”的社会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