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噶吼~最近我们 “敬爱的人民艺术家”
刘洪斌
频频登上各大新闻媒体平台,真的是大火了一把啊。这位
号称是“北大专家”
、“中华中医医学会风湿分会委员”、“高级营养师”的刘洪斌,在这个电视台是苗药的继承人,在另一个电视台又是蒙药的传承者,身份之百变,演技之佳,令一众围观群众表示惊叹。
现今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刘洪斌其人根本
不具备中医医师资格
,也没有在任何中医医疗机构中任职,更不是什么所谓的“苗药”、“蒙药”继承人,就连提到的
“中华中医医学会”都是个子虚乌有的机构
。说白了,就是个
彻头彻尾的骗子
。
在“刘洪斌们”火起来之后,国家中医药管理总局表示,刘洪斌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药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要求,会对其进行追责。除此之外,将会督促和指导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严格进行中医医疗广告审批。
虽然,刘洪斌为代表的“神医们”因蹿红而被大家关注。但实际上,在近几年养生被炒热之后,养生节目里这样的专家教授就没少过,即便是在央视3·15被曝光之后,“刘洪斌们”依旧活跃在荧幕上,还被网友整理出了诈骗了半个
中国的“四大神医”
。这就让人奇怪了,
为什么这些骗子可以这么活跃在电视上呢?
原凤凰卫视执行台长、搜狐副总裁,现中南影业CEO刘春的一条微博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我国四级办电视的制度
,是在1983年制定下的,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电视覆盖面。尽管在上世纪末的1997年,国家对广电系统进行了整顿,但截至2007年,我国2587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中,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仍有约1916座,
占比近75%
。
就向微博中提到的,
这些电视台都属于事业单位不能死
。但国家给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日子不好过怎么办?就只能想办法自己创造营收。好的品牌广告根本不会选择地方电视台,剩下的就是一些小品牌和本地商家。而在县级电视台广告中,就属医疗类广告效果好。成本低,回报大。尽管可能有些真的广告,但主要还是被虚假广告充斥。
靠着这些广告费,电视台才勉强活下去
。
至于为什么这样的事情缺乏监管,屡禁不止,则是和电视台
“宣传、事业、管理”三位一体的体制脱离不了关系
。县级广电基本都是实行局台合一的制度,也就是说有的地方广电局长同时也是电视台长,
“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情况非常严重。
这样的后果就导致电视台和政府的关系变得很复杂,也就成了电视台广接受监管的一大阻碍。
而也正因为这样,电视台和广告公司就会有各种手段来应付监管部门。药品广告的发布虽然是必须通过省级药监局的审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电视台和广告公司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获得广告批号,
正式播出时却换了版本
。
说到底,要想解决这些虚假医药广告和“神医”的问题,还得从根本着手。市场经济体制下,
该倒闭的还是得倒闭
,不然只会让这些包治百病的广告和“万能的神医”逍遥法外,无辜的百姓继续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