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年的第259天。
昨天,群里有小伙伴说:断更了之后,想要重新开始写好难。
是呀,人都有完美情结,总觉得断了就不是一次完美的坚持了。
怎么破?
接受不完美,或是重新开始一次新的。
那,我也有很多没坚持下来的事情。
失败的时候会很沮丧:好没用,居然没有坚持下来。
可是,转念一想:总是失败了,那就坐在这里想一想,这次为什么会失败呢?是这个项目不适合我,还是时间排得太紧了?还是我有抗拒点?抗拒点在哪?
我有很多没有坚持下来的事情。
日复盘100天,我只写了71天。
情绪日志,写了19天。
就在昨天回想今年的日更时,想起年初的目标是想写品牌的呀,结果相差108000里了……
拒绝点在哪?
有的是不想给别人看。
有的是,想要找新鲜感,写一个专题,自己都觉得好枯燥。
而情绪日志那个,看到自己白阴暗面,也很受打击……
但是,坐在失败这个点时,我想起一段话:
摔倒了不要急着爬起来,看看地上有什么好捡的。
有时候,失败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失败的心情更容易与人共情;失败的原因,也可能是别人失败的原因;而你从失败中走出来的方法,也会是影响与改变别人的方法。
所以,祸,也可能是福。
如果自己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可是,已经中断了不完美了怎么办?
翻一页,重新开始。
可以从新的一个月开始;可以从任意一天开始,只是你赋予那天,重新开始的一天,这个意义就好了;当然,你还可以找到有意义的一天,比如新年,大暑,2019年倒数100天,或是学完某个方法后的第1天。
我第1次连续日更是从2017年倒数100天开始的。
印象很深刻,那是9月的1天,我去上欣频老师的课。
课程结束,走出课堂时,内心有个声音:你看到的是原来的我,而我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我。
忘记了那天写了什么。
但,记得那一天。
2018年倒数100天,我发起了100天日更的挑战。
当时有近30个小伙伴参加,最后坚持下来的有18个,比例还挺高的。
有几个,接着又参加了365日更营,到现在还在坚持。
中秋期间听完了李欣频的文案课,从中听到了方文山,又追了一本书,找了网上他的演讲,很是佩服。
方文山出身于台北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毕业后,他便在社会上闯荡,他做过广告派单员、高尔夫球杆弟、餐厅服务生各种各样的职业,少年时期的方文山生活过得很是艰辛,但无论怎样的条件下他都坚持写歌词。在累计写完100首歌词后,他将这些歌词印了100份寄到各个唱片公司,最后只有一个人回复了,这个人就是吴宗宪。
进入唱片公司之后,他问自己:这么多人写歌词,我的特色是什么?
想到自己从小喜欢古诗词,于是就将古诗词与歌词结合在一起,重新修改这100首歌词,积累韵脚,才有了我们见到了 《
青花瓷》、《七里香》、
《发如雪》等众多,将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的歌,很方文山。
看方文山这段经历时,我有关注到2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