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叶嘉莹,剩将余世付吟哦 ·  11 小时前  
新周刊  ·  “一人AI公司”已实现年入百万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打工人最新离职理由:提前回家过年 ·  3 天前  
新周刊  ·  中国男足,这次不丢人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来大城市陪我手术,成了妈妈人生里久违的假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三十岁单身,我注定只能独居吗?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1-24 21:30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芊蔚

从大学毕业搬进合租房的那天起,我的合租生活总共持续了六年。总的来说,这段合租生涯还算顺利,没有遇到过不靠谱的房东,也没有和黑中介斗智斗勇。这些年房租一直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加上房子地理位置便捷,即使中间换了工作也在可接受的通勤范围。对于不习惯搬家和折腾的我来说,只要不到非搬不可的地步,似乎就可以一直住下去。

《二十不惑》剧照

这间房子最初是我和大学舍友两人整租下来的,我们毕业后同时拿到了北京的工作机会,便决定搭伙租房报团取暖。当时考察了北京的租房市场,发现房间越多每人平摊的租金越少,正巧遇到了一个首次出租的四居室,我们便火速敲定下来。我和舍友选了相邻的两个房间,其余的两间再转租给其他人。记得刚搬进来那天,从学校邮寄的行李还没到,我随身只带着一张被单,两个人就这样依偎着度过了第一个夜晚。那天晚上,我们谈论着未来在北京的种种,空荡荡的房间被我们对工作的期待和对新生活的憧憬所填满。虽然是第一次住在陌生的房子里,可是有好朋友陪在身边,让我觉得这里格外亲切,也因此对合租生活充满了向往。

在给其他两间房找租客的过程中,我们二人会互相商讨轮流把关,最终挑选了爱干净爱房子的小伙伴,大家一起维持着比较融洽的合租氛围。每天下班回来,我和舍友会习惯性地冲着彼此的房间喊一声“我回来了”。有时虽然忙到一天也见不到面,但每当听到她熟悉的脚步声踏进房门,我就会感到无比安心。

《今晚是寿喜烧哦》剧照

周末我们会一起逛街、下厨,似乎校园里的生活仍在延续,我们还是可以结伴出行、夜晚谈心。这样愉快的合租生活,大概持续了三年,直到舍友换了一份新工作,因为工作地点实在太远,无奈之下她不得不离开这里。她搬家的那天我们抱头痛哭,看着装满行李的面包车渐渐远去,我的加长版宿舍生活也随之终止。

在那之后,她住过的房间搬进来新的租客,其他两个房间也陆陆续续换了新面孔。

四个陌生人合租会形成一种默契,大家都尽量避免在公共空间停留,打开房屋的大门并不是真正的回家,只有进到各自的小房间并且关上这一扇门,才算是彻底回到自己的空间。虽然平日彼此碰到也会和善地搭话,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四个房间房门紧闭,整个房子像是被分隔成几个孤绝的小岛,每个小岛之间遥远而疏离。

《住宅区的二人》剧照

舍友刚搬走的那段时间我非常失落,每天进门再没有人可以问候,遇到烦恼也没办法像以前一样钻进她的房间诉说。原来,合租带给人的感受,多半是由一起合租的人决定的。

和友人同住的那种愉悦,会抵消掉房子硬件本身的不如意。这个房子老旧、不隔音,采光和取暖都不好,尤其我的房间冬冷夏热,进入冬季要开着空调才能感到暖意。以前不觉得这些问题有多么难捱,即使是冷飕飕的冬天,两个人披着毯子捧着姜茶一起聊天看剧,也可以过得很开心。友人的存在给整个房子蒙上一层温馨的滤镜,而当同住人只剩下陌生人的时候,我才感受到现实问题的严峻。随着住的时间越久,老房子的弊端也越层出不穷,我既要处理频繁的漏水和维修,还要解决其他租客大大小小的问题,同时还得面临有人随时退租转租的麻烦事,越发觉得这个房子难以忍受。

《私藏浪漫》剧照

今年有两个租客接连提出退租,我终于决定放弃这个毕业后一直生活的地方,开始探索下一阶段的生活方式。在买房还是租房的选择上,考虑到最近就业环境动荡,我作为风险规避者不敢贸然背上高负债。而租房面临的问题是独居还是合租。

在曾经被合租舍友吵醒的无数个早晨、和因厨房一片狼藉而放弃煮饭的那些时刻,我曾强烈渴望过独居的生活,甚至想要为了一个不受打扰的静谧空间而支付高价。但我也体验过一个人留守在偌大的房子里面,白天的时候虽然轻松又惬意,可当天黑下来之后,整个人就不由自主地开始紧张,会因为各种细小的声音疑神疑鬼,即使开着灯也睡不踏实。没了合租人制造出的生活声响,也没有三言两语的交谈,在一片寂静之中反而体会到另外一种情绪上的压力。很难想象,独居带来的快乐更多,还是孤单更多。

体验过和好友合租的乐趣,我自然还是希望能延续之前的模式。现在我的经济能力已经足够支付得起两居室,然而我的周围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合租的人。目前在北京工作的朋友们,大多数人早已结婚生子,为数不多的单身女性友人,除去家里买房的几个,剩余的要么是和家人同住,要么是工作地点相距太远只好作罢。我很丧气,在一线城市的租房市场上,单身女性的境地竟是如此尴尬。更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和朋友合租这件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事,却在进入三十岁之后变得再也没有可能。

《你比星光美丽》剧照

关于如何摆脱孤独,结婚是最常被提到的解决方案。然而,“为此选择结婚,似乎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一个人若只是为了摆脱孤独而选择进入婚姻,面对婆家与男友主导的家庭,无异于一头跳进孤独的深渊”。我十分认同韩国作家金荷娜的这句话。既然无法避免孤独,只能尝试直面孤独。找不到合拍的合租人,我便下定决心要整租一居室,从此踏上了漫长又艰难的找房路。

众所周知租房是个体力活。虽然现在有图片看房、VR看房等多种线上方式,但实地看房的体验还是最重要的,包括房屋本身的地理位置、设施配套、整洁程度等,只有实地看过我心里才会踏实。软件上看起来令人怦然心动的房子,实际看下来却大相径庭的不在少数。有的房间图片展示非常明亮,但打开房门才发现实际采光很差,即使是白天也昏暗无比,必须全天开灯才行。有的房间家居布置看起来十分温馨,实际看到的却是陈旧的桌椅、破旧的窗帘、角落里脱落的墙皮和油污斑驳的沙发坐垫。

《俗女养成记》剧照

为此,我在自己可接受范围内不断调高预算,却依然在找房看房上花费了诸多时间。能找到一间和图片匹配的房子并不容易,就算家具和采光都没问题,但散发着刺鼻味道的洗手间,或者墙壁上拍扁的蟑螂尸体,都让我感到强烈不适。另外,除了房屋本身的基本条件,独居还需要着重考虑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因此对于白天看好的房子,我还会找个晚上再专门去看一遍。正是这个原因,让我不得不放弃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房子。那间房子地理位置绝佳,位于二环边上的一个老旧小区,坐电梯上去后要穿过一个长廊再往下走一截楼梯,房间正好位于楼梯转角处,对于楼梯上面的人来说,房门被墙壁遮挡得严严实实,是个彻底的视线盲区。即使房间内部的一切我都相当满意,可当看着黑洞洞的楼梯口而心跳加速的时候,我还是决定放弃了。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即便房子合适,还会存在被房东拒绝的可能性。之前看好的另一间房子,竟然因为“单身女性”这一属性而被房东拒绝。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和中介再三确认后,得知房东跟上一任单身女性租户之间产生过一些矛盾,从而对这个群体好感全无,现在只考虑租给情侣。中介还告诉我,房东对自己的房子很有信心,不愁租不出去,即使没有触犯“单身”条约,想要砍价也没什么空间。这无形中又给我的租房增添了难度,本以为经济下行的市场是买方占优,实际上破房子到处都是,好房子凤毛麟角,此时房东的好恶才是决定性的关卡。

《自言自语的围裙》剧照

不可否认,等待一个合适的房子出现,既需要耐心也需要运气。然而这个寻找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很容易因为疲惫和失望而丧失耐心。在一筹莫展的时刻,很难找到人共情自己的感受,反而是日常打交道的中介,那些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无形中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慰藉。

有一次看房,接待我的是个刚入职半年的小姑娘,她没有电动车,我们只好步行去各个小区,而且她的业务也不太娴熟,对小区环境的了解知之甚少。我本就因为走路耽搁时间而感到懊恼,再加上得不到想要的信息,已经放弃向她寻求任何建议,可当我对一套家具全新的房子表现出兴趣的时候,小姑娘却坦诚的告诉我,这个房子装修不足半年,存在甲醛超标的可能,建议我慎重考虑。

还有一次,我接连找了一周房子都没碰到合适的,某天晚上下班后,饥肠辘辘的我筋疲力尽地赶去看最后一套,结果现实情况令人大失所望。那时距离约定的退租时间仅剩一周,公司还催着出差,想到自己的住处迟迟没有着落,整个人突然崩溃得哭了出来。那天带我看房的中介小哥,说起话来有点口吃,但面对我的坏情绪非常耐心的回应着。他说自己刚来北京时,住在一个没有窗子的小隔断里,一开始业务做不好什么都不顺利,后来渐渐有点起色便搬到了一间有窗的房间,虽然只有七八平米但也觉得很开心。他劝我我不要灰心,十全十美的房子不见得一次就找到,但每次比上一次好一点就可以了。小哥的话语非常朴素,但听起来却很有生活哲理,实实在在地安慰了崩溃边缘的我。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幸运的是,在距离退租的三天前,我终于遇到了一个还不错的房子,这场漫长又曲折的租房旅程总算来到了尾声。我也正式开启了独居生活。独居生活没有想象得那么完美,会在完全私人的空间里感到放松,也会在无人分享的时候感到孤独。

我不禁开始思考接下来的生活模式,是给独居生活增添新的色彩,还是探索其他方式的可能性。这期间有两本书给了我不同角度的启发。一本书是吉井忍的《东京八平米》,作者在狭小的房间内过着极简的独居生活,因为空间太小而不得不把一些生活场景放在室外,比如去钱汤(公共浴室)洗澡、去投币式洗衣间洗衣服、去荞麦面店吃饭,可恰恰在这个过程中,她结识了很多朋友,那些原本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日常交集而逐渐熟识起来。来自外界的热情与友善,让她建立起对世界的信赖,也让独居生活变得鲜活温暖、津津有味。“友情是一种亲密、因此又难免陷入封闭的关系,而在职场或餐馆等场所的偶然相遇和擦肩而过是一种开放性的关系”,或许,这种开放性关系,能够赋予独居生活更多温度。

《恩珠的房间》剧照

另外一本书是韩国作家的《拼团人生》,两个四十岁的单身女性,共同贷款买下了一套一百平米的公寓,从此开启了一种独居和结婚以外的新的生活方式。她们在兴趣爱好上十分接近,生活方式上又非常互补,两个人都曾独居生活了很久,享受过独处的自由自在,但也认为“这世间有一些事要更多人一起做才更加尽兴、愉快”,于是便一拍即合地成为了同居人。在这无关爱情的同居生活中,她们逐渐形成家人般的默契,感受着同居生活带来的温暖和便利。这样的生活形态新颖又特别,也让我看到了单身女性未来生活方式更多的可能性。正如作者所说,“当今社会由一对男女紧密结合而成的家庭单位已不再是唯一的答案。未来还会有更多形态的分子家庭诞生。”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审核:然宁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