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Harbin》
这样的画风,让你想起了什么
延时摄影--索菲亚
“时间挺紧张的,快要毕业了,来哈尔滨三年,走之前总要给这座城留下点什么。”
河南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大三学生杜彬德说。
在杜彬德心里有个“哈尔滨名单”:索菲亚教堂、阳明滩大桥、公路大桥、哈尔滨大剧院、极乐寺、爱建、哈西……“
延时摄影--松浦大桥
“哈尔滨人可能看习惯了,有时候不大会注意这些建筑。我用镜头把这种静态的,变成延时的动态效果,大家就会有新的感受。”
延时摄影--阳明滩大桥
杜彬德给记者看了他拍摄的阳明滩大桥,身为一个哈尔滨土著,乍一看记者差点把哈尔滨阳明滩错认成美国纽约。
杜彬德说自己喜欢哈尔滨的建筑,无论是老建筑还是新建的都有强烈的西洋风格。
“刚来哈尔滨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去老道外吃东西。就是现在的中华巴洛克那一片儿,感觉在那种建筑里吃东西味道都会不一样。”
记者问杜彬德怎么想到要拍哈尔滨的,杜彬德说:“快要毕业了,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其实现在时间挺紧张的,来哈尔滨三年了走之前总要给这座城留下点什么。”
现在杜彬德已经完成了索菲亚教堂、阳明滩大桥、松浦大桥的部分拍摄。
“如果时间来得及,我最想拍下哈尔滨的冬季,哈尔滨冬天最美。”说到这里杜彬德有点小小的遗憾,他已经在北京找到了实习单位,真正的拍摄时间可能只有三个月。冬天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在哈尔滨。
小编插个话,小伙别遗憾,冬天的大片咱有啊。【膝盖收割机】以天空的视角看到的不只是震撼丨这样的哈尔滨,美到无法表述,不可形容
杜彬德是河南人,90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大三学生。记者见到他时他刚从索菲亚教堂对面的高层爬下来,“爬楼没什么,有一回一栋23层的楼,我爬了三遍,就为想找个最好的机位。”
玩延时摄影的,几乎都是‘爬楼党’。杜彬德手里拿着索尼α7R,扶着三角架,说起摄影来头头是道,但他却是日语专业,延时摄影全靠自学。
“这相机是我刚换的,做了三年的假期兼职才存够钱。”为了了解相机,他用半个月时间把说明书研究了好几遍。为了后期制作,他泡论坛看视频,自学LRT、LR、AE、PR软件。如果够细心,会发现杜彬德的相机屏幕上有个伤痕。那是他为了拍摄,半夜两点爬帽儿山摔的。
在杜彬德的微博下,有个粉丝问“这一个视频下来要多少快门数?”杜彬德回复说:“一万多次吧。”拍180张,才能做出4-5秒的视频,有时候还会因为有人看了镜头或相机抖动而前功尽弃,要从头再拍。辛苦拍完的作品还要经常面临“秒盗”有的连名字都不给署。延时摄影本身很美,但做延时摄影又有点像“苦行僧”。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新晚报实习生:任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