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带队干部老贵
文/文斌今嗨
那个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巳经接近尾声。可是,当时在下放知青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于是上面的文件颁发一些规定。其中有一条,规定下放知青必须由家长单位统一安排部署,在农村办个知青生活点,建个居住地,派个干部集中管理。
那一年,从我二弟的下放地广济县某村传来了一个喜讯,说他报名参军入伍被录取了。我和父亲连夜坐轮船赶到那里去为他送行。
夜晚,黑灯瞎火,带队干部老贵举了个煤油灯来看我们。他当时只有三十毛边,两眼炯炯有神,有点瘦,显得干练稳重知性且很正直的样子,只是偶尔透露出一点忧虑的倦容。
寒暄之后,他说道,这个知青点有十几个人,都是高中毕业生。我每天在他们下工之后,组织他们唱红歌读红书,看似无忧无虑,其实他们的心里有很多的想法。每天在广阔天地里辛苦劳作,只有几个工分,粮食也吃不饱,一年只能吃到几次肉,很艰辛的。
我们对他说:你到这个偏僻的地方来为这些知青操心费力,辛苦啦,我们代表那些日夜牵挂子女的家长们对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说道,劳神费力也不算什么,我在这里干一年也就回去了,他们怎么办?还有些事情我个人觉得不知道怎么解决,个人的力量大小了。
他停了一下,接着说:讲个事情给你们听一下,不知道怎么办呢?
他说,有个当地老乡投诉:我是个养蜂的农民,走南闯北的也算见多识广。见到你们知青点的一个姓宗的女孩心灵手巧,想请她为我自己织件毛衣。农村人不会这些手艺活吗。我买了一斤二两毛线,另外送上几个鸡蛋,请她为我织件毛衣。过了十几天吧,她将织好的毛衣拿到家里了,我很开心啊!可是呢,当时觉得毛衣是湿的,第二天晒干试穿,太小啦,穿不上去。用称一称吧,怎么也不到一斤呢?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准备感谢她,送点吃的或者别的东西给她的,可是心里感觉像受骗一样,很难受的。”
那个老乡又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我们这里来,感到他们很辛苦很累,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的。这个事情只是向你们领导反映一下,怎么处理不在意,只是提请注意而已。
老贵讲完了这件事情,感到很难堪。接着他又对我们说:这个老乡家的少了一只鸡,那个老农家的狗不见了,都跑到知青点向我投诉,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呀?
最后他指着二弟说,他参军入伍,这个也是这里飞出了一个金凤凰!
这时候我们都笑了。
我的父亲打趣说:谢谢你的照顾和祝福,我家祖宗的坟墓上被鸡子哈了一下。
哈哈哈哈哈!
注:这个事情过去了几十年,最近在简书中遇到了老贵,偶然记起了。感谢那些知识青年和为他们付出爱心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