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七公片区开发
高端基建融资:片区开发,ABO/F-EPC,PPP,专项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巨头宣布:永不合作! ·  昨天  
四川日报  ·  刘诗诗、吴奇隆,突传消息! ·  3 天前  
自贡网  ·  赞!东方锅炉创新成果入选四川“五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七公片区开发

是什么造成我们误以为: 读懂了城投就能读懂中国经济?

七公片区开发  · 公众号  ·  · 2024-08-13 11:15

正文

◆◆
七公片区开发

◆◆

七公片区开发是基建融资领域遥遥领先的专业公众号。七公具有20年超1000亿元的政府基建项目筹融资经验, 专注于片区开发的顾问咨询和业务指导,尤其擅长搭建片区开发合规架构和融资路径 。七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咨询机构, 现已分布在全国十几个地区, 诚恳邀请咨询机构建立合伙人合作机制,并支持合作机构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服务。

写在前面

因为搞平台假转型的赤脚医生们,给平台假转型配药时安装的业务太多了,从传统业务到新质生产力,从航空母舰到月背挖土,几乎没什么是城投公司不能干的。

所以, 读者就会误以为,读懂了城投就读懂了中国经济。

读懂了城投,跟读懂中国经济,风马牛不相及,相差十万八千里。

不过,读懂了城投,就可以读懂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所做出的努力,包括这种努力的方向,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


一、为什么没做过城投的人敢于支招

虽然假平台转型随处可见,但在现实案例中,大多数情况还是转前转后一个圈,——没什么本质变化,但也并没发现有平台公司因为开展转型改革,而导致诸如资不抵债、破产倒闭、国资流失等严重不良后果的情形,这是什么原因呢?或者说,假转型为何能长盛不衰呢?进一步的,为什么那些从没做过城投平台的人,敢于给平台转型支招?

(一) 白开水没有毒:市场化假药非毒药
在一些所谓的改革中,无论是改革的建议者、参与者都心知肚明:反正不管怎么转型改革,都没有破产倒闭的风险,所以,即使改错了转错了,你两三年之内也看不出来。
就像卖假药的,都卖糖尿病、高血压这类慢性病的假药,虽然卖假药,或者换汤不换药,但假药不是毒药。
为什么卖救命用假药的就比较少?因为瞒不住,会出人命的,患者家属会来拼命的。
比较典型的无效转型措施有:所谓的补短板、并购重组、收购上市、薪酬设计、全产业链,以及被误解为筹资模式的产业基金、城市更新、老旧改造、XOD等等。在平台公司转型专题里,我们一直将这一类型的无效转型措施称为“白开水转型措施”。白开水转型措施有一个共性,就是照抄市场化企业的各种改革措施。

(二) 平台公司是地方筹集资金的军队
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军队,他的首要目标是筹集建设资金或资产,不是盈利,但不盈利就难以持久经营;反过来说,一直盈利但不能筹集资金,那就会被拿下。
就好像医院,无论是自收自支还是差额拨款的,首要目的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但是也要盈利,否则就会倒闭;但如果只盈利不治病救人,那院长会被拿下的。
就好像军队,首要目的是保家卫国,当然也要发军饷,否则没法行军打仗;但如果军队只考虑盈利,不保家卫国的话,他想干什么?打算造反么?脑袋不想要了么?
城投是地方政府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资产的军队,如果城投筹不来钱也没利润,这城投老总还需要再改进改进,还有培养的价值;如果城投筹不来钱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这城投老总离滚蛋就不远了。城投自己赚的那几个钱,根本入不了上级的眼,不是不够塞牙缝,而是连闻味都不够。

(三) 相关方不关注:兜底观念遗入人心
只要债务兜底的观念不改,对于平台公司本身及其合作各方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大家也都知道反正债务不会减少,工资不会增,增了也没关系,一个平台公司几百亿甚至更多的债务,每年还款付息小几十个亿,不差增加几十万工钱这种小事情。
所以,在地方兜底观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在举债融资行为没有真正市场化的情况下,各方对改革内容并不是真的关注,随你沧海桑田怎么折腾,真正重要的,是你爸仍然还是你爸。


二、城投平台公司应该做哪些业务?

平台公司的业务选择需要具备三个特点:
(一) 关联垄断性
第一必须是与地方政府行政工作环节有必然关联的 ,能够具有一定垄断特征优势的业务, 不是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 平台公司本来并不具备除政府相关事务之外的业务优势,生产市场化产品,就超越社会企业了么?然后还顺便为地方融了资? 城投平台老总都是yyds么?

(二) 财政平衡性
第二必须是总体来看可以自平衡的业务。 这里提及“总体来看”,意思是指,从财政收入来看,收入能够覆盖投资本息;而不是指平台公司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收益能够覆盖投资本息,那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的代建类业务,从城投公司的角度来说,也有代建类收益,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代建制度并没有为地方政府提高管理质量,也没有提高效率,它只是为延付款项提供短暂理由而人为增设的环节,从目前的监管态势来看,这种环节能够拖延付款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能够筹集资金的渠道越来越窄了。

(三) 企业经营性
第三 必须是可以委托给企业性质实体进行经营管理的业务 而不是公检法国地税等行使行政职能的环节。

三、读懂了城投,就读懂了地方发展道路

中国经济的发展,绝大部分的贡献,来自于实体产业。
读懂了城投,跟读懂中国经济,风马牛不相及,相差十万八千里。
不过,读懂了城投,就可以读懂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所做出的努力,包括这种努力的方向,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

(一) 多数城投通过土地整理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城投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口径进行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都是通过城投平台公司来实现的,城投所占的比重,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
管理库PPP和一般债、专项债所实现的基建规模,跟城投实现的比起来,微不足道。
其他模式更不可同日而语。
城投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主要路径,是土地整理。


(二) 多数城投没有摆脱“打肿脸”借钱出海的死结
虽然如此,由于城投信仰的不良影响,在2014年以前,大多数平台仍然依赖信仰,依靠不断“造大船”,以“打肿脸充胖子 ”的思路进行融资。
2014-2024年间,由于管理库PPP和专项债的崛起,和一系列平台管制文件的出台,严厉打击了城投平台公司的借款思路。
躺平于路径依赖的大多数平台公司,没有找到新的融资方向。

(三 ) 多数城投未能建立营商环境的投资回报机制
城投平台公司的健康回报机制是:
投资于营商环境,招商引入工业和商住产业,实现土地和税收,营商环境建设获得回报。
但是,由于过度依赖原有“打肿脸”路径举债,多数城投平台公司没有建立健康的投资回报路径,地方政府亦然。
这是读懂城投后,读者应当得到的启示。



广告





















学习课程请添加课程顾问微信


微信号|aney_spring
公众号|七公片区开发
47, 14, 35, 115号文PPP新机制下,债务高风险区域的政府投资项目和平台公司举债融资受到严控,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模式不能够再为地方政府基建实现融资,只有按照2023年7月城中村改造会议的方针,由社会资本投资城中村改造的片区开发模式,才能应对局面,筹集资金和化解债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