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
由北京经开区总工会承办的
“最美·亦度”
——北京经开区模范先进人物荣誉盛典活动
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哪些人登上光荣榜?
Ta们有怎样的故事?
……
和小亦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大。近年来,北京经开区涌现出一批时代先锋楷模。在他们之中,既有企业管理者、高科技人才和一线技术工人,也有机关单位、街道基层的工作人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艰苦付出,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忘我的拼搏精神,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的那句“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谱写奋斗篇章。
从羊肠小路到通衢大道,从阡陌农田到创新之城,北京经开区用近30年时间,在首都0.35%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约20%的工业总产值……这离不开以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北京经开区广大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也将成为激励广大职工群众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面对北京经开区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总工会将围绕北京经开区“四区一阵地”发展定位,鼓励广大职工争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突出表率;鼓励广大职工争做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典型;鼓励广大职工用勤劳和智慧解读“劳动美”,以拼搏和奉献助推“中国梦”。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更是新时代追求卓越、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无论处于何种起点,经历何种挫折,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劳动,都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中体现灿烂的人生价值。广大职工要以劳动模范为学习榜样,锐意进取、笃行致远,在劳动中创造美好生活,用劳动践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崔雪莲是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部A班操作工,和千千万万在生产一线工作的人一样,她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可跟绝大多数一线工作的人不一样的是,她是一名聋哑人。但她并没有因此自怨自艾,而是在逆境中迸发出昂扬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逐渐成长为一名关键设备的操作工。她用阳光、自信书写着无声却美丽的人生,成为一朵绽放在生产一线的雪莲花。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崔雪莲在大宝、在北京经开区度过了她的青春时光,也见证了公司每一个的成长和跨越。每天,看着一瓶瓶护肤品从车间生产出来,进入千千万万的家庭和用户手中,这让她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以崔雪莲为代表的广大聋哑职工,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也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社会贡献着力量。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张明就是这样一个为企业发展而敢于创新的人。将机器人运动精度控制在0.2mm以内、仅用10天就解决一系列机器人点焊技术难题、带领团队成功推动铝材焊接技术发展和汽车轻量化进程……2003年,张明进入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十几年如一日扎根一线,出色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先后被授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爱企业好职工”、“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他用自己的青春见证着中国智能制造的诞生和发展,谱写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华丽篇章。
从事机器人应用系统生产制造近20年,在上下求索、与时俱进的路上千锤百炼,张明成长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拿”,用劳动铺满青春年华,用汗水铸就荣誉丰碑。
CT技术是医学影像中进步最快的部分之一,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医疗诊断的水平。面对突然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CT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筛查和诊断工具。34年的工作经验、28年的CT技术研发经验,让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孙旭光成长为业内“高手”,他从分系统组装生产(SKD)工作开始,发展到部件级组装生产(CKD)的单一产品的部件组装,直到现在达到“年年有新品,每款新性能”的成就;从生产研发最初的经济性CT,一直到研发出各类型的中高端CT;从产品主销国内,发展到保持着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孙旭光一直奋发向上,砥砺前行。
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驰援前线,孙旭光带领团队快速研发出诺亚1号方舱CT,以应对疫情救治中方舱医院对紧急隔离区和救治设施建设的需求,堪称医疗CT研发技术的“定海神针”。
技能标兵、奥运增产先进个人、公司突出贡献奖、公司合理化贡献奖、北京经开区爱企业的好职工;2016年度被授予“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贴技师”;201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2018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榜样”;成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及《新创工程高技能领军人才工作室》……自2004年6月进入SMC(中国)有限公司以来,尚晓利获得了多项表彰,可他从未因取得成绩沾沾自喜,而是时刻以匠人精神要求自己,并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所谓匠心精神,是敬业、是精益、是专注、更是创新。正如诗经中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尚晓利在基层工作岗位上潜心钻研15年,不断改善生产方案、完善生产工艺,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多个设备的疑难杂症,为公司节省了成本。而尚晓利也渐渐在加工制造的这条道路上闪耀出个人魅力和光芒。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有幸参与其中。”作为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核心管理人员和专家,吴琼创建了北京市唯一的无人驾驶测试机构,目前无人驾驶安全测试超过1227579公里,测试总里程是中国高速路总里程的8倍。作为北京经开区先进劳动者代表,吴琼持续引领行业创新,支撑推动北京自动驾驶安全有序驶向美好未来。
对于创新,有一种说法: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吴琼的职业生涯,为这一释义添加了最好的注脚,她的智能网联事业,被多个创新点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渗透到无人驾驶汽车驶过的每一寸公路。
2010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80后女孩蔡晶琦放弃了海外待遇优厚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怀抱。当踏上故土的那一刻起,她的航天大幕从此正式拉开。蔡晶琦主修机械制造专业,2012年加入航天一院研发中心,从事航天科研工作。2017年10月加入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致力于研发高品质、低成本、快响应火箭,并提供系统性发射解决方案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对于火箭这样一个特殊产品,涉及结构、动力、电气三大系统,关乎几十个专业和成千上万乃至百万个零部件。“严慎细实”四个字成为蔡晶琦心中的四字箴言。她说,航天的技术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商业航天需要产业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努力,它必将带动国家新太空经济链条的全面发展。
如果说芯片是信息时代的“发动机”,那么韩迪就是这台“发动机”的研发者和制造者。作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厂长,他带领中芯北京在逻辑、物联网、高压显示、存储、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六大芯片平台中突破技术瓶颈,填补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结构中的多项空白,为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不竭驱动力,是“中国芯”的领跑者。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韩迪自2017年接任厂长以来,带领中芯北京连续3年实现营收增长,累计为集团增产贡献5.25亿元,2019年年产值超57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已有数十家国内优秀的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制造企业与中芯北京建立合作关系,中芯北京正在成为集成电路领域促进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最广阔的田园。
“对工作抱有敬畏心,负责什么样的事,就把它干到最好。”北京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高级政工师郑海涛将这句话作为人生信条,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辖区企业、群众的幸福指数,成为群众眼中的“平民局长”。
多年来,郑海涛先后被组织安排在工委组织部、工委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社会发展局、研究室、行政审批局等不同部门和岗位,岗位多变迁、初心永不改,她把干事创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贯穿于工作始终,“把职业当事业干”,带领同事推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等工作任务落地,努力使北京经开区成为“审批最快、服务最好、环境最优、体验最佳”的北京样板。
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精彩的人生。每个人的岗位都很平凡,但正是无数个平凡的叠加,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郑海涛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过着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
制定“复工纪律十条”、带头紧急组建“生产突击队”、24小时内生产出第一批发往武汉的CT器械、将“中国方案”推向全供应链……冯健是GE医疗的生产运营骨干,也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自疫情暴发以来,她始终奋战在医疗器械生产一线,不舍昼夜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鼓励、带动着身边人,为无数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驾护航。
CT设备的生产,涉及全球300多家厂商和近万种零件,面对瘫痪的供应链,冯健主动寻求政府帮助,开路条、出证明,最终通过GE供应链专机为北京工厂配送紧急零部件,有力地保障了抗疫物资的生产和供应……疫情之下,冯健带领团队创造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速度奇迹。
国内疫情趋稳后,冯健又带领团队转战“下半场”,成为全球抗疫的生力军。在她的带领下,团队不仅带动了工厂的复工复产,也将“中国方案”推向全供应链,为全球抗疫做出更大贡献。
当人们还沉浸在刚刚迈入千禧年的心潮澎湃里时,24岁的张建新怀揣着“创业梦、产业梦、中国梦”创建了欧必翼门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经过21年的艰苦奋斗,他建设了集研发、设计、生产为一体的门控安防现代化工厂。
多年来,他始终牵头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在技术改造和升级中亲力亲为,发明了43件专利,并将数十件创新型技术逐一转化为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不断挑战同行业产品的新高度。2014年自筹资金建设的北京经开区首家互联网创新园,引进了创新型高新技术示范企业56家,成为“全国互联网产融创新示范基地”、“中关村创新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园”,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张建新认为做实业是最本分、最基础的,只有牢牢把握实体经济,方可实现中国几代企业人的产业梦,继而实现中国梦,他认为这就是产业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泰德制药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带头人,赵焰平先后主持7个新药品种开发,承担重大项目4项,申请国内专利34项,授权18项(第一发明人11项),申请PCT29项,授权2项(第一发明人2项)。在专业技术平台搭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重大创新品种转化落地,培育高端人才团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5年,赵焰平开始牵头布局原创新药研发,开启“高端制剂+原创新药”双创新模式。通过成立创新药部,依托肺纤维化、慢阻肺、肺癌等临床亟需肺病新药的开发,先后搭建了高选择性激酶抑制剂、神经离子通道受体拮抗剂以及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的新药发现技术平台,目前已孵化出6个肺病1类新药,成功将该领域技术能力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经开区城市运行局生态环境处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34岁,有7名工作人员,他们不仅担负着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800余家工业企业、近3万辆重型柴油车和移动机械的环境监管任务,还扛起了北京经开区环境质量改善的重任。早在2017年,这支7人队伍就获得了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的光荣称号。
2020年,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改善统筹推进,北京经开区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空气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下降,PM2.5累计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9%,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优。
经过3年的磨砺锤炼,这支7人队伍已经成长为为北京经开区生态环境改善和生态环境安全守护的中流砥柱,他们用自己的担当和奉献,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