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发音人:周正佳,55岁,男,宁乡市玉潭街道,玉潭街道香山社区主任。
②发音人:陶谷粮,62岁,男,花明楼村,农民。
③发音人:朱国斌,65岁,男,煤炭坝人,村支书。
④发音人:喻联盟,60岁,男,流沙河镇合兴村人,教师。组图/记者陈韵骄
4月12日后,宁乡人的自我介绍改口了。
“嗯郎嘎好,我吖似市里滴哒!”(您好,我也是市里人了。)
经国务院批准,宁乡撤县设市,成为县级宁乡市,宁乡话会不会也跟着升级变得更“洋气”?其实,早在宁乡“升级”之前,宁乡话早已“名声在外”,被网友们誉为“湖南最搞笑的方言”。
多年前陈英俊的宁乡话版《水手》和去年廖佳琳宁乡话版《Rollinginthedeep》,让宁乡话早已“深入人心”,硬生生将两首心酸纠结又励志的流行歌曲唱出了喜剧风和花鼓戏味道,用廖佳琳的话是,“土萌的宁乡话自带笑点。”
视频:
土萌的宁乡话:《Rollinginthedeep》
宁乡话很“土”,“土”到许多词汇可以在古音里找到根源;宁乡话很“萌”,上宁乡人说话喜欢带“哩”,下宁乡人说话喜欢带“哒”;宁乡话还很霸蛮,嗯搞么子噻!(你搞什么!)嗯坐嘚吧!(你坐下吧!)。语尾词“的”“噻”“死”“呖”都不像普通话读轻声,反而读音很重,一句句,像一记记重锤敲在耳膜上,透露出的是一种“硬”气。
然而,有意思的是,陈英俊和廖佳琳都不是宁乡人,陈英俊是湘潭人,廖佳琳是90后长沙伢子。当我从宁乡东部穿越到宁乡西部,将陈英俊宁乡话版《水手》放给不同地区的宁乡人听时,大家一个个侧着耳朵露出“复杂”的表情:像?又不像?
长沙学院语言学教授、宁乡人邓开初给出了“专业意见”:不是正宗的宁乡话,里面还有湘潭话。有湘乡的网友评价,“还带有一点湘乡调。”
这无意中显露出了宁乡话的“生活环境”。在宁乡撤县设市之前,它曾是湖南省内唯一与五个地级市市区相邻的县,宁乡方言几乎“生活”在其他方言的包围圈中,宁乡的周边从东往西依次有望城方言、湘潭方言、韶山方言、湘乡方言、娄底方言、涟源方言、安化方言、桃江方言、益阳方言。
在宁乡境内行走,耳边大致相同又相异的宁乡话,不断提示着你此地的区位和历史。那一点点相异的背后,暗流涌动着的是一处一地交通、经济、文化以及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个个方言词汇的诞生和没落俨然成为时代变迁留下的证据和活化石。
今天,宁乡迎来新的身份和时代,由县变为市又会给方言带来怎样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图片可以放大,看得更清楚哦!)
来源:潇湘晨报、腾讯视频(十三亿分贝)
文/赵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