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人才在线
关注上海文化人才学习在线,即时收取上海职业能力考试院文化人才认证中心相关培训、考试信息,上海文化人才进修学院相关课程、讲座和活动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达州发布  ·  达州上市了!每公斤高达380元! ·  9 小时前  
LRTV辽宁之声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昨天  
LRTV辽宁之声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昨天  
福州新闻网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昨天  
福州新闻网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昨天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21日 行情向好,小麦继续涨! ·  3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或致大脑变迟钝!这个小习惯的伤害不可忽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人才在线

“为什么要炒掉在朋友圈晒加班的人?”答案太颠覆了

文化人才在线  · 公众号  ·  · 2018-07-04 14:00

正文

勤奋它是一种结果,不用通过晒去证明。

作者:维小维

首发公众号: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




最近我在密锣紧鼓地搞招聘,于是跟一个资深HR朋友Carrie请教,她突然跟我讲了一个招聘原则:


但凡在朋友圈晒加班的人,你都要小心。最好别要。


我懵了,晒加班不是首先得加班吗?那不是勤奋工作的体现吗?


她笑着说: 你没听过“越炫耀什么,越缺少什么”吗?来,给你讲一下之前一个招聘经历。



好员工的标准不是加班, 是靠谱


三个月前,Carrie炒了公司的一个加班之王。那个小姑娘简直是劳模,朋友圈都长这样:

深夜11点发一条, “加班完了还是要喝口喜茶的……”;

凌晨2点钟发一条 ,“邮件发送完毕,睡觉!”;

周末大下午 的发一条办公室的照片,很不经意地一句“安静的周末,办公室的绿萝也特别好看。”


这姑娘朋友圈发得好有艺术啊,一条就把喜茶和加班一起晒了。没想到这样一个劳模也会被辞退,这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Carrie说,她的直接上司一提到了她,简直一嘴的咬牙切齿。小姑娘晒加班之前的几条朋友圈,都是在卖货。


本来,做做副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只要你随便打开她任何一个工作结果,个个都是深坑—— 要格式没格式,要逻辑没逻辑。这就算了,可怕的是里面的数全都是错的!那位可怜的上司同学要花3个小时来改错,还不如自己做算了。


“晒加班?” Carrie说, “不过就是一种心虚的表现,怕被人质疑不够用功呗。”


果然是,不努力的人不可怕,努力地悄悄把事给办砸的人最可怕。


我相信很多人在小姑娘的角度也极度不明白,我努力、上进、勤奋、吃苦,怎么我还不是个好员工?


无他,好员工的标准不是加班,而是靠谱。


何谓靠谱?我认为网上有一个最准确的解释是: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再往深里说,就是把事情交给你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真的不会担心你把事情办砸,也不会担心你坐在那里表面敲键盘,私下做微商。


但凡有点脑子的老板,都恨不得把那些“伪勤奋”的人统统给炒掉,把工资加给那些使命必达的人。



晒加班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可晒的只剩下加班


如果说,但凡朋友圈晒加班都是有问题的员工,我觉得有点绝对。


但不得不说,一个人秀炫晒什么,的确反映他内心的渴求。



康奈尔大学的著名心里教授托马斯博士曾经做过一个有意思的实验。


他邀请29个大学生猜一下某个橄榄球比赛的结果。好了,球赛结束之后,教授让大家伙过来解释一下自己的猜测。


好玩儿的是,凡是猜中了结果的人,都说得很快,平均耗时10.7秒,凡是猜错的人,平均用时差不多是两倍,17.66秒。


也就是说,猜错的人,用了更多的时间在为自己辩解。


事实上,这个实验正好说明了心理学上一个“心理防御机制”——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人啊,总是会想方设法,用最合理的解释去掩饰失误,包括秀朋友圈。


众所周知,现在的朋友圈早就是个刻意秀场。

有的秀孩子,有的秀包包,有的秀恩爱,不过是为了表达一下我的孩子很可爱哦,我的包包好昂贵哦,我的老公好帅啊……


而你秀的反而是加班,那只能说你一定在默默告诉老板:看看,我真的好勤奋!


殊不知, 所谓勤奋,其实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成年人都知道,职场没有功劳本,只有成绩单。



打个简单的比方,

一个作者三天两头写出十万加,他用得着晒加班吗?

一个快递员天天都得满屏好评,他有必要晒加班吗?

一个公司蒸蒸日上业绩一路高歌,那个老板会去晒加班吗?


我只能说,人家没空!有空都在晒十万加,晒好评,晒业绩。


一般来说,真正认真在加班的人,也不会有闲心去晒加班。 只有加班可以晒的人,那他就“穷”得只剩下加班了。


黔驴技穷的穷。



误把过程当结果

不过是一种自嗨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有一个误导性的错觉就是:很容易把过程当成结果。


这啥意思呢?


比方说,你的工作就是要贴好100张发票。结果,你很认真戴着耳机一边听歌一边聊微信一边贴,一不留神贴错了五十张。你还沾沾自喜自己能力好强啊,准时准点交出了功课,还舒舒服服地听了歌聊了天儿。


没错儿,你完完整整交出去的是100张贴好的发票,但是也代表着给你上司50个地雷。


而这,更多的是你给自己的地雷。因为你的上司以后连发票都不敢交给你贴了。



做完,和做好是有根本性区别的。更极致的结果是: 做好之后还会想,我怎样才能做到更好?


这基本上就代表着三类人, 一种被动,一种主动,一种是老板。


哪怕第三类人今天做不了老板,他把自己当做一个“个体户”那样去经营,做任何事情就当是做业务,给自己积累口碑,总有一天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老板。


而第一种人,更多是被根深蒂固的“混日子”思维锁死。混呗,反正赚的不过是死工资。可笑的是,越是这么想,越是一辈子就那么多死工资了。


你或者会说,少放点心力在主业上,一样可以从副业找到更多的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