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欲言
强调一下,自2008年之后,整个世界经济都是自上而下的,主要经济体都是围着货币政策这根指挥棒转的。
中国稍有不同,中国是围着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基建)两根指挥棒
转的!但财政政策必须配合货币政策,其实还是围着货币政策转!
既然是自上而下,经济走势、资产价格等等,都是
政策动向
和
政策约束
两点决定的!跟经济内生动力、基本面啥的,其实没多大关联!
直白点说,
经济有没有动力,股房还能不能涨,就看印钞有没有受到约束!
2008
年至今,为什么杠杆率一直涨?
无非就是缺少印钞,经济就没有动力!
01
饮鸩止渴
2020
年中国经济怎么稳住的呢?
前三季度名义GDP增速1.4%,11月M2达到10.9%,
货币增速8倍于名义GDP增速,经济稳住了
。
杠杆率奇高,天量债务的成本,当然会侵吞经济活力!
如果没有债务大面积爆破消减债务成本
,哪得多么深度的改革(激发经济活力)才能抵消掉债务对经济活力的吞噬?
债务爆破会疼,深度改革就不疼?
回头看下2008-2020的数据就十分清楚,
只要债务还没大面积爆破,
想拉动经济其实就只有
放水一条路
。
自2015
年开始去杠杆,
杠杆越去越高,为什么?
无非就是债务和资产价格爆破太疼。
刮骨疗毒很疼,还是饮鸩止渴吧!
02
刮骨疗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的要求是
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
参考2019年稳杠杆阶段来看,M2同比增速8.7%,名义GDP增速7.8%,两者之差0.9%。假设0.9%这个数值是稳杠杆的参考标准,2020年M2超过名义GDP已经达到9.5%,
超标10倍
,M2需要大幅压缩。
然而M2一旦进入拐点,资产价格压力随之而来,合格抵押品随之减少,社会融资随之收紧,资产价格和债务将迅速进入爆破准备!
刮骨疗毒,做好准备了?
03
旁氏债务弃疗?
利率刺激会延后(半年左右)传递给社融,形成货币和信用的四象限;
1)
2020
开年后,宽货币+宽信用;
2)
2020
年5-11月,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但传递给社融延后,这段时间为紧货币+宽信用;
3)
2020
年11月至今,紧货币传递至紧信用,社融调向,随后央行货币政策转宽,近一个月以来为宽货币+紧信用。
既然2021年定调为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那么喻示着自2020年11月开始的宽货币或难以延续超过半年(超过才能传递给宽信用),紧信用将成常态,旁氏债务这是弃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