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海报新
闻
关于近视的八大误区
误区1:
孩子上学前,不用查视力❌
孩子出生时,眼睛发育尚未完成,处于远视状态,是生理性远视,也叫
“远视储备”。
随着身体不断生长发育,眼睛的屈光度数从远视逐渐趋向于正视(既不远视也不近视),这个过程即
“正视化”。
重视“远视储备”的保护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控至关重要。
如果儿童在小学一年级时“远视储备”已消耗完,
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极易发展为近视。
误区2:
视力18岁以后就定型了,不会涨❌
伴随着眼部发育的完善,很多人在成年之后的屈光状态确实会逐步趋于稳定
,但不是到了这个点就按下了停止键,
如果存在用眼过度、病理性近视,即便已经成年,近视还是有可能继续发展的。
误区3:
关灯看手机省电,对眼睛影响不大❌
睡前摸黑玩手机,眼睛长时间盯着手机看,不断变化的光影会给眼睛造成持续刺激,长此以往会导致干眼症,造成近视、散光加深,同时也会诱发急性青光眼。对老年人而言,黄斑病变和白内障发病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另外,
“护眼模式”也
只是调节屏幕色温和亮度,
有点作用但不大。
“护眼模式”是把屏幕光谱调到偏黄的暖色系,只能一定程度减轻蓝光伤害。但屏幕太暗或太亮,都容易导致视疲劳。正常光照条件下,可将手机亮度设置在50%左右,一般不超过70%,不低于30%。
“防蓝光”眼镜不能防近视,OK镜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佩戴。
误区4:
躺着看手机舒服,对视力没啥影响❌
侧躺着看手机看似舒适,实则更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一直如此,不仅会造成视疲劳,而且会导致干眼症、近视早发或近视度数增加过快,甚至发展为高度近视。躺着时由于眼睛距离手机下方更近,需眼肌进行更多调节,导致眼肌痉挛和近视度数快速加深,
长此以往可能导致高度近视或诱发斜视。
误区5:
得了近视眼就不会得老花眼了
❌
近视眼是由于眼轴变长而导致的屈光不正,而老花眼则是由于晶状体和睫状肌老化导致的屈光力减退,一般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到了一定年龄,都有可能出现老花眼的症状。
误区6:
持续近距离看书会近视
❌
看手机和看书都属于近距离用眼。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看书也会对视力造成影响。选择书本时应注意分辨,选择纸张颜色较为柔和的乳白色,或稍微泛黄色的纸张,并注意印刷质量。
误区7:戴眼镜会导致度数加深、眼球变形❌
近视增长是由眼轴增长引起的,目前这种发展过程是不可逆的。
部分近视患者“眼睛变凸”,也是由于眼轴随着近视进展不断增长造成的,并非戴眼镜引起。要防止近视度数增长过快,必须及时戴镜矫正,否则容易加重眼部疲劳症状,加快近视进展。
误区8:近视能治愈
❌
事实上,
近视不可逆,无法完全治愈。
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眼镜等有一定临床效果,但尚无法做到治愈或逆转近视,其长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验证。
手术也无法完全“治愈”近视。
医生介绍,手术对眼睛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等有一定要求,若手术不顺利可能出现并发症。近视手术只是达到了“摘掉眼镜”的目的,并没有完全治愈近视眼,仍有可能发生眼底病变。
怎么刷手机才健康又轻松?
这几个护眼建议请参考
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每天少不了要学习、阅读,还要适当地使用电子产品娱乐一会儿。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怎样做到学习、健康两不误?
每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远望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不仅可以帮助眼睛放松,还能有效预防视疲劳的发生。
使用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屏幕亮度应适中,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不动。未成年人夜晚进行学习和阅读时,建议使用护眼台灯,并保持良好坐姿,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应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
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够显著降低近视发生率。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促进眼睛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以抑制眼轴过度增长,从而有效预防近视。
定期检查更新视力健康档案是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于已经有近视倾向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不仅是孩子,大人也一样要对视力上心,尤其是
老年时期(60岁以上),眼睛衰老加速,视力下降明显,如果长时间刷短视频,飞蚊症、青光眼、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疾病容易威胁视觉健康。
爱眼护眼,首先要知道眼睛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刷短视频时,建议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看手机屏幕,和孩子们一样,大人也适用“20-20-20法则”,每刷短视频20分钟,就停下手中的操作,将目光投向至少20米外的远方,保持20秒,让持续紧张的睫状肌及时得到放松,有效缓解视疲劳。同时,每天刷手机的总时长也不宜超过4小时。
正确的坐姿对于减少眼睛压力至关重要。要确保手机屏幕与眼睛在一条水平线上,不要离屏幕太近;同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坐姿观看,尽量不趴着、躺着,减少对颈椎和眼睛所造成的压力。
刷短视频时要确保周围光线充足,保持屏幕亮度适中,避免过亮或过暗,以免对眼睛造成刺激;晚上使用手机可以打开护眼灯,以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
建议每年进行包含眼压、眼底等在内的眼科深度体检,及时排查疾病隐患。
老年人还可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打太极等强度较小的运动,这有助于避免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缓解视疲劳也有所帮助。
特别提醒,户外活动时佩戴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饮食方面增加富含维生素C、叶黄素、玉米黄素、Ω-3脂肪酸等食物的摄入,比如新鲜蔬果、蛋黄、深海鱼类,这些营养素有助于延缓晶状体老化。
可以采用穴位按压法、冷水洗眼法、热敷护眼法等来缓解眼部疲劳,改善视力功能。还可以做眼球体操, 通过锻炼支撑眼球的肌肉来有效预防老花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