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
文学院学生会信息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心理  ·  活得通透的人,都有一个共性:不讨好 ·  14 小时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人类简史》人性的底层逻辑及其与文明发展的悖论 ·  16 小时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人类简史》人性的底层逻辑及其与文明发展的悖论 ·  16 小时前  
简单心理  ·  DeepSeek好像在塑造一种新型依恋关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

汉字风云试题前瞻丨摊牌了!“汉字风云”真题大放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  · 公众号  ·  · 2024-10-26 17:00

正文


汉字风云试题前瞻


一听一写成汉,一撇一捺写人

一年一度的“汉字风云”开赛在即!

有的朋友把世界调成静音,

倾听内心紧张破防的声音;

有的朋友摩拳擦掌,打算给初赛一点颜色看看;

有的朋友缓缓打出一排问号:

什么,你说的这个“汉字风云”,它难吗?

各位考生别担心!

今天,我们将为你献上绝密·“汉字风云” 金考卷,

快来提前感 受一下吧!

(注:以下题目均为往年真题)




壹·汉字听写(共20分)


1. 写出下列字形的简体字(每小题1分,共4分)。


以上四个字分别是 龙、行、曹、终


2.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每小题1分,共6分)。

户枢不 (dù) 发隐 (tī)

饮冰茹 (bò) 云暮 (yù)

(chū) (yì)


3. 根据拼音与意思补全成语(每小题2分,共10分)。

(1)沉__自若(gù):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出处】:《宋史·赵与懽》:“第言端平以来,窜脏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横敛,而风俗沉(gù)自若。”

【答案】:


(2)不__之祖(tiāo):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出处】:《宋史·礼志九》:“今太祖受命开基,太宗缵承太宝,则百世不(tiāo)之庙矣。”

【答案】:


(3) __ __大者(luò)(luò):指明显的重大的方面。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此其(luò)(luò) 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答案】: 荦荦


(4) 朱干玉__ (qī):朱红的盾牌、玉饰的斧头。原为古时礼器。后也作为仪仗之用。

【出处】:《礼记·明堂位》:“朱干玉(qī) ,冕而舞《大武》。”

【答案】:


(5) 鸟面__形(hú):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

【出处】:《资治通鉴·梁纪·简文帝大宝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hú)形。”

【答案】:



字字珠玑藏乾坤,阴阳上去起山海,在音韵与字形的头脑风暴中,想必大家的CPU已经疯狂转动了吧?

不过不用担心,我们聪明勇敢有力气的BNUer怎会被汉字听写打垮!接下来让 我们的笔尖 放松一下,进入单选题叭!


贰·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悲剧的是()

A 《赵氏孤儿》  B.《桃花扇》

C.《窦娥冤》 D.《汉宫秋》

【答案】 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悲剧是《赵氏孤儿》《桃花扇》《窦娥冤》 《长生殿》。《汉宫秋》并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


2.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A.两位 B.三位 C.四位  D.五位

【答案】 B解析: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三位女性,分别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天下第一雄关”指的是?()

A.嘉峪关 B.雁门关 C.山海关 D.娘子关

【答案】 A解析:“天下第一雄关”指的是嘉峪关,“天下第一关”指的是山海关,“中华第一关”指的是雁门关。


4.“宰相肚里能撑船”中的宰相是()

A.房玄龄 B.王安石 C.蔺相如 D.吕不韦

【答案】 B解析:“宰相肚里能撑船”中的“宰相”指的是宋朝宰相王安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而得名。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法。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诋毁排挤,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答案】 C解析:A禁中,指的是封建帝王所居之处,而非皇室宗族所居之处。B抵极刑即为死刑,无外加尸体示众之说。D移疾是官员请求隐退的委婉说法,原因很多,不一定是受到诋毁排挤。


6.下列借代使用错误的是()

A.三尺:老师 B.华盖:运气

C.轩辕:国家 D.浮屠:佛塔

【答案】 A解析:三尺可以代称剑和法律,也可以代指人自身,也可以指南曲音乐的法度、准绳,但是不能代指老师。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句话是()说的

A.刘备 B.诸葛亮 C.曹操 D.周瑜

【答案】 A解析:这句话是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时所说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8.“如胶似漆”最初指的是()关系。

A.母子 B.君臣 C.夫妻 D.兄弟

【答案】 B解析:“如胶似漆”最初指的是君臣关系,最早出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西汉时期,邹阳与枚乘因吴王刘濞不听他们的劝阻,就投靠梁孝王刘武。刘武的大臣公孙诡因为嫉妒他们的才能,就诬陷邹阳,迫使刘武抓邹阳。邹阳在狱中给刘武写了一封信,其中有“感于心,合于行,亲如胶漆。”刘武深受感动释放了他。


9.下列哪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A.月老 B.新郎 C.岳父 D.千金小姐

【答案】 D解析:伍子胥逃离楚国途中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便上前求乞。姑娘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姑娘觉得人格受辱,遂抱起一石,投水而亡,以死明志。伍子胥见状,羞愤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后来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想到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10.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的陆游为人熟知,下列各诗不是他所作的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答案】 C解析:C句出自辛弃疾的《和赵直中提干韵》。


11.下列哪本工具书不是用来专门查验古代汉语虚词的?()

A.《词诠》B.《助词辨略》

C.《辞源》D.《经传释词》

【答案】 C解析:《词诠》、《助词辨略》、《经传释词》三本工具书是用来专门查验古代汉语虚词。《辞源》是一部语文性辞典,包括古代汉语、常用词语、成语等等。


12.著名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是由音乐家()创作的。

A.刘天华 B.华彦钧 C.杨荫浏 D.冼星海

【答案】 B解析:华彦钧,即阿炳,民间音乐家,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代表 作品有《听松》、《二泉映月》、《昭君出塞》。


13.我国清代的“四大徽班”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A.三庆班 B.和春班 C.三正顺班 D.春台班

【答案】 C解析:我国清代“四大徽班”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


14.“一门三才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是指()

A.曹操 曹植 曹丕    B.苏洵 苏轼 苏辙

C.杜甫 杜牧 杜苟鹤 D.班彪 班固 班超

【答案】 B解析:“一门三才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15.铜镜最早出土于()墓葬中

A.庙底沟文化 B.裴李岗文化

C.齐家文化    D.二里头文化

【答案】 C解析:最早的铜镜属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共发现两面铜镜:一为素镜;一为七角星纹镜,均为圆形。


16.人们常把中医学称为“岐黄之术”,所谓“岐黄”实际上指()

A. 一种药材 B.一个人名

C.两个人名  D.两个地名

【答案】 C解析:“岐黄”是指黄帝和岐伯,传说是中医的始祖。古代医术《黄帝内经·素问》多用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


17.今天我们大力提倡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相协调,元朝有一部著作体现了这种思想,这部著作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D.《授时历》

【答案】 D解析:《授时历》是由我国元朝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等人编制而成的历法,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给出准确的天文时间,帮助百姓按农时从事农事,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思想。


1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A.淮河 B.长江 C.黄河 D.珠江

【答案】 B解析:“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后主纪》,其中“水”原指长江。


19.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下列哪项不是“破五”的习俗()

A.吃饺子 B.迎财神 C.赏花灯 D.送穷土

【答案】 C解析:破五节是农历中的一个传统节日,有迎财神、吃饺子、送穷土等习俗,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20.在春晚节目中,一首《满庭芳·国色》惊艳全场,展现了传统中国颜色的魅力。下列诗句所对应的传统颜色错误的是()

A. 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月白)

B. 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朱颜酡)

C. 半见离宫出,才分远水明(远水明)

D. 前溪沧浪映,通波澄渌清(沧浪)

【答案】 C解析:此句对应的颜色是半见(xiàn),是隐约可见的浅黄色,意为在黄白之间,其色半出而不是全显现。半见,出自西汉史游《急就篇》:“郁金半见湘白,缥缤绿纨皂紫珽。”唐代学者颜师古注释说:“半见,言在黄白之间,其色半出,不全成也。”C句的意思是树上隐约可见的柳色,不能遮挡离宫;池边隐约可见的柳色,提醒池水的存在。春天的柳叶还没长出来,阳光照过来,如烟、微黄的柳色正是隐隐闪光的半见色。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想必各位胸怀丘壑的考生一定过五关、斩六将,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向下一关啦!


叁·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著名词人 (李清照) 题写的对联。

2、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其中女子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但不能,只好望月兴叹,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寂寞的一句是:“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

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诗人 (林杰) 描写民间七月七乞巧节盛况的诗作《乞巧》。该诗交代了乞巧的民俗,说明七夕的传统是年轻女性们聚在一起,比赛女红能力,祈愿自己的巧慧节节拔高。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 (辛弃疾) 在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的《木兰花慢》投以青目,谓其“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5、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作 (《猗兰操/幽兰操》)

6、清代文学家顾贞观为搭救好友吴兆骞创作了组词作品《金缕曲》,以词代书,用典颇丰。第二首中的“早衰蒲柳”一句化用了《世说新语》中“ (蒲柳之姿),(望秋而落) 。松柏之质,经霜犹茂”的典故。

7、“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是

(黄梅戏) 经典曲目《女驸马》的唱词,该戏曲剧种的唱腔淳朴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8、“以史幽探、哀萃芳冠首者,盖主人自言穷探野史,尝有所见,惜湮没无闻,而哀群芳之不传,因笔志之。……结以花再芳、毕全贞者,盖以群芳沦落,几至澌灭无闻,今赖斯而不朽,非若花之重芳乎?所列百人,莫非琼林琪树,合璧骈珠,故以全贞毕焉。”出自清代 (李汝珍) 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作者通过 (泣红亭) 主人的这段话点明小说创作目的。

9、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包括苏绣、蜀绣、粤绣和 (湘绣) 。其中具有平、齐、细、密、匀、顺、和、光等特点的是 (苏绣)

10、中国古代流传一种叫曲水流觞的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溪渠两旁,在上游置上一种特殊的酒杯—— (耳杯/羽觞) ,酒杯会顺着清清的溪水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拿起一饮而尽。

11、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饮茶文化。中国饮茶方式的改变是从唐代之前的羹饮法,到唐代的 (煎茶法) ,再到宋代的 (点茶法) ,最终发展到明清至今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

12、唐代,女官制度更加完备,设有宫官六尚,即 (尚宫) 二人,尚仪二人, (尚服) 二人,尚食二人,尚寝二人,尚功二人。仿照外朝六部二十四司设置。

13、“行者叫城里人家来认领小儿。当时传播,俱来各认出笼中之儿,欢欢喜喜,抱出叫哥哥,叫肉儿,跳的跳,笑的笑,都叫:‘扯住唐朝爷爷,到我家奉谢救儿之恩!’无大无小,若男若女,都不怕他相貌之丑,抬着猪八戒,扛着沙和尚,顶着孙大圣,撮着唐三藏,牵着马,挑着担,一拥回城,那国王也不能禁止。”这段选文中的情节发生在《西游记》里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 (比丘国/小儿城/小儿国)

14、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 (日)、(月) 、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髓、懒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

1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和氏璧雕刻了一块玺印,名为“传国玉玺”,并命人刻上李斯用小篆撰写的八个字,这八个字是“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