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如何看待 OpenAI 最新发布的 o3 ... ·  昨天  
知乎日报  ·  2024 认真过|陈楚生领衔 6 ...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get the ... ·  昨天  
知乎日报  ·  墓志铭的记载一定比史书准确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2024 认真过|陈楚生领衔 6 位领答人「认真答」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24-12-25 21:00

正文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对你来说,今年是怎样的一年?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人选择向内求索,「支点越多,内核越稳」成为热议话题。
所谓「支点」,便是回归真实自己后的那片自留地,可能是一份事业、一段关系、一个爱好,或是一些知识摄入,让我们在焦虑迷茫时,仍有托举。

天,我们邀请了 6 位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作为「认真领答人」陪你一同作答,共度 2024 最后时刻。

歌手、创作人@陈楚生
演员@宋洋
《出走的决心》原型@苏敏阿
余华英拐卖案受害人@杨妞花
知名辩手@席瑞
国际问题学者、作家@储殷


认真做过一个南瓜灯,认真地陪伴过


歌手、创作人@陈楚生

知友们好,我是歌手陈楚生,很高兴可以在知乎上和大家交流。
很喜欢「认真」这个词,其实我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还蛮认真的人。出道十七年,做歌手、做创作人、做工作室老板,每个角色我都会认真对待。但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反倒不是工作上的事,而是今年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做南瓜灯。
每年的万圣节,一起做南瓜灯是我和孩子们之间的一个约定,算起来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了。早些年,做南瓜灯对我来说非常得心应手,是一件越做越好、越做越有心得的事情。最近两年特别忙,去年万圣节我也没有在家,所以今年我就格外期待能够延续这个约定。
可能是间隔时间有些久了,今年我再做的时候,真的有点手足无措。孩子们会给我出主题,看他们想要什么人物,只有一次机会。动手之前,我对着南瓜停滞了半天。该怎么做?是先开盖还是先画?从哪里开始?选哪一面开始?你要什么地方留透亮的、阴影的?我当时就在想,我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陌生?内心的一个提醒是:你对南瓜灯陌生,其实也代表说,你很久没有陪孩子们玩了。
做的过程中,手很生。工具使用有点生疏,雕刻技术好像也退步了。最后我竟然花了大概四五个小时,终于完成了一个不太完美的南瓜灯。不过,孩子们依然很开心,一直在鼓励我,为我加油。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认真做了,但是这个结果不一定令人满意,其实也没关系的。虽然花费很长时间,但是做南瓜灯的过程给我带来了久违的享受。享受和生活相伴、享受和家人团聚、享受在这段时间里和自己的对话。
做南瓜灯我是享受的,做每一张专辑我也是享受的。在我看来,认真做一件事情的过程,可能比结果更重要。我常常回顾自己之前的一些作品,发现还有可以提升、可以更好的地方,有些遗憾没有达到最满意的结果,但是我能接受,这就是成长。每个时期人的状态不一样,你只要在过程中尽力就好,不要太苛责自己,不然我们很难进入下一个阶段。我越来越觉得,学会拥抱自己很重要,享受过程很重要。
其实这个行业认真的人很多,比我优秀的人也很多。出道这么多年,我经历过大起大落,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对于音乐创作来说,作品是否流行,可能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并不代表你越努力,你的作品就会被当下的时代认可。我现在有很多早年的作品,当时没有被关注到,反而这两年有很多人愿意让我去唱那个时期更偏乐队的歌、更有力量的歌。所以,很多时候不是你不努力、不认真,只是还没有被看到。
就像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聊到我喜欢钓鱼这件事,钓鱼是一项很考验人耐心的运动。我经常钓鱼,有时候不管多认真,不管怎么调整,一天还是钓不到一条鱼。钓鱼是一件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度专注、认真投入的事情。无论结果如何,你需要有稳定的内核,需要有坚定而乐观的心态。
所以我觉得,在我们还没有被更多人看见的时候,怎么去调整自己很重要。对我来说,在生活中,认真做到顺其自然,也认真做到时刻准备着,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对我来说,2024 依然是认真做音乐、认真工作的一年。
但是更重要的是,2024 我认真地生活过,认真地陪伴过。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忙碌的日子里,有机会认真地生活、认真地拥抱自己。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我和自己的谈话没有结束,仍然认真而赤诚


演员@宋洋

首先,谢邀知乎。
来知乎做过很多次的文字交流,大多是我所在专业领域的问题探讨。而这次的问题是,2024 年,认真地过的一件事。
看到问题时,脑中瞬间冒出无数的回答,但一转念……我就静静坐在原地,入定般沉静。
思考良久,我决定以小视频的形式回馈大家。一是这几年确实在视频创作上越来越想表达了,二是亦可避免掉回答得过于正式的尴尬感。
不是问题难,而是因为我是一个基本上做每件事都很认真的人,事事都过于认真反而是一种乏味,尤其是现在你让我谈论某一件认真对待的事情时,我突然不知道从何说起了,更不知道该如何把它说得有趣。
不如,我们换个角度来聊一聊「认真」。
我们一提到认真这个词,仿佛总是跟努力、刻苦离不开关系。认真匹配的动名词也都类似于认真工作、认真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而放松、撒野、放飞自我、玩这些词汇貌似天生跟认真五行相克、八字不合。
不过……
说到玩,今年我还真认真地忙里偷闲了一把。
七月,我去阿那亚玩了一趟,并创作了一个 14 分钟的小视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那个中了李阳赛博菌子毒素的嗨颠视频,那也是我首次展现了跳出自我形态的、自己都很吃惊的一面。不过回想起来起来,我那时候还玩是真投入、真认真。
通过那趟认真的吃喝玩乐,我好像第一次在工作以外、认真地和自己对了一次话。我觉得,做有益的、或有意义的事情,有时反而是个负担。因为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意义呢?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会在衡量了获益大小后才决定是否要去做、要投入多少认真程度去做。我们是不是反而应该认真地去做一些看似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呢?
所以与其让一个认真的人来谈工作,不如偶尔让他玩得认真、尽兴。让他认真地、投入地、最好能享受地进入娱乐、感受松弛,和它们在某一刻同息、共存。难道不是一种难得的美好吗?
如果你看了我这回这支短视频,你会发现似乎李阳毒素仍在我体内作祟,挥之不去。
迄今为止,2024 年我心中最爱的三部华语电影,《从 21 世纪安全撤离》、《好东西》和《破·地狱》。我很喜欢《破·地狱》的角度,以一种克制的态度深刻地探讨了我们该如何面对离别,既然离别不可避免,我们为什么不让相聚的时刻变得更加精彩呢?
突然发现,即便到了此刻,我和自己的谈话仍然没有结束,仍然认真而赤诚,并丝毫没有要结束讨论的意思,这可以是我今年做的最认真、最持久的一件事了。


让我们永远不弃热烈、永远热泪盈眶。


享受认真写书的状态,专注能带来幸福感


国际问题学者、作家@储殷

2024 年认真做过的一件事:写书。

从上一本《权力之路》开始,我其实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一直保持在写书的状态里。

有人说,你写的这么认真,肯定赚了不少钱。其实写书真的不赚钱,在现在的社会节奏里,作者通过一本书赚到的钱,可能还不如别的大网红通过一条短视频、一场直播赚到的钱多。
但是,短视频、直播的生存期只有几天、几个月,而书会一直留下来。

我单纯的很喜欢写书的状态,对写作、读书、研究,有一种习以为常的惯性。可能也算是我的某种「舒适区」。干活嘛,除了考虑性价比,也要考虑成就感……

写书不是把笔记本一摊,直接开扯就可以,需要大量的积累和思考。还有很多问题细节,平时总觉的基本都明白,一旦真的要用文字仔仔细细说明白,就必须把细枝末节都弄清楚。而且还会一边想、一边给自己提出新的问题,只好再去做大量新的阅读和研究。

就像收拾衣柜一样,平时觉得,衣服也都能找到,一旦要整理,就要把所有都搬出来,仔细归类整理,扔点、买点,先整出一个更大更乱的摊子,才能清清爽爽的再归回柜子里。

每次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或是想弄的更明白的地方,都会去求助搞这个专业领域的朋友,让他给我推荐几本好书,于是就有了长长的一大串书单。
有书单就好办,助理小高很有耐心,帮我一点点找齐:新书的是最简单的,各个平台都能买到。有些旧书,不够大众化,没有再重印,就只能上孔夫子之类的二手书里慢慢去找。

一些旧书已经绝版很多年,仅能找到的几个孤本,价格都极高。小高有一次问我:「这本书正版旧书要 500 多,PDF 版就几块钱,你要哪个」?

当然要便宜的!!!

写书最大的障碍,不是遇到问题要研究,也不是保持自律,甚至也不是交稿期限。而是在于,岁数。

到了这个岁数,久坐真的就会肩膀听、胳膊疼、后背疼,腰疼,屁股疼。到最后浑身上下都开始头疼。

所以,继我买完长长的书单之后,我又开始继续买按摩仪、眼药水儿……

其实我很喜欢这样微微忙碌、单纯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专注能够给人带来很大的幸福感,当你一直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的时候,其实精神会有一种又紧张、又放松、又愉快的感觉。如果刷了 2 小时的短视频,会觉得很疲惫又很烦躁。如果码了 2 小时的字,会觉得很累,但很满足。

家人对我写书,也有很大的支持,我好好写书的时候,大娃不吵,二娃不闹,老婆也不训我了,还会教育孩子们说:不要打扰爸爸,爸爸在好好写书工作,你们也都去看书吧。

我在家里又重新受到了应有的尊重,你看看,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2024,能认真做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知名辩手@席瑞

2024 年,我想分享两件小事。
一是在《中学生天地》这本杂志,我有个小专栏,叫做「圆桌会」。
「圆桌会」的栏目是编辑老师想要听到中小学生讨论一些社会议题或者是与自身相关的问题与困惑,策划而来的,它希望青少年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热爱思考,勇于表达,更希望有一个公共理性的讨论空间,能交流也能辩论,并借此培养同学们的批判与思辨精神。
21 年 6 月,杂志编辑许淑瑶老师联系到我,想对我做一个采访,我们于是结下了缘分。
22 年 3 月刊开始,我成为了「圆桌会」的固定主持人,开始了我的第一期工作。
作为主持人,我会和编辑老师确定每一期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设置三个思考的小问题,编辑老师会和小记者们在不同的学校进行采访、调研。在收到同学们的不同观点后,我会以文字形式对每一问题下同学们的回答做出一个小的总结,并在最后做一个千字左右的总结陈词,表达一下我个人的观点与思考。
彼时,还在疫情。对同学们的提问与采访均是线上进行,早期的选题也主要是在《奇葩说》和华语辩论赛辩题的改编。时至今日,已走过快两个年头,小记者们可以走进学校,我们的选题也有了更多的原创色彩。
这两年,我们讨论 AI、讨论师生关系、讨论原生家庭、讨论未来职业选择、讨论旅游、也讨论年味……
我当时答应这个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它会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我喜欢辩论,也觉得思辨是青少年很可贵的素养,我知道很多话题没有答案,但我想,如果我的引导,能够让同学们拥有一个理性对话的空间,并且学会面对不同观点和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成见」,这是一件会让我很有成就感的事。起码,在我刚着手这一工作的时候,国际华语辩论赛还主要聚焦在大学生群体,中小学生几乎没有涉猎。
但不知不觉,「圆桌会」已经快两年了。
这两年,我从没有一次逾期交过稿子,也从没有一次想过要放弃这个工作。无论是忙碌也好,疲惫也好,亦或是走在人生的低谷期也好。
我想很感谢同学们每一次的回答,我从不讳言自己是一个小镇做题家,在我与你们同样年龄的时候,我绝没有这样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没有表达的勇气和能力。很多同学的答案,也会打破我的成见,我的想当然。有些工作,你刚开始做,以为是玩的愉快,但做着做着,会衷心觉得,谢谢你们愿意带我玩。
编辑部的老师们也从没有对我有过信任危机,甚至给了我极大的自由空间,我知道,这两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度过了杂志第 1000 期的特别企划,我应约写下了《给自己一处精神自留地》,后被《读者》(校园版)全文转载。
我们也尝试通过文字回答着同学们电子信件投来的困惑。
前不久,创刊 40 周年,我受邀去拍宣传视频,许淑瑶跟我说,今天拍摄的导演,就是我们杂志的读者,他已经从专业院校毕业,刚刚获了奖。一代人,长大了。
那天的宣传片,让我提问,
我提出的问题是:同学们,如果你现在不用考虑中高考,有一年你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吗?
2024 年,我很认真把「圆桌会」写了下去,2025 年,还会继续……
第二件小事,是剑桥大学华语辩论社邀请我去讲座。
我分享这件事,不是因为我觉得我在辩论上很认真。
在毕业以后,工作以后,辩论真的只是很纯粹的爱好,一年自己上场的次数屈指可数,偶尔的几场比拼也不过是老友重逢,过过辩瘾的表演赛,更多投入在这个领域可能是以评委的身份。
但辩论的魔力正在于此,就是你和它总是如影随形,难舍难分。
这么一算,今年正好是我的辩论十年。
我想分享的是,这个年代,有个爱好,有点朋友真的很重要。
爱好会带来惊喜,爱好也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挣钱越来越难,工作朝不保夕,我们都好像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重新审视这个时代,主动或被迫的学会与不确定性相处。
还好有辩论,还好有友人。
借着剑桥华辩这个契机,我带着妈妈,自己做攻略,第一次带着家人靠着自己,在异国他乡自由行了 14 天。
看着大笨钟那一刻的时候,还是很恍惚,
县城里,在英语课本上看到的风景,不知道英国在哪里的小孩,连想都没想过的远方,
竟不知不觉,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
是的,最后我想说,其实我接到这个邀请的时候犯过难,
我不觉得 24 年,我做成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甚至,我的生活越过越混乱。
我有过很难受的时刻,有过沉默很久和不想说话的时候,
有过无所事事的时候,
有过浑浑噩噩的时候。
也许,这两年,能认真做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也许,今年是一事无成的一年。
但是,回头看看,我们都已经走了那么远路,有时候总是望向前方,太累,
回个头,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认真地让更多人看到了我的故事


电影《出走的决心》原型@苏敏阿姨

如果说 2024 我认真去对待的一件事,可能就是认真的宣传了一部以「我」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这是我 2024 年一直在忙碌的一件事,也是一件一直使我开心的事,因为电影上映后反响很好,很多人也因为这个电影找到了自己今后生活的方向。


《出走的决心》这部电影找到我的时候很早了,大概是 2020 年,当时我心中是没有波澜的,因为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我想着,有人愿意把我的事情拍成电影,也不知道能不能拍成,根本就没有想到有一天真的会去被搬上银幕,更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这个电影是我前半生的写照,基本上 80% 还原了我的生活,里面大部分的话都是我自己的原话,包括自杀那一场。但是它也有不足,就是它比起真正的生活,把矛盾更加淡化了,像家暴那种根本没办法在电影里去展现。

对于我来说,它不是在讲一个普通人在压抑的生活中怎样为了自己、为了生活去挣扎,去努力挣脱束缚,更多的是每个人在电影里面,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包括作为丈夫、作为妻子、作为女儿、作为儿子。这个电影主要让大家去思考,你的家庭有没有电影里面的这种场景?不是说让大家去抛弃家庭,去流浪,去出走,而是从这个电影里面更真实的看到自己。

在宣传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一位朋友的留言让我非常感动,她说阿姨,这个电影拯救了我的家庭,非常感谢你能够让电影制片方把你的故事拍成电影。她说你知道吗?电影上映的时候我拉着我的父母去看了,我们家也有着相似的经历,电影看完之后正好是中午,我们不想回去做饭了,就在外面吃个饭,我们一家人坐在餐厅里,那是我爸爸第一次主动给我妈妈倒了水,也是第一次主动给我妈妈夹菜,那是我妈妈在家里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是这部电影让我爸爸看到了他的不足。

我想,看完这部电影,这位朋友的爸爸是深有感触的,是通过这个电影想要做一些改变的,这就是这个电影,它的可取之处。希望更多的人看过以后,能够学会尊重家里面的每一个人,能够在电影中找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不足,使自己的家庭更加幸福。

2024 我很忙,去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照片,我今年也试着去尝试了新的东西,我去坐滑翔伞,去了以后他们告知我的年龄大了,害怕空中出现危险,就不敢让我去尝试,然后我去学潜水,因为我的耳朵以前得过中耳炎,也不适合。像我这个年龄去体验新技能的话,很多项目也不给体验了,有一些东西还是必须要早的。


所以说真的去尝试什么新技能或者是去思考什么,我感觉我这个年龄是不适合再去思考更多的东西了。我现在能够做的就是让我自己过得更好,我下一个月要比这个月更开心,我明年要比今年过得更好,这就够了。

让这部电影被更多人看到,是我 2024 认真过的一件事,也是让我真的很开心的一件事。能「认真」的做一件事真的不容易,过去的 50 多年,在我曾经的那种生活下,我要不停的打工,不停的挣钱去养家养孩子,想去认真去做一些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的,如果一定要说我前半辈子认真过的事,就是认真的把我的孩子养大。

在今后的 50 年或者没有 50 年吧,我希望能依然过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能够使我的身体更加好一点,能够过得更久一点,能够让我的后半生无忧无虑,这就是我所期盼的。


我认真地找到回家的路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受害人@杨妞花

大家好,我是妞花。前阵子终于把这几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彻底处理完了,也终于有机会认真回看下这段经历。
2024,「认真」是我这一年做很多事的关键词。5 岁那年我被那双黑手掳走,失去了自己的名字,也失去了曾经的生活。直到 31 岁,历经无数波折,我才终于找到我的家。也就是在 2024 年,我终于把属于自己的人生,彻彻底底拿了回来。这是我找到家的第三年,也是余华英被抓的第二年,更是我们彻底找到正义的一年。
12 月 19 日,这个日子我永生难忘,案子重审二审宣判,驳回余华英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拿到判决结果后,我回到织金老家,去爸爸妈妈坟前,亲口告诉了他们最终的判决结果。我知道,他们在天之灵一定等了太久太久,盼望着正义降临的这一天。2024 年,终于实现了。从审判长开始宣读判决书的时候,我的眼泪就不受控地往下掉……
回家的路,我走了 26 年,坦诚地说,每天都是煎熬和希望的并存。尤其最一开始,我的身边可以说空无一人,资金的短缺、线索的中断、外界的质疑等等,寻亲路上没有容易的时刻,不仅是我懂,每一个寻亲家长们更会明白。在余华英最终被判处死刑后,现场的寻亲家长们也为这个结果欢呼,还有很多寻亲家长跟着大哭起来。我知道,这不仅是我一直等待的结果,也是他们一直在等待的结果。
在人贩子得到应有的结果后,我心里的大石头也真的放下了。其实这些年认真来看,我成长了很多,我觉着我是从一个心里充满仇恨的人,慢慢变成了一个心里充满力量的人。如今,一切已尘埃落定,但我知道,往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寻亲这条路上我肯定永远不会止步的,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劲,也希望自己的能力慢慢变大。我们要自己拼出一条路来,世界才会给你留一个角落,那就是你的一片天地。
新的一年,我和寻亲家长们还会继续认真走在路上的。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关心!




✨欢迎大家和领答人一起,抓住 2024 的尾巴,分享这一年「认真的故事」。认真过,就是支点!
👉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认真主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