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务员说公考
部委体制老司机出品,必属精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刀法研究所  ·  “年味”淡了?品牌如何用三招在春节破局? ·  昨天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3 ... ·  昨天  
刀法研究所  ·  OpenAI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无印 ... ·  昨天  
玩物志  ·  2 万一件!大批「黄牛奶奶」爆炒始祖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务员说公考

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

公务员说公考  · 公众号  ·  · 2024-12-11 22:42

正文

文/体制老司机
此前,一篇题为《山东考公团,正横扫江浙沪》的报道引发关注,报道提到:

“山东专门有一个巡考团,就是轮着考,全国转一圈,我考上哪个算哪个。他们把国考当一模,上海市考当二模,江苏省考当三模,浙江省考当四模,到了山东省考,正式考试”。

山东“巡考团”的存在,生动地演绎了一把“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巡考团”从山东一路考到广东。
甚至很多山东考生连云贵川这种落后地区也不放过。
01
我所认识的山东人,给我两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印象是进体制、当官的欲望极其强烈。
网上“山东丈母娘看到穿白衬衫西裤黑皮鞋、开帕萨特、后备箱里装着单位发的米面油就两眼放光”,还有“在山东,只有两种三种工作,公务员、医生老师,以及无业游民”,这样的段子层出不穷。
段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老司机在部委工作这些年,所了解到的 几乎 所有部委,山东籍的都是人数最多的,甚至是遥遥领先于河北这样的近水楼台省份,以及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
就说我所在的司吧,一个司16个人,5个山东人,这个比例是非常可怕的。
以前出去参加饭局,一个非户籍定向、人数超过10人的饭局,没有山东人,就感觉很不正常。
我以前经常跟山东同事说,你们山东人好啊,一个单位里就有大几十号老乡,不像我,一个部里,就只有一个老乡。
山东人笑笑说: 在北京,只有同一个县的,才叫老乡。
山东一个县委书记来京请某领导吃饭,叫了本县在部委工作的人一起参加,来了20多人,坐了两个桌。而且这还是人没来齐。
除了热衷于进体制,我所接触过的大多数山东人,官瘾是真的大。不少同事毕业的学校很好、专业很好,能力很强,说实话,在10多年前毕业时,去市场上打拼,现在年薪百万成功人士是妥妥的。
但他们都选择了这个非常光鲜亮丽,有身份有地位,但工作了十多年,月薪一万一的公务员工作。
除了主动选择,很多山东人为了晋升做官,为之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让比较崇尚安逸享乐的很多云贵川、两湖的人瞠目结舌的。
而他们中很多人是真的有这个执念。单位一个山东老哥,副处七八年了,迟迟没有提拔正处,一直郁郁寡欢,好几年几乎没在他脸上看到过一个笑脸。
但有一次和山东的同事聊天,我调侃说,山东人要占领部委了。同事说,难道你没发现吗?部委里的山东人确实很多,但真正当上部一级以上大领导的,山东人并不多, 山东籍的部委部级以上领导的比例,至少远远低于山东人在部委里的占比。
事实确实如此,只是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02
第二个印象是 山东人读书考试是真的极其牛逼 ,这是让全国其他任何地区的人望尘莫及的。
三年前我带过一个山东的同学公考面试,我给了他们十几页的一套真题解析资料。一周后,这个女同学跟我说,他把那十几页、一万多字的资料,全部背熟了。
我下巴差点就被她惊掉了。
在大学的时候,我们南方好几个省的考生,觉得能考670分已经算是极其牛逼的了,妥妥的全省前三了,但在山东人面前,我们从来不敢说话。670分,在山东,连清华北大的边都摸不到。
人人都说博士不好读,不好毕业,我们司5个山东人,4个博士,而且都是全日制的,让我这种本科小渣渣简直无地自容。
应试那一套学习模式,山东人恐怕从初中开始,就已经铭刻到灵魂里面了。
这一套本领,确实其他地区的人,也无人能出其右。但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恐怕也是极其罕见的。
但同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山东人读书如此刻苦,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其他省份难出其右,但在各个领域,真正顶尖的人物,山东籍的突出性,似乎远远没有他们在高考、大学考研读博上的那么亮眼。
这也是一个难解的谜题。
03
公考的笔试一定程度上讲是应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