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东华大学沈明武研究员/史向阳教授团队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安工大汪冬红教授/香港城大支春义教授《AFM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90后青年学者领衔!西湖大学,最新Natur ... ·  3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欧盟PFAS提案最新进展:通过基于行业的审查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天津大学 Mater. Horiz.:热管理-传感-驱动三位一体新型人工肌肉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1-28 13:22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人工肌肉是一种可以在外界刺激下产生机械变形或运动的智能材料和器件的总称。其中电热驱动纤维基人工肌肉以其简单的控制方法、卓越的机械性能、灵活的集成方式、低廉的制造成本等独特优势,正逐步成为柔性机器人、智能纺织品、可穿戴技术的新型潜在动力源。然而,传统的电热驱动纤维基人工肌肉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瓶颈:随着直径的增加,人工肌肉在加热驱动后的恢复速度显著下降,这极大影响了人工肌肉的循环驱动性能,限制了其在需要快速和重复应用中的实用性。

近期,天津大学穆九柯教授团队联合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集成热管理、传感、驱动功能的新型人工肌肉系统。通过引入大比表面电极开发了一种先进的柔性管状流体泵,并将该流体泵与人工肌肉集成,制备了具有并联和串联两种配置的新型流体泵冷却人工肌肉系统集成系统成功将冷却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九分之一,并将输出功率密度提高了3倍,将有效致动频率范围扩大了3.5倍。此外,通过在人工肌肉表面集成电阻传感层,实现了对人工肌肉驱动过程的实时可视化监测。


相关工作以“Integrated Thermal Management-Sensing-Actuation Functional Artificial Muscles”为题发表在Material Horizons。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路峰和博士研究生杨世举,通讯作者是天津大学穆九柯授和东华大学朱丽萍研究员。


研究团队通过引入自驱动型流体泵极大地提高了人工肌肉系统的冷却效率。该泵通过在非对称布置的电极上施加电场,引发了泵内驱动液体的电离。液体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在电场的驱动作用下向正极移动,从而带动流体产生定向流动。研究团队通过引入大比表面碳纳米材料增强型电极与优化泵体电极结构,增大了驱动液体与电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液体电离的效率,最终使流体泵的流速和压力1kV6kV分别提高了2-8倍和2.5-6倍。


1 流体泵的制作过程、工作机制和驱动性能


进一步,基于流体泵和人工肌肉的管状共性结构,研究团队将流体泵与人工肌肉相结合,创建了具有串联与并联两种配置的流体泵冷却人工肌肉集成系统。研究发现,虽然并联配置的集成度相对较高,但是在并联型流体冷却人工肌肉中,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极大的受到驱动系统长度的限制,且冷却系统的存在会降低整体的刚度从而导致人工肌肉驱动能力的下降。然而,串联型流体冷却人工肌肉首尾相接的配置方式在保留驱动能力的同时,可通过改变冷却系统的长度较为方便地调整系统的冷却效率。


2 串联与并联流体冷却人工肌肉驱动过程示意及热管理热成像图


研究团队探讨了流体泵冷却人工肌肉系统驱动部分的结构参数对其机械性能、驱动性能的影响,为实际应用中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3 串联流体冷却人工肌肉结构参数优化


同时,研究团队利用涂层技术,将传感层直接结合到人工肌肉纤维表面,实现了人工肌肉表面传感层的原位集成,反映了天然肌肉和传感神经元的双重功能。在保证人工肌肉灵活性的前提下,通过监测驱动过程中复合材料传感层电阻的变化,对人工肌肉的驱动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处理。


4 人工肌肉系统集成传感层设计


研究团队基于集成系统的性能优势和独特特征,探索了其在功能复合材料、轻质致动机构和机器人部件中的潜在应用。基于人工肌肉的功能复合材料显著提高了结构材料承受温度变化的能力,轻质致动机构和机器人部件证明了人工肌肉出色的运动可控性,为人工肌肉在先进机器人系统和仿生应用中的使用拓展了道路。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集成冷却系统和复合材料传感层,解决了大直径人工肌肉冷却速率慢与难以可视化的难题,增强了它们在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功能性,展现了人工肌肉在智能响应复合材料和机器人系统中的巨大应用前景。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9/d4mh01303d


相关进展

朱美芳院士、穆九柯教授、陈焱教授等《Chem. Soc. Rev.》发表电化学软体执行器长篇综述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徐桂银课题组 Angew:功能纤维隔膜调控钠金属SEI有机/无机组分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徐桂银团队 Adv. Funct. Mater.:可日产万平水系锌电池隔膜材料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叶长怀团队 AFM:基于CO₂发泡方法制备超高透明度、优异力学性能的柔性聚酰亚胺纳米发泡材料用于隔热保温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叶长怀团队 AFM:具有优异力学和隔热性能二氧化硅/芳纶纳米纤维双网络复合气凝胶纤维用于耐火型摩擦纳米发电机

东华大学叶长怀/朱美芳院士团队 AFM:柔韧、机械强度高的有机水凝胶用于宽温度范围、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团队 Adv. Mater.:通过端基调控和摩擦电谱原位监测实现液晶热固性塑料的快速固化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团队成艳华/张新海 Angew:聚乙烯醇基纤维加捻诱导圆偏振室温磷光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成艳华研究员等 Nano-Micro Lett.:润湿性可调的纤维气凝胶用于高性能太阳能驱动的界面蒸发

东华大学成艳华 Biomaterials:纤维聚集体 - 放大AIE功能,促进健康防护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潘绍武研究员 Adv. Funct. Mater.:原位成型生物电极实现高度共形、稳定的电生理信号界面

南开刘遵峰、东华朱美芳院士、中国药大周湘 Nat. Commun.:超细纳米纤维的高强韧聚电解质人造蛛丝和高性能人工肌肉

长春应化所王献红研究员/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 Macromolecules: 基于“三合一”策略的二氧化碳基AIEgen光纤温度计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中国药大周湘副教授《Adv. Mater.》:受神经元启发的粘附性人造蛛丝

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中国药大周湘副教授《Adv. Mater.》:高强、高韧人造蜘蛛丝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成艳华研究员等 Nano-Micro Lett.:润湿性可调的纤维气凝胶用于高性能太阳能驱动的界面蒸发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王刚等《Chem. Rev.》综述:基于半导体聚合物的柔性纤维电子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游正伟教授团队:集多重动态键于同一化学基团构筑超韧室温自愈合聚合物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张耀鹏教授 Adv. Sci.:3D打印仿生高强度、多尺度、高精度的生物活性牙冠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南开大学刘遵峰教授/中国药大周湘《Adv. Sci.》综述:受蜘蛛丝启发的人造纤维

高感性”多功能纤维 - 朱美芳院士团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穿得抗菌”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杨建平教授与伍伦贡大学Jun Chen教授《Adv. Sci.》综述:有机/无机杂化纤维设计及电化学能源应用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课题组:用于连续流动催化反应的纤维基反应器平台

李巨教授、朱美芳院士、莫金汉教授等在空气颗粒物的高效、低阻、快速过滤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陈志钢教授团队ACS Nano:多级结构PAN@CuS光热转换布助力向光型海水蒸发

东华大学陈志钢教授团队:柔性可清洗的光热织物用于太阳能淡化海水

东华大学叶长怀教授/朱美芳院士团队AFM:兼具超高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的多功能复合水凝胶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张耀鹏教授:3D打印高强度低收缩齿科杂化修复材料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王刚研究员与美国西北大学的Tobin Marks院士合作:聚合物半导体纤维薄膜基电子器件的高精度微流印刷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团队和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合作开发智能光学纤维传感器:湿度变化就变色

东华大学“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基于静电纺丝的柔性太阳能纱线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特约专论:典型高分子纤维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团队发表纤维材料与器件领域前瞻性论文:可穿戴电化学储能纤维电极的挑战与要求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自下而上的湿纺-电纺联用构筑传感储能一体化智能纤维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 基于电纺的纳米纤维自组装用于超柔性储能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在聚吲哚纳米纤维的储能应用上取得一系列进展

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新时代的大纤维

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廖耀祖教授合作团队在功能共轭聚合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研究团队:高性能的石墨烯储能纤维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