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人到中年没有爽文,只有不服输的“中年犟种” ·  5 小时前  
正午故事  ·  独自跨年济州岛|正午故事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沉迷独处后,你还有与人交往的能力吗?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08 21:00

正文

图片

文|贝小戎
过年的时候,人们一般都是在自己家吃喝玩乐,或者去走亲戚。现在有了新的民俗:看电影、爬山之类的。长时间待在家里,搞不好会吵架,不如出去玩耍。但出门也会闹矛盾、起冲突。最近的一条热搜是,蚌埠一对母子看电影强行占座,导致300多人退票。
看了《大西洋月刊》2月刊的封面文章,会更容易理解这件事,“家人教会我们爱,部落教会我们忠诚,村庄教会我们宽容。” 我们已经成了没有村子的人了,要么独处,要么跟家人在一起,要么在网上跟同好交流,很少跟人一起参加活动,从而没机会培养妥协和宽容的习惯。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大西洋月刊》这期杂志的标题叫“反社会世纪”,The Anti-social Century。“反社会”这个词看上去有点吓人,要么叫“反社交的世纪”,或者看看《辞海》:有一种非社会行为,其特征是自我孤立,逃避现实。还有“反社会型人格”,极度自我中心,缺乏对他人的爱心,情感冷漠。

P ART.01 / 堂食人数剧降


现在在餐厅堂食的挺少了 (26%) ,即使下馆子,很多人也是独自一人。现在美国成年人平均每年只买三次电影票,每周却看19个小时电视,相当于8部电影的长度。

美国人并不感到孤独 (loneliness) ,但是独处 (solitude) 的时间增多了,所以说,这是一个独处的世纪,反社会的世纪。

P ART.02 / 社交世纪的终结


20世纪前半叶,美国人的社会交际是非常活跃的,参加教会、工会,结婚率也创了纪录,各种协会很繁荣,包括读书会、志愿者群体。 建了很多剧院、操场等聚会场所。但到了1970年代,像罗伯特·普特南在《独自打保龄》中记录的那样,美国人开始退出社交,参与群体组织的人减少了近一半,原因是人们拥抱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以及汽车和电视的普及。汽车让人们之间搬得越来越远。
《绿皮书》剧照

P ART.03 / 智能手机的影响


到21世纪,智能手机的影响更大,一个人每天醒着的时间大概是900分钟,看屏幕占了30%以上,270分钟。

年轻人很少去考驾照、约会了,也很少跟朋友一起出去玩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要想办法解决冲突、忍受痛苦。青少年焦虑、抑郁的人数创了新高,一半以上的女孩说她们总是感到难过或无望。

《二十不惑》剧照

《浅薄》一书作者尼古拉斯·卡尔出了本新书《超级繁荣:联结技术如何分裂了我们》,现代科技一直对外界开着的窗口让我们没时间充电,让很多人被耗尽了,电量总是显示为红色。
以前,长时间独处的人感到孤独、难过时,想要制定一些计划, 而在家庭娱乐、网上过度分享、社交技能没形成的年代,人们感到孤独、焦虑、疲惫,又庆幸(外出玩耍)的计划被取消了。

《三十而已》剧照


P ART.04 / 躲在家里玩耍


休闲有两种:积极的休闲,包括社交、去音乐会、体育活动,还有静坐的休闲,包括看电视、打游戏。对男性来说,独处会让他们无法感到自己被他人需要,从而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没有用处、绝望。

今天,许多纽带反而变得更强了。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增多了,夫妻和家人不断在交流。妻子一上午能给丈夫发十条信息,全世界有共同兴趣的人都可以实时交流。

我们最亲密和最遥远的联系更牢固了: 内圈的家人和最好的朋友,外圈的部落,但中间层“熟悉但不亲密”的关系受到严重的破坏,学者称之为村子,邻居。以前跟同村人很熟,现在不是了。
中间层对社会的和谐来说很重要。 家人教会我们爱,部落教会我们忠诚,村庄教会我们宽容。Families teach us love, and tribes teach us loyalty. The village teaches us tolerance.

比如有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不赞同你的观点。在网上,你可能会攻击他,但是在学校的体育馆里,你会默不作声。慢慢地,你发现你们的女儿在一起上舞蹈课,接孩子时你们一起聊如何照顾老人,你可以迁就你们的不同意见了。村庄是练习妥协的最佳场所。

《小舍得》剧照


P ART.05 / 其实社交比独处更快乐


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一致发现是,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什么会让他们快乐。 我们想要更大的房子、豪车,薪水翻倍但闲暇时间减半的工作,这些只会带来更多的焦虑。

《晚酌的流派》剧照

乘地铁时,很多人宁愿安静地独处,而不是跟旁边不认识的人长时间聊天。但实验发现,那些被要求与陌生人交谈的人比独处的感觉更好。

我们对独处的错误偏好可能源于一种错位的焦虑,即以为其他人没兴趣跟我们交谈,或者他们会觉得我们的陪伴很烦人。但实际上,由于互惠原则,社会互动并不是很不确定。如果你向某人打招呼,他们通常也会向你打招呼。如果你表扬某人,他们通常会说谢谢。似乎很多人的社交能力都不够好。他们往往在孤独中寻求安慰,而实际上他们会在社交中找到快乐。

《欢乐颂》剧照


P ART.06 / 人工智能伴侣导致社交技能缺乏形成机会


一旦人工智能可以和你说话,你会觉得它非常真实,因为人们处理口头语言比处理文本更亲密、更情绪化。说话时包含很多副语言线索,比如重音和语调,它们可以在听者的脑海中建立同情和信任。在人工智能掌握流利的语言之前,数百万人已经与机器建立了亲密关系。人工智能伴侣应用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吸引人,部分原因是我们的大多数关系已经完全通过手机发生了。
人工智能伴侣可以永远不批评你,永远不欺骗你,永远不会有糟糕的一天和侮辱你,并且永远对你感兴趣。不像大多数有耐心的配偶,他们会告诉我们,我们永远是对的。与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不同,它们可以立即对我们的需求做出反应,而不会因为自己的生活而分心。 但是,学习如何与那些可能与你意见相左、让你失望的真人互动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必要条件。
点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排版:初初 / 审核:同同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 《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图片

大家都在看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