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静塾文化
中国最大最权威的NLP实用心理学培训机构,华人世界国际NLP大师,中国NLP导师之父,开创了NLP第三排序——系统动力派。畅销书籍《重塑心灵》、《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上、下)、《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爱上双人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人生短短几十年,你值得一份终身热爱的职业 ·  8 小时前  
武志红  ·  12张经典投射图,看穿你的潜意识 ·  5 天前  
壹心理  ·  有一种看不见的创伤,叫“情感漠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静塾文化

破坏亲子感情的沟通方式?10个父母9个中招!

静塾文化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8-27 19:01

正文


经常在很多爸妈嘴边听到这样的话:“这孩子以后可怎么教育啊”“不知道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跟孩子平时要聊点什么才好呢……


在很多家庭中,亲子间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小问题起矛盾,最后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大问题,亲子间的问题日渐突出。


如上情况,都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试着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所有的问题势必都会迎刃而解。



亲子间常见的错误沟通方式

 1. 指责、埋怨、否定、贴标签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又把衣服弄脏了!每天换好几身衣服,我就是你保姆!”


“早就知道你考不出好成绩,还在玩,没完了是吧?”


“这件事情就是你做得不对,还来顶嘴?快承认错误!”


在这些沟通模式中,往往大家遇到问题就相互指责、埋怨,且最后未必能切实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不了了之。孩子在这样的沟通中容易形成逆反、攻击性强或者委屈顺从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2. 讨好、迁就



“宝宝最乖了!把这个青菜吃一口,就一口好不好?吃了以后,你想要什么玩具妈妈都给买!”


“你就去写作业好了,别的事都不用做。水果洗好了,待会记得吃,明天上学要带的东西我都给你装好了。”


有些家庭对待孩子的迁就程度远远超过上面的例子,把对孩子的讨好当做是“爱”。一家人看起来没有冲突,但实际上却在从小培养一个依赖性强、自我为中心、任性的孩子;同时,这样的沟通方式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不是真正的沟通。



3. 摆事实、讲道理、超理智



“老师有的时候也不容易,一个班那么多小朋友难免也会出错,不要总说不喜欢X老师,这样不好听见没?你就好好听老师话就行!”


“妈妈,我要买铅笔盒!”“为什么又要买?”“因为坏了。”“这才用多久就坏了?你太马虎了,你就不会多爱惜一些?”“你知不知道这样会……”


这样的沟通缺少感情的流动,孩子往往感受到的是“规范”“道理”,只要有点事父母就会“借题发挥”指出孩子的不足、警示孩子的行为,而孩子的优点、特点总是被淡化。缺少感情的沟通,长久发展会让孩子变得缺乏热情、固执、亲子矛盾不可避免。



亲子间建立良好沟通的方式从小事做起



如果平时你自己带孩子就很少,那就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了,这件事没有捷径可走。如果和孩子一起不知道怎么打开“沟通”的匣子,那就试试下面这3句话:



1. 这个要怎么玩,你也教教我吧?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只要用到生活中去,就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还传递给孩子一个重要的感受——爸爸妈妈很重视我。有了这句话的鼓励和引导,孩子也会更愿意开动脑筋。



2. 你现在看起来有些伤心/难过/高兴



我们总觉得孩子天真无邪、无忧无虑,其实不见得,孩子也会有伤心痛苦的时候。


当遇到的困惑困难远远超出了孩子的理解范围、实践能力时,他们就会有受挫感,很容易情绪低落。这个时候孩子最渴望得到理解、认同和支持。家长们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给予鼓励和支持,孩子在得到父母的理解后会更愿意说出心里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