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邵锟的采访本来是约在下午,但是一直到临近下班的时候才和他见上面。他说今天一直在外面见人,还没有到办公室坐过,这对他来说是常态:
忙
,每天需要接触和评估不同领域的创业项目;
刺激
,每天需要过滤和提炼大量的信息。
邵锟,
80后
,聚募股权众筹平台的CEO。四川人,大学毕业后,辗转来到杭州,杭州独特的“慢”生活状态让他选择创业在此。平时,他喜欢一个人泡茶、喝茶,享受自己独处的时间,享受生活的
“慢”节奏
。而当他转换成工作状态时,却成了“拼命三郎”,
“快”节奏
马力全开。2014年成立的聚募股权众筹,经过
三年
的成长发展,已经累计众筹项目
248个
,融资金额达
1亿9千多万
——聚募正发挥着梦想助跑者的角色,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不惧现实,专注于梦想。
“我们70、80后这代人大学毕业,可能更多的只是想找一个工作,因为当时没有太多的条件去实现自己的小梦想,最关键的还是启动资金。”
正是因为自己曾经的经历,邵锟把聚募的价值着力点更多的放在了
社会责任
上,帮助创业者降低了创业门槛,使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和早期创业团队获得资金和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
助力
年轻创业者的
“创业梦”
。
金融科班出身,在中新力合、平安银行等大型传统担保金融机构工作过,也有独立管理团队的经验——从职场新人到资深经理人,这些在外人看来可以按部就班的职场经历,邵锟却是
有危机感
的。
如果成熟的定义只是大部分人认为的标准,那么成熟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成熟应该是自我价值观的构建,
不做乌合之众
。
“我希望我的工作有一个地方可以持续保持高速成长的空间或者平台。因为之前的平台,在我刚加入的时候提高的速度特别快,但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它可能就会有瓶颈期了,因为你做的事情永远都是那些事情。”
成熟只是换了一种年轻的方式;而年轻就是要
挑战
、
有新意
——这个外表有点书生气的80后,骨子里承袭了四川人火辣、有冲劲的性格。
邵锟说自己总在不断地
自我刺激
,因为“麻木”是他最不想要的。记得还在平安银行时,一个
加班的夜晚,邵琨忙完了银行的工作,收拾着准备回家。抬头的一霎那,他看到了与他相隔几桌的40多岁前辈同事的背影。
正是这个平淡的仿佛淹没于周遭环境的背影,触及了邵琨那颗
不甘平庸
的心,如果工作只是机械地重复,那是无聊至极的。即便是现在和我谈及当时,他都还是历历在目。那个背影好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今后的自己。
“我不希望安稳或者是过分的平庸。如果他就是我十几年之后的翻版,我感觉到自己是不能接受,甚至是恐惧的。”
很多人对于现状的麻木,往往是无感的,因为“麻木”是透明的,轻易不让人发现。重复地做一件事,你以为你在做事,其实你只是习惯了“麻木”的状态。